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与营收规模约以13% 的年增长率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长速率与前五年相比却有所下降,后续的发展动力略有不足。统计数据还预测称,2020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767.4亿元,占全球的市场份额比重不断增加。
相关数据统计,资料图
目前,可穿戴设备中用到的传感器包括运动型传感器、生物型传感器和环境传感器三大类。传感器作为可穿戴设备的核心器件,根据测量参数不同被使用在不同的产品中,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均离不开传感器核心技术的支持。
可穿戴设备中的传感器类型与功能,资料图
作为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技术,人机交互体验、智能传感技术、柔性电子技术,都离不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体积、质量、功耗、可靠性、稳定性等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体验、穿戴舒适度和功耗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然而,目前的传感器技术发展却遇到了方方面面的瓶颈。比如,受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并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目前部分可穿戴设备记录数据的准确性不足、实时监测功能不够完善,且相关产品的采集数据较为单一。
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多采用刚性传感器技术,可靠性高,但刚性传感器与柔软的人体皮肤和内部器官的机械属性不匹配。因此,无法高效地与人体集成,且受传感器尺寸的限制,相关设备体积相对较大,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如今,可穿戴设备传感器面临着诸多技术瓶颈。
此外,可采集的数据局限在运动、心率和血压等方面,真正的核心数据例如血糖血脂血压,传感器无法在无损的情况下测量出来。最后,设备续航能力较差,主要原因在于设备自身电池容量有限、传感器功耗大、数据传输功率消耗大。
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需求、用户行为、重点企业技术布局、政策导向等维度来看,传感器相关技术则是可穿戴行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同时,也应该看到,今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将会刺激可穿戴设备行业迎来新的增长极。
对此,相关市场分析指出。为实现可穿戴设备行业的新增长,在传感器技术领域,未来可穿戴传感器的核心技术将主要集中在:传感器的高度集成与多元化测量,使可穿戴设备能集成更多的监测功能;传感器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研发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提高可穿戴设备的易佩戴性;传感器功耗降低, 提升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以及新型生物传感器研发,开展深层次的信息获取与挖掘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