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发布

2022-11-11
关注

  11月6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预计,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4.45万亿元,占GDP比重3.64%。

  2022年,白皮书新增对工业互联网直接(核心)产业网络、平台、安全、数据四大方面的测算,梳理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全国重点区域、各省市和各行业依托工业互联网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以期为政府及主管部门决策、行业融通发展、企业战略布局提供支撑。

工业互联网产业结构图(图片来源: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总体态势

  从总体态势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正扎实推进,溢出赋能成效显著,逐渐步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1.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档升级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日均解析量突破1.7亿次,二级节点超过200个,覆盖29个省(区、市)和34个重点行业。平台体系建设实现新跨越,从28个双跨平台示范引领,到百余平台广泛覆盖,服务企业超160万家。具备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过150个,连接工业设备数达7900万台/套,工业APP已超59万余款。

  2.工业互联网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据测算,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突破4万亿元,达到4.10万亿元,名义增速达到14.53%,2017年至2021年期间,增加值规模增长了74.10%,年复合增速达11.73%。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2021年该比重达到3.58%,预计2022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4.45万亿元,占GDP比重将上升至3.64%,工业互联网已成为GDP稳定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

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渗透产业增加值规模与名义增速(图片来源: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3.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日渐成熟

  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涵盖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数据相关产业,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我国工业互联网直接(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破万亿元,呈稳健增长态势。

  据测算,2021年,平台、网络、数据、安全四大直接产业增加值总规模达到1.17万亿元,名义增速为16.07%。从增加值规模看,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数据、安全产业增加值规模均已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平台产业增加值规模占比达到39%,网络产业占比达到33%。从增速看,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网络、数据产业名义增速均在10%以上,总体增势良好,其中,平台与安全产业增速分别达到23.49%和17.28%。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网络、数据各产业增速情况(图片来源: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 我国工业互联网区域发展状况

  工业互联网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2021年,长三角地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首次破万亿元,高达10687.51 亿元,珠三角和长江中游地区次之。各地区工业互联网发展百花齐放,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北京、河南、湖北、福建、上海等13省市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破千亿元,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重要经济圈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2021年我国重点经济圈工业互联网带动GDP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在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方面,据测算,202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工业互联网带动直接产业增加值规模较高的五个省(市)分别是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四川,产业增加值规模分别达到1896.86亿元、1451.28亿元、996.46亿元、988.92亿元、732.99亿元。

  • 我国工业互联网区域产业融通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逐渐走向纵深,工业互联网作用影响范围从制造业延伸到电力、交通、能源、建筑、金融等45个国民经济大类,有力支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龙头企业内部拓展至产业链上下游,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格局。

工业互联网带动9大行业增加值规模超千亿元(图片来源: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第二产业的经济增加值规模最高,增速最快;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21年,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规模分别为0.057万亿元、2.05万亿元、1.99万亿元,名义增速分别为6.48%、16.29%、13.02%,预计2022年,工业互联网带动一、二、三产的增加值规模将分别达到0.062万亿元、2.19万亿元、2.20万亿元。

  工业互联网稳定就业增长、优化就业结构效果显著。2021年,工业互联网带动新增就业218.60万人,其中直接产业新增就业为54.85万人,渗透产业新增就业163.75万人。

  预计2022年,工业互联网将带动新增就业105.02万人,其中,直接产业新增就业36.01万人,渗透产业新增就业69.01万人。工业互联网正在推动我国就业结构升级,稳定就业增长、促进构建新型就业体系。

  • 未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

  此外,白皮书还剖析了未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

  1.我国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走向自主化、开源化: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将不断增强自主性;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将逐步开源化。

  2.工业互联网发展模式走向平台化、协同化:“平台+园区”、“平台+基地”新型融合发展模式加速区域数字化转型一体化进程;区域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将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3.工业互联网产品服务走向轻量化、安全化:工业互联网产品与服务向轻量化、结构化以及低代码开发的方向演进;随着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深入、工业上云不断提速和工业数据连接规模扩大,工业互联网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4.工业互联网应用赋能走向行业化、场景化:工业互联网加速赋能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逐渐渗透至生产全生命周期,场景化应用价值凸显。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Honeywell 霍尼韦尔智能工业 在线/便携烟气分析仪专用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CO 传感器;SO2传感器;NO2 传感器;NO传感器;氧气传感器

微著科技 高性能传感器ASIC解决方案 MEMS传感器

微著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给传感器厂商提供定制高性能传感器解决方案的团队,目前已为国内众多院所及知名传感器公司提供了十余个传感器解决方案并已经实现量产。微著传感器ASIC方案的特点:成熟的仪表信号模块IP易于快速搭建;系统方案超低噪声;成熟的24ADC可同时实现模拟数字传感器方案设计;高效率及丰富的方案设计经验。

南方泰科 TGM 压力传感器

TGM是一款SOP8封装的压阻式MEMS压力传感器,其压力传感器芯片封装在 SOP8 塑封壳内。在传感器压力量程内,当用固定电压供电时,传感器产生毫伏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压力。压力传感器芯片为绝压,可提供不同的压力量程的SOP8 压力传感器。

鑫精诚传感器 XJC-T001 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激光焊接密封,环境适应性较强 ◆球形联接件,始终保持模块的垂直称重状态 ◆支撑螺栓,防止设备倾覆且方便维护 ◆接地装置,保护传感器免受电源浪涌冲击 ◆过载保护装置,保护传感器免受冲击力

Huba Control 富巴 525系列 压力传感器

525系列压力传感器采用集公司20多年研发经验的陶瓷压力传感器芯片技术。该系列压力传感器可选压力范围大,电气连接形式多。最小量程为50mbar。大批量使用具有很好的性价比。

佰测传感 MS71 传感器

MS71差压传感器

Cubic 四方光电 PM3009BP 室外粉尘传感器

PM3009BP是一款专门针对餐饮油烟监测的油烟传感器,其采用旁流采样方式,自带除水雾装置,结合智能颗粒物识别算法,确保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油烟浓度的变化,同时创新的镜头自清洁技术的应用,能够长效防护传感器油烟污染,大幅度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知语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中芯集成招股书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