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详细介绍了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综合示范、人才支持培育、国际合作支撑、创新体系能力提升、“双碳”科普等八大行动,以及面向“双碳”战略重大科技需求具体实施的18项重点任务。

发布会上,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表示,中科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中科院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多学科建制化优势,组织院士专家经过近半年的研讨和凝练,形成了“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是开放性的科技规划,坚持与时俱进,将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丁赤飚介绍了“行动计划”主要内容。“行动计划”以解决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为抓手,促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积极支撑我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系统布局了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综合示范、人才支持培育、国际合作支撑、创新体系能力提升、“双碳”科普等八大行动。面向“双碳”战略重大科技需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任务,在能源、碳汇等领域从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综合示范全链条布局,同时围绕科技创新任务,在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合作、平台条件和科普与传播等方面全方位支撑保障,具体实施18项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明确了近期、中期、远期不同阶段发展目标:到2025年,突破若干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促进经济社会低碳绿色转型,探索支撑碳中和目标的颠覆性、变革性技术。明确碳汇机理,形成碳源汇监测、核算的科学方案,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突破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汇等关键技术;推进重点行业低碳技术综合示范,支撑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到2030年,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支撑碳中和的科学原理和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储备和解决方案。提出并验证一批原创性新原理和颠覆性技术;构建以新能源为重点的多能融合技术体系和生态系统增汇技术体系;形成重点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系统解决方案,为碳中和示范区提供系统性技术支撑。到2060年,突破一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并实现应用,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科学基础、关键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碳减排和固碳增汇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清刚,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张锁江,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贵瑞分别围绕“双碳”目标,介绍了能源生产、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工艺、生态系统观测与碳汇等方面的工作基础、研究进展与未来考虑。

中科院前期已在“双碳”领域部署实施了“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等一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能源转化基础理论、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先进核能系统、全球气候变化、污染防控与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2021年10月,中科院又专门部署了“煤炭清洁燃烧与低碳利用”先导专项,旨在通过突破燃煤发电灵活调峰等关键技术,保障我国能源和产业链安全,支撑能源强国战略。

同时,中科院学部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于2020年底启动了由丁仲礼、张涛和高鸿钧三位中科院院士牵头,全国百余位院士参加的“碳中和”重大咨询项目,从能源、固碳、政策三方面设立九个专题开展咨询研究,明确“发电端”“消费端”“固碳端”三端发力的技术研发体系,进行“控碳-减碳-低碳-中和”的碳中和发展路线图等研究工作。

中科院将基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加强统一领导,创新体制机制,统筹资源和优势力量,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组织多学科“双碳”战略研究队伍,持续推进“行动计划”,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Woosens 沃感科技 WMC 系列 电子罗盘

WOOSENS WMC系列三维电子罗盘采用了先进的 算法对模组进行了软磁和硬磁校正,提供了精确的方位 信息。模组的输出信息表示了模组当前的姿态位置,可 以用于需要360°旋转的系统当中。WMC系列电子罗盘将 三轴磁传感,三轴倾斜传感集成到一起。由于小巧的体 积, 非常适合空间要求高的系统。这些优点都使 WOOSENS WMC系列三维电子罗盘成为众多高精度, 高性能应用的选择。 WMC系列三维电子罗盘提供了灵活方便的命令设置。许多参数都是用户可编程的。我们希望 WMC系列三维电子罗盘能帮助您的目标系统实现最好的性能。

忻成科技 SDP191 气体分析

忻成科技 SDP191在线显示、报警露点仪

汉威科技 A8 空气检测

空气电台A8是由河南威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空气质量检测系列产品,配合“空气电台”、“威果智家”客户端使用。…

Winsen 炜盛科技 MR007 气体传感器

抗硫化氢和有机硅干扰性能好,可用于天然气、液化气、煤气等可燃性气体的浓度检测

灵途科技 DTS1550-30 电源

灵途科技光纤测温1550nmDTS拉曼测温发射光源模块适用于DTS光纤测温,激光测距,光纤传感系统,激光雷达

松诺盟科技 ST 系列 扭矩传感器

松诺盟科技 ST 系列 扭矩传感器

迷思科技 TUB200A01 压力传感芯片

迷思科技 TUB200A01 压力传感芯片

MDT 多维科技 GE-A 弦波增量式

多维科技 GE-A 齿轮磁编码器

镁汇科技 MH-Sensor 气体传感器

镁汇科技 MH-Sensor 光离子PID气体传感器(可替代进口)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