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功率半导体将迎变革,现在布局SiC还有机会吗?

2020-07-23
关注
摘要 新能源汽车、通讯设备等产业链发展迅猛,对功率半导体需求大增,尤其是以SiC和GaN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的需求。据 Yole 指出,SiC 最大的应用市场来自汽车,利用 SiC 的解决方案可使系统效率更高、重量更轻及结构更加紧密。而随着SiC成本逐渐降低以及应用不断拓宽,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新能源汽车、通讯设备等产业链发展迅猛,对功率半导体需求大增,尤其是以SiC和GaN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的需求。据 Yole 指出,SiC 最大的应用市场来自汽车,利用 SiC 的解决方案可使系统效率更高、重量更轻及结构更加紧密。而随着SiC成本逐渐降低以及应用不断拓宽,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国内SiC功率器件主要依赖进口,汽车产业链对此依赖程度尤为突出。为改变这种情况,在今年“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推动中国功率半导体产业科学发展的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政策,要将功率半导体新材料研发列入国家计划,尽快实现功率半导体自主供给。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功率器件需求将迎来爆发,为此,嗅到商机的国内厂商也加快布局SiC功率半导体产业链。

  车用SiC器件需求大增

  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续航和充电的“老大难”亟需解决,为此车企需要转换效率更高的功率半导体,这成了SiC功率器件市场拓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之一的SiC 具有更宽的禁带宽度,更高的击穿电场、热导率、电子饱和速率及抗辐射能力,因而SiC 功率器件在高电压额定值、低导通电阻和快速开关速度等方面有良好的性能表现,可满足车企能源转换以及提高能效等方面的需求。

  尤其是在提高能效方面,SiC器件相比其他硅基材料产品优势突出。博世汽车电子中国区总裁Georges Andary表示,碳化硅半导体能为电机带来更高的功率,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变革。相较于传统硅基产品,使用碳化硅产品能耗降低50%,功率也有所提升让汽车续航里程提高6%。

  相较于其他硅基产品,碳化硅有更好的电导率,有更高的开关切换频率,减少能源损耗并降低成本。目前,特斯拉等主机厂已经引入了碳化硅产品。为了提高电动车驱动电机的功率和降低能耗,特斯拉Model3在电机控制器上采用了全SiC功率模块。据国外拆解分析,电控中的逆变器采用了ST的SiC 核心功率器件,整个功率模块由单管模块组成,器件耐压为650V。

  以过往产品替换经验来看,在特斯拉的示范效应下其他车企将逐渐切换到SiC功率模块,未来3-5年内SiC 器件将在电动汽车传动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一份来自CSA Research的报告表明,2019年,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的SiC器件应用规模(含整车和充电设施)约为4.3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6.2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4%。

  从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中国仍占据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也是国际各主要大厂加大第三代半导体SiC布局的重点市场。据了解,SiC器件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海外厂商手上,其中Infineon、ROHM、ST和Cree四家企业占据全球近9成市场份额。除了中游Cree、ROHM、Infineon等半导体厂商推出车规级SiC Mosfet产品外,下游以博世等tier 1公司为代表的企业迅猛推进车用半导体,其第三代半导体正式进入汽车供应链,与下游企业合作紧密。行业内人士向集微网表示,“汽车产业链是目前碳化硅用量最大的集中地,博世凭借全球第一tier 1公司的优势,在功率半导体器件方面出货迅猛,现已排到欧洲半导体出货量第四位。”

  国内企业加码发力SiC

  除了国外巨头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汽车产业链对SiC芯片的市场推动下,国内企业积极加码布局SiC产业链。“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空间巨大、大有可为。对于背靠中国市场的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来说,可以说是不容错过的发展良机。”华润微功率器件事业群总经理李虹在接受集微网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产线布局方面,华润微近日宣布国内首条6英寸商用SiC晶圆生产线正式量产。该产线能这么快实现量产,主要是华润微采取了与其他厂家不同的策略。据华润微相关人士透露,“与其他大部分公司不同,他们也许是为了做碳化硅而投资产线,从4英寸晶片开始做,工艺成熟后再往6英寸和8英寸发展,而我们是将原有的Si产线做了适配,因为我们在Si功率器件生产线丰富的经验,所以一开始就直接从6英寸着手,减少中间试错时间和成本,以较少的投资尽早完成了SiC6英寸商用生产线建设。”但对于晶片合格率和产能方面细节,该人士表示,不便透露。

  据集微网了解,目前国际上SiC晶片的合格率最高可达70%-80%,而中国电科SiC产业基地,4英寸的SiC晶片的合格率可以达到65%,三年内能达到18万片/年的产能。

  目前,国内SiC晶片整体合格率不高,从材料微观层面来看,主要与晶体生长结构相关。SiC单晶有多达250余种同质异构体,但用于制作功率半导体的主要是4H-SiC单晶结构。也就是说,单晶生长结构直接决定了晶片合格与否。基本半导体的魏炜向集微网表示,“在生长SiC单晶时,如果不做精确的控制,将会得到其他的SiC晶体结构,这会直接导致晶片不合格,这是我们需要极力避免出现的情况。”

  据了解,基本半导体目前研发覆盖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材料制备、芯片设计、制造工艺、封装测试、驱动应用等产业全链条,先后推出全电流电压等级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首款国产通过工业级可靠性测试的1200V碳化硅MOSFET、车规级全SiC功率模块等系列产品。魏炜向集微网透露,“目前,基本半导体车规级SiC器件已通过tie1供应商向国内主机厂供货。”

  尽管目前国内在布局车规级SiC产品的企业不少,但已经供货给主机厂的却寥寥无几。对于国内厂商而言,有没有机会“上车”,主要取决于产品能不能迈过车规级标准的门槛。对此,魏炜向集微网透露基本半导体能上车的原因,“SiC产品能不能上车与其可靠性相关。可靠性是衡量器件寿命期望值,也就是可以通过可靠性结果计算器件需要多久持续满足规范要求。工业级产品可靠性验证通常选取样品数为22,基本半导体将样本数按照汽车级的要求提高到77片,并采用AEC-Q系列汽车级认证标准对器件进行测试,只要顺利通过了测试,就能拿到上车的票。”

  与国内产业情况不同,国际半导体巨头单极型的600V-1700V级4H-SiC JBS和MOSFET已实现商业化,2019年,CREE宣布将建设8寸碳化硅产线。对于国内SiC产业链和国外存在的差距,魏炜表示,“目前国内车规级SiC产业水平落后于国外厂商,我们需加强在SiC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尽快完善SiC产业链。”

  在国外厂商加大中国SiC市场投入的背景下,国内功率半导体厂商能否跨越车规级SiC的门槛,成功“上车”?对此,行业内人士认为,“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追捧对产业发展有极大帮助,国内相关企业之间也相互支持,重视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在当下贸易摩擦以及国内重视自主化的环境下,国内SiC厂商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

  • 半导体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Dexin Semiconductor 德芯半导体 MP-3B 平面半导体-型号

MP-3B型酒精检测用半导体气敏元件采用先进的平面生产工艺,在微型Al2O3陶瓷基片上形成加热器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用电极引线引出,封装在金属管座、管帽内。

兴感半导体 SL621 磁场传感器

兴感半导体 SL621 磁场传感器

武汉普赛斯仪表 PMST系列 半导体测试设备

普赛斯半导体分立器件静态测试设备,集多种测量和分析功能一体,可以精准测量IGBT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静态参数,具有高电压和大电流特性、uQ级精确测量、nA级电流测量能力等特点。

STMicroelectronics 意法半导体 IIS328DQTR 加速计

意法半导体 IIS328DQ 3 轴线性加速计是一款超低功耗、高性能的加速计,带有一个数字串行接口,兼容 SPI 或 I2C。建议用于需要宽幅温度范围和长使用寿命的工业应用。

Sensor Element 星硕传感 GMH2210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GMH2210半导体可燃气体传感器采用半导体厚膜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主芯片以及最新研发成功的全自动封测设备和先进的封测生产工艺制造的产品,产品性能一致性好、稳定性高。GMH2210主芯片采用的敏感材料是活性很高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对丙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适用于民用燃气泄漏检测和家用燃气泄漏报警器等。

MEMSIC 美新半导体 MC6470 多功能

6-AXIS ECOMPASS (2X2 LGA)

Taiken 泰肯光电 TC-SOA系列半导体光放大模块 其它

TC-SOA系列半导体光放大(SOA)模块内部采用了进口高性能SOA,采用独特的ATC设计保证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其高速全光放大的模块,对传输协议完全透明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高速光纤通信系统。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大比特商务网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中环混改争夺战:TCL竞购百亿资产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