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6月13日讯(特约记者 郑炳巽)近日,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风药业”)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公司计划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8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10%,合计募集资金15亿元。
所募资金将用在“新建生产吸入制剂等项目”、“药物研发项目”、“吸入制剂研发实验室建设项目”3个项目上,对应使用募集金额分别为8.1亿元、6.4亿元、5000万元。其中,新建生产吸入制剂等项目建设期3年,将新增生产线,用于生产包括吸入气雾剂、鼻喷雾剂等在内的多个产品。
长风药业是一家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在哮喘、慢阻肺(COPD)、过敏性鼻炎等多个临床需求大的治疗领域,建立了覆盖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吸入液体制剂、吸入喷雾剂、鼻喷雾剂和脂质体在内的多剂型研发管线。
另据财联社创投通数据,长风药业启动IPO之前已获超过10轮融资,已对外披露的融资金额超过14亿元。最新一轮F轮完成于2020年7月,由博远资本、中金资本领投,加上恒旭资本、金浦投资等在内,投资方一共8家。
▌布地奈德混悬液纳入集采,成业绩“救命药”
招股书显示,长风药业多年来持续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亿元、-1.32亿元、-4939.92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1.40亿元、-4958.91万元。截至2022年底,累计未分配利润-8.58亿元。
《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长风药业目前拥有3个已上市产品,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氮䓬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但真正创造商业化价值的只有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也正是因为该产品,长风药业得以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
原因在于,2021年5月公司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获批上市,同年6月中选第五批国家药品集采。该产品是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品种,它被纳入集采,为长风药业在2021年带来2983.18元产品收入,占全年收入的71.05%。2022年,该产品实现营收3.36亿元,占全年收入96.22%。
值得一提的是,布地奈德是国内最大的吸入制剂品种,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和推动的关键产品,2020年以前90%的市场份额被进口产品垄断,市场由原研厂商阿斯利康主导。而在第五批集采中,阿斯利康落选,四川普锐特、长风药业、健康元、正大天晴中选,由此慢慢替代进口。
据悉,4家中选企业采购价分别为2.79元/支、3.19元/支、3.39元/支、5.65元/支,较集采前价格显著下降。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5年中国布地奈德市场规模为63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将增加至78亿元人民币。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采购周期原则上为3年,等2024年第五批集采期满后,长风药业或将面临无法续标或续标价格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多个在研产品上市有待时日
由于长风药业另外2个上市产品短期内无法创造商业价值的现状还将继续,因此对公司来说,单一产品的风险暂时还难以摆脱。
具体来看,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于2021年10月获批时,已错过集采遴选时间点,因而商业化进展较慢,公司预计2023年可实现量产销售。但截至目前,国内已有13家企业的该产品获批上市,市场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另一上市产品氮䓬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于2022年11月获批上市,但还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同样还处于商业化培育阶段。
此外,根据IPO文件,除3个已经上市的产品之外,长风药业还拥有12个主要在研产品,以及19个其他在研产品。12个主要在研产品有6个拟在美国、欧洲市场申报上市,是长风药业海外布局重点。
最有机会在2023年获批上市的主要在研产品是吸入用阿福特罗雾化溶液,以及吸入用硫酸特布他林溶液。前者已在美国申报上市、在中国提交临床申请,被纳入国家《第二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后者已在中国申报上市。其余主要在研产品均处于临床及临床前研究阶段,距离产品研发成功并获批上市还有一定时间。
长风药业指出,由于在研产品多、研发投入高,短期内产品销售形成的利润可能仍无法覆盖研发投入。招股书披露,2020年-2022年长风药业研发投入为2.20亿元、1.22亿元、1.23亿元,累计占营收比例为117.56%。
实际控制人均属名校博士后,拥有美国国籍
在启动本次IPO之前,长风药业已先于2016年2月完成对公司前身“长风有限”的股份制改革。
在股改之前,长风有限的股东为梁文清、李励、江阴长风,对应持股比例为35%、35%、30%。股改后,长风药业净资产折合为总股本6135.1994万股,前两大股东变更为苏州岭头和美中瑞,持股比例分别为19.26%、18.62%,上海思宏、双鹭药业、瑞业基金则均以持有10.27%的股份并列第三大股东位置。其余股东包括但不仅限于吉林创投、闽美投资、中新创投等。
此后,在2020年至2022年之间,长风药业共完成6次增资及5次股权转让,增资对象包括联一投资、博远创投等。
最终,截至IPO文件签署日,苏州岭头和美中瑞成为长风药业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7.05%、6.46%,梁文青与李励则通过苏州岭头、美中瑞、闽美投资、苏州沃伦、苏州远辰共同控制长风药业27.25%的股权,共同控制长风药业,为实际控制人。
IPO文件显示,梁文清1966年生人,1996年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9 年,任哈佛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自长风药业成立以来,梁文清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
李励1959年生人,1989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1年任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曾经担任过葛兰素史克的高级科学家。自长风药业成立以来,李励担任董事及首席科学家。
梁、李二人均拥有美国国籍,梁为中国永久居民。
还需注意的是,在启动IPO之前,长风药业拥有2名国有股东——中新创投与珠海建银。前者持有1279.75万股,持股比例3.45%,为前十大股东之第九名;后者持有736.15万股,持股比例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