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2021年可穿戴设备产业的预见

2021-02-24
关注
摘要 根据IDC数据,2019年全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3.365亿部,相比2018年的1.78亿部增长了89%。2020年12月,IDC发布了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第三季度数据报告。

根据IDC数据,2019年全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3.365亿部,相比2018年的1.78亿部增长了89%。2020年12月,IDC发布了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第三季度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0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35.1%,达到1.253亿台。可穿戴设备增长主要来自腕式设备和耳戴式设备。

可穿戴设备产业简介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有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耳戴设备、智能眼镜(主要包括VR/AR头显)、智能服装、智能鞋等。

可穿戴设备通过连接互联网,并与各类软件应用相结合,使用户能够感知和监测自身生理状况与周边环境状况,无需手动便能迅速查看、回复和分享信息,其功能覆盖了健康管理、运动测量、社交互动、休闲游戏、影音娱乐、定位导航、移动支付等诸多领域。

可穿戴设备产业链涉及环节较多,从产业分工维度看可分为上游关键器件、中游设备生产企业、下游产品销售渠道和服务三个环节。

全球市场: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稳定增长,增长主要来自腕式及耳戴式设备

——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稳定增长

根据IDC数据,2019年全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3.365亿部,相比2018年的1.78亿部增长了89%。

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依次为:苹果、小米、三星、华为以及Fitbit。

2020年12月,IDC发布了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第三季度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0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35.1%,达到1.253亿台。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89亿台。

——耳戴设备出货量占比上升

可穿戴设备增长主要来自腕式设备和耳戴式设备。2020年第三季度,智能手表出货量为3290万块,同比增长36.2%,腕带出货量为2193万条,同比增长9.4%。耳戴式设备出货量为6975万台,比2019年同期增长47.7%。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智能手机取消2.5mm耳机接口,无线耳戴式设备出货量占整体市场的比重快速上升。

——苹果、小米、华为出货量占据前三

从各大厂商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来看,2020年第三季度,苹果、小米和华为位列前三,其中苹果出货量为4140万台,占市场份额的33.1%,小米出货量为1700万台,市场份额占13.6%。

——中国可穿戴设备使用率较高

根据Statista全球消费者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中个人使用可穿戴设备的占比为34%,高于印度的33%和美国的32%。

中国市场:中国为全球可穿戴设备最大消费市场

——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保持增长

根据IDC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9924万台,同比增长35.6%。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为7713万台,同比增长10.6%。

分季度来看,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293万台,同比增长15.3%。其中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616万台,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677万台。

——华为出货量超越小米位居第一

从可穿戴设备出货量TOP5厂商排名来看,2020年第三季度,华为以941.4万台出货量稳居第一,市场份额28.6%,出货量同比增长60.5%。

2020年,华为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稳居第一的原因包括其可穿戴设备中,手表、真无线耳机等市场份额增长明显,巩固了其在整体可穿戴设备市场上的榜首地位。如2020年第一季度,华为成人手表市场出货量104.5万台,比后四名的总和还要多,市场份额高达47.8%。

另外,华为凭借运动手表GT2和真无线耳机Freebuds 3、Freebuds 4和FreeBuds Pro,在手表和蓝牙耳机市场上份额增长明显。手环产品上,华为推出TalkBand 6,推动其手环产品线再创新高,手表方面不仅华为GT系列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强势表现。

——中国为全球可穿戴设备最大消费市场

根据Statista预测数据,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收入将达到178.34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中国(2021年为55.59亿美元)。美国以38.41亿美元的收入位居第二。

可穿戴设备系统纳入统一系统生态

当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嵌入式、移植类。嵌入式系统通常应用在简单的穿戴式设备中,例如智能手环、蓝牙耳机等小型设备,运动操作系统耗电量低;移植类操作系统通常为ISO和安卓系统,该智能穿戴设备通常支持第三方应用,功能较为丰富。

目前,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操作系统之间的联系正在被打通,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

苹果的IOS系统系统就构建了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信息互联的统一生态。

华为开发的鸿蒙系统,将手机、电脑、平板、可穿戴设备、电视等设备打通,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兼容全部安卓应用和所有Web应用。

碳基OLED、柔性OLED开启可穿戴设备下一代微显示市场

可穿戴设备对显示屏的要求较高,主要要求特性包括了轻薄、高亮度、高对比度、低功耗等。碳基OLED和柔性OLED能够满足可穿戴设备的显示需求。

碳基OLED是微显示器结合了CMOS工艺和OLED技术,具有自发光和采用硅基板等特点。相对比传统的AMOLED显示屏,碳基OLED具有超高分辨率、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能够为可穿戴设备提供高画质的视频显示效果。

柔性oled是一种超薄(<0.2毫米)、高度可弯曲、非常轻,甚至透明的光源。它们可以被制成或切割成任何形状或大小,可以集成到成型的组件中,也可以无缝地连接到曲面上。柔性OLED能够满足各类曲度、形状的可穿戴设备显示需求。

可穿戴设备技术研究应用向多领域迈进

在应用方面,健康管理依然是可穿戴设备未来的主要研究应用领域,华为、三星、苹果等企业在可穿戴医疗设备领域均有业务布局。

华为作为后来者,但筹谋已久。2019年,华为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新增了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等业务。2020年12月,华为腕部单导心电采集器(VID-B99)通过注册人申请进入《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人试点品种清单》。

2021年1月,华为公开三大最新健康预硏项目,包括高血压管理研究、智能体温健康研究和冠心病筛查研究,这些健康研究将主要应用于华为穿戴设备产品。

除健康管理外,可穿戴设备在VR/AR、快递物流、卫星定位等领域也有应用。

5G加速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浪潮

现有的“4G”通信网络其传输效率和延迟无法满足物联网的需求,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迟、超高连接密度等优势,在物联网建设中起到超级信息通道作用。

2015年的ITU会议上明确了5G的三类典型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宽带、物联网以及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未来将有数以亿技术设备接入5G网络,可穿戴设备作为与人接触最为紧密的物联网终端,在医疗健康、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5G传输的高速率给基于可穿戴设备的AR、VR提供基本保障,5G的超高可靠性和低时延性是医疗级可穿戴设备的基本要求。未来是5G与物联网碰撞的时代,可穿戴设备将迅速普及,成为物联网的重要入口与应用终端。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Honeywell 霍尼韦尔智能工业 在线/便携烟气分析仪专用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CO 传感器;SO2传感器;NO2 传感器;NO传感器;氧气传感器

微著科技 高性能传感器ASIC解决方案 MEMS传感器

微著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给传感器厂商提供定制高性能传感器解决方案的团队,目前已为国内众多院所及知名传感器公司提供了十余个传感器解决方案并已经实现量产。微著传感器ASIC方案的特点:成熟的仪表信号模块IP易于快速搭建;系统方案超低噪声;成熟的24ADC可同时实现模拟数字传感器方案设计;高效率及丰富的方案设计经验。

南方泰科 TGM 压力传感器

TGM是一款SOP8封装的压阻式MEMS压力传感器,其压力传感器芯片封装在 SOP8 塑封壳内。在传感器压力量程内,当用固定电压供电时,传感器产生毫伏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压力。压力传感器芯片为绝压,可提供不同的压力量程的SOP8 压力传感器。

鑫精诚传感器 XJC-T001 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激光焊接密封,环境适应性较强 ◆球形联接件,始终保持模块的垂直称重状态 ◆支撑螺栓,防止设备倾覆且方便维护 ◆接地装置,保护传感器免受电源浪涌冲击 ◆过载保护装置,保护传感器免受冲击力

Huba Control 富巴 525系列 压力传感器

525系列压力传感器采用集公司20多年研发经验的陶瓷压力传感器芯片技术。该系列压力传感器可选压力范围大,电气连接形式多。最小量程为50mbar。大批量使用具有很好的性价比。

佰测传感 MS71 传感器

MS71差压传感器

Cubic 四方光电 PM3009BP 室外粉尘传感器

PM3009BP是一款专门针对餐饮油烟监测的油烟传感器,其采用旁流采样方式,自带除水雾装置,结合智能颗粒物识别算法,确保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油烟浓度的变化,同时创新的镜头自清洁技术的应用,能够长效防护传感器油烟污染,大幅度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