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10年|凝聚协同创新合力,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

2022-11-17
关注

移动通信产业是我国较为复杂、追赶比较成功、已经确立全球领先技术地位的典型产业之一。过去10年,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不再是某项技术、某个产品、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国家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更需要全面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为进一步提升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韧性,10年来,作为国资央企,中国移动勇担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重任,努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从企业强到产业强、从产业强到经济强的通道,做好产业发展的引领者、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支撑者、产业协同合作的组织者,推动信息通信产业行稳致远。

隐形链长,带动产业链实现群体突破

过去10年,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经历了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移动作为通信运营企业,处于产业链的关键“连接点”,在连接移动信息产业上下游过程中发挥着“扁担效应”。从“跟跑”到“领跑”,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历程也是中国移动“链长”成长历程。

10年来,中国移动发挥了市场在产业资源配置中的牵引、整合作用,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中国移动坚持贯通创新链与带动产业链并举,在关键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产业攻关、试验测试等创新链全过程都发挥了引领作用,积极带动我国网络、终端、芯片、仪表等产业链各环节实现了群体突破。

中国移动联合产业伙伴发起成立“信息通信芯片产业链创新中心”。

“可以说,在我国移动通信3G、4G、5G不断演进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移动已实质性发挥了‘隐形链长’作用。”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讲道。过去10年的产业链协同发展经验为中国移动正式担任产业链“链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补短锻长,明确产业链未来攻坚方向

面对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为进一步与各链条各行业融通,为我国稳经济、保增长注入动能,中国移动聚焦国家重大关切和产业链关键问题,勇担现代产业链“链长”职责,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的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带领产业链协同发展。

开展链长工作以来,中国移动对于自身的定位和工作方法有了新的思考。作为链长,中国移动的工作目标是带领产业实现五个“一批”,即突破一批瓶颈问题,锻造一批数智化能力长板,产出一批前沿原创技术,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一批细分领域“专精特新”隐形冠军,打造高质量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集群。

分解目标,步步为营。中国移动确立了3年、5年、15年的分阶段目标,逐步实现我国移动信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规模的领先。为实现以上目标,中国移动构建了“五个一”工作体系,即以一套顶层规划为牵引,以一条创新链为核心,以一组创新协同体为机制,以一批创新载体为依托,以一套软硬基础为保障。

近一段时间,中国移动组织召开了20余次产业推进会、调研会、工作部署会等,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计划,全力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

固补强塑,增强产业链高速发展韧性

方向明确后,接下来就是确立行动方案。10年来,中国移动围绕增强产业链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逐步探索出产业链“固补强塑”的建设路径,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协同突破产业链断点堵点卡点问题,提升中小企业支撑能力,打造融通发展生态。

在固链补链方面,中国移动发挥链长企业集成整合能力和全产业链的规模优势,采取多种攻关模式,发挥应用拉动和资本推动作用,打造需求牵引的技术攻关共同体。在强链塑链方面,中国移动以引领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为目标,打造高水平的共性技术平台,建设高质量现代产业链集群。

“中国移动自担当链长以来,围绕增强产业链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体系化布局了研发方向,发布了产业链创新‘十百千万’合作伙伴上链倡议,设置链长基金,并启动了协同创新基地,努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从企业强到产业强、从产业强到经济强的通道。”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讲道。

中国移动联合产业伙伴发布5G-Advanced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行动计划。

中国移动在科研领域向下扎根,攻关方向下沉至关键芯片/器件和基础软件等领域,牵引移动信息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向上融通,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向前拓展,在6G、算力网络、下一代AI、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加大布局,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跨学科交叉研究。目前已在芯片、核心器件、操作系统等部分关键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

中国移动还发布了产业链创新“十百千万”合作伙伴上链倡议,将围绕十大领域设置子链,广泛汇聚产业链合作伙伴;设置链长基金,总规模约260亿元,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通过科研基金和链长基金已为近400家合作伙伴提供约300亿元融资服务;启动协同创新基地,以位于中国移动北方国际信息港为主节点,中国移动设置4大中心、3个科学装置以及1个开放平台和1个孵化基地,为产业协同创新提供平台。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聚合产业链、筑强创新链、用好资本链、带动供应链、构筑生态链、提升价值链,中国移动正在更好地发挥拉动投资、促进消费的“扁担效应”,全力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安全可靠的移动信息产业链,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Honeywell 霍尼韦尔智能工业 在线/便携烟气分析仪专用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CO 传感器;SO2传感器;NO2 传感器;NO传感器;氧气传感器

微著科技 高性能传感器ASIC解决方案 MEMS传感器

微著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给传感器厂商提供定制高性能传感器解决方案的团队,目前已为国内众多院所及知名传感器公司提供了十余个传感器解决方案并已经实现量产。微著传感器ASIC方案的特点:成熟的仪表信号模块IP易于快速搭建;系统方案超低噪声;成熟的24ADC可同时实现模拟数字传感器方案设计;高效率及丰富的方案设计经验。

南方泰科 TGM 压力传感器

TGM是一款SOP8封装的压阻式MEMS压力传感器,其压力传感器芯片封装在 SOP8 塑封壳内。在传感器压力量程内,当用固定电压供电时,传感器产生毫伏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压力。压力传感器芯片为绝压,可提供不同的压力量程的SOP8 压力传感器。

鑫精诚传感器 XJC-T001 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激光焊接密封,环境适应性较强 ◆球形联接件,始终保持模块的垂直称重状态 ◆支撑螺栓,防止设备倾覆且方便维护 ◆接地装置,保护传感器免受电源浪涌冲击 ◆过载保护装置,保护传感器免受冲击力

Huba Control 富巴 525系列 压力传感器

525系列压力传感器采用集公司20多年研发经验的陶瓷压力传感器芯片技术。该系列压力传感器可选压力范围大,电气连接形式多。最小量程为50mbar。大批量使用具有很好的性价比。

佰测传感 MS71 传感器

MS71差压传感器

Cubic 四方光电 PM3009BP 室外粉尘传感器

PM3009BP是一款专门针对餐饮油烟监测的油烟传感器,其采用旁流采样方式,自带除水雾装置,结合智能颗粒物识别算法,确保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油烟浓度的变化,同时创新的镜头自清洁技术的应用,能够长效防护传感器油烟污染,大幅度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科技营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中芯集成招股书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