未来的传感器技术:21种预期趋势

2020-07-03
关注
摘要 可以预测未来几年的传感器将会走向更智能,更准确,更快,无线,更安全,自学习,更小巧,标准化等发展趋势。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于传感器技术的需求不断变化,以希望传感器实现更多测量。

  比如,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效率。以前,我们不专注于度量,而是节省成本。但现在,我们已经从一个以机械测量原理为主的世界过渡到了采用传感器技术的数字时代,这直接导致我们对传感器有了更多的期望。

  数字化对成本,质量和生产提前期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希望生产更多,更快。这导致了我们对智能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长——未来的传感器将更加智能,并且测量更加准确。

  因此可以预测未来几年的传感器将会走向更智能,更准确,更快,无线,更安全,自学习,更小巧,标准化等发展趋势。

  传感器创新以及芯片级传感器融合的日益快速发展,将导致未来应用中的21种传感器趋势:

  1.机器和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将变得越来越有效,更容易,更便宜并改善了正常运行时间。将来,维护将依赖于传感器,而不是根据基于需求的时间表进行维护。

  2.安全也将得到改善,因为不安全的情况将很容易预测。

  3.自主传感器技术将成为可能,它带有集成电源且可长距离无线连接。

  4.传感器将在整个使用寿命内进行自学习,而无需维护,修改或校准。

  5.机器人技术的可能性和应用领域将大大增加。

  6.芯片级的新技术正在兴起。由于发射器,接收器和印刷电路板越来越小,传感器融合将有更多可能。

  7.更复杂的检测将是可能的……技术将相互抵消。

  8.传感器将越来越多地提供对我们行为的更好理解。这将导致我们在空气质量,旅行,汽车维护,生活方式,保险,能源消耗等方面设定其他要求。

  9.可以对牲畜进行全自动管理。精准农业也将触手可及。

  10.农民的单产将大大提高,使其能够更好地与高质量和农作物产量竞争。传感器将越来越多地用于研究土壤质量,气候,农作物,疾病,鼠疫和杂草。

  11.农民的(生产)成本将降低,田间和摊位的工作条件将得到改善。

  12.新的激光雷达系统将为自动驾驶汽车配备真正的“视觉”。

  13.足球将配备传感器技术。

  14.我们将使用合成传感器。

  15.城市将变得更加智能,我们将能够“完善”生态系统。例如,洪水管理,空气质量,蓝藻,停车场,安全游乐场,纪念性树木将生存,土壤状况将得到改善。

  16.组件将取代人类感官的角色。数据将变得更加可靠并不断收集。数据将使用智能软件和算法转换为有用的信息。

  17.我们将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收集的传感器信息做出更多的决策。我们将不再让事情充满机会。

  18.我们将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遇到传感器技术。

  19.我们将使用更多的传感器来改善环境,改善能源管理并建造绿色办公大楼。

  20.传感器将是易于使用且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应用进行快速调整的高度集成的测量模块。

  21.传感器将成为真正的“智能传感器”:可以自我监控,将状态诊断传输到操作系统并创建可靠的测量和校准数据网络的智能测量单元。

本文编译自:sentech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Uskin Uskin 皮肤触觉传感器 机器人

上海菁特智能 Uskin 皮肤触觉传感器 机器人

Huice 慧测智能装备 HC 传感器柔性装配线

本设备集成视觉定位、振动盘、机器人、转盘等实现传感器生 产的自动上下料、组装、测试验证等多功能于一体。

Cubic 四方光电 PM1009 室内粉尘传感器

红外灰尘传感器PM1009采用光学对射原理, 可准确检测出经过吸尘器的吸尘手柄管道或吸尘延长杆管道、扫地机器人吸尘管道等灰尘污染程度数据。

灵途传感 LRMXDR010 106 ToF飞行时间光学传感器

家用清洁扫地机器人TOF激光人体感应雷达扫描传感器适于室内导航,包括扫地机器人、自动行驶车等室内服务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空净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慧工厂:AGV。家用机器人与避障,机器人ROS教学与研究,区域安防,环境扫描

NBIT 神源生 SGF 扭矩传感器

• 针对工业机器人结构特点设计的法兰式扭矩传感器,可安装于机器人各关节,使机器人具备力觉功能,实现碰撞检测、人机协作及各种力反馈控制作业 • 传感器体积小巧,质量轻,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ROBOTOUS RFT64-6A01 扭矩传感器

使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医疗器械等安装六维力传感器后,变得更加自动化。

台州中清科技 A01 六轴力和扭矩传感器

六维力传感器能同时检测三维空间的全力信息,即三个力分量(Fx、Fy、Fz)和三个力矩分量(Tx、Ty、Tz),是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重要的传感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精密装配、打磨抛光、去毛刺、自动磨削、轮廓跟踪和机器人双手协调等作业中,以及医疗机器人、足底机器人等等,也可用于各类科学研究设备。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枭枭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资深记者,新利18国际娱乐专栏编辑。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新型智能织物传感器靠传输线可完成多项检测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