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ofo的困境是戴威或程维谁更轴的问题吗?
ofo戴威与滴滴程维两位创始人杠上了。一个在ofo公司内部高喊要独立发展,另外一个则想出钱买下ofo。
据36氪报道,滴滴内部人士透露“程维很轴,戴威比程维更轴”。在这种情况下,ofo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按戴威的意志独立发展吧,ofo的资金危机日益凸显;按程维的想法让滴滴收购吧,戴威又不能接受出局的结果;按马云的意志让ofo投身阿里呢?滴滴那里还有一个一票否决权在等待使用。
某位金融大佬曾经有句口头禅——“每个人都有价码”,但在ofo的这个案子中,戴威和程维心中各自有不同的价码,始终无法统一。
滴滴为何迟迟无法将ofo“揽入怀抱”?
昨晚36氪有篇文章深度解析了ofo与滴滴的内部较量,ofo创始人戴威与滴滴创始人程维多次见面并商谈投资与并购的事宜,文中提到了两人“不算愉快的对话”,因为程维给出的offer是滴滴收购ofo,然后戴威负责海外业务,甚至可能会出局。
这对于创始人来说的确不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但如果能够让ofo走出现金流危机,变得更强大,也是一条可以选择的路。君不见抱了阿里大腿的哈罗单车创始人杨磊已经开始高喊“我的对手已经不是摩拜和ofo”了。
所以戴威面临的是一个跪着笑或站着哭的选择问题。
不过鉴于此前程维对ofo的失控,滴滴也不太可能在收购ofo后继续让戴威团队长期留在公司,就像《让子弹飞》里张麻子最后对黄四郎说的那句:
你也不重要,钱也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ofo的困境是戴威或程维谁更轴的问题吗?
但偏偏现在握着决策权的是戴威,这位90后创始人身上现在有一种“打死也不卖”的劲头,一定也让程维很难受。
另外一个戴威无法接受的条件,可能是滴滴给ofo开出的收购价格太低了。只有美团收购摩拜价格的一半,即13.5亿美元左右。曾经势均力敌的两家共享单车公司,如今在价格上却差出一半,这确实有点令人难以接受。
更何况,在摩拜被收购的时候,还曾有人分析,是让美团捡了个便宜,毕竟日活2000万的平台,在全国也屈指可数。
所以相较之下,滴滴给ofo的价码少了。
马云说过,一个员工离职,要么是钱给少了,要么是心受委屈了。滴滴迟迟无法将ofo揽入怀抱,其中的情况恐怕与马云说的类似。
总之,想要改变ofo目前的困境,就得有一方做出更大的让步。可惜戴威不是赶集网的杨浩涌,能用更多的钱摆平,程维也不是58同城的姚劲波,有足够大的魄力包容对方。
在58赶集合并谈判的最后一刻,赶集创始人杨浩涌提出要让对方再加4亿美元,姚劲波事后回忆说当时气的差点摔酒杯,但还是答应了条件
程维轴吗?
36氪的那篇文章中,说“程维就是一个很轴的人”,这还是滴滴内部人士说的。但程维很轴吗?或许他只是为人比较天真、实在而已。
ofo的困境是戴威或程维谁更轴的问题吗?
1983年的程维,曾经被1979年的王兴“晃点”过,两人面对面吃过饭,程维后来才发现美团上线了打车业务,与滴滴成了直接竞争对手,而王兴饭局上根本没提这事儿。
程维事后接受采访说“尔要战,便战”,也是有一种愤懑的情绪在心里。他那么轻易的相信了老大哥王兴,那么愉快的与他谈笑风生,结果美团在无声无息中成了滴滴在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
有没有一种项羽被刘邦暗度陈仓的既视感?
程维在2017年练了一年的拳击,在拳击这种运动中,如果你慢一拍就会挨打,慢两拍可能就会被打倒,再没有翻盘的机会了。程维不轴,他只是在戒备心和预判上慢了一拍而已,无论是在自己做共享单车或投资ofo,还是在防范美团竞争上,都存在一些误判或疏忽,但这不妨碍滴滴如今在出行领域的 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