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不俗雄心大,印度“月船3号”成功登陆月球

2023-08-23
关注

北京时间8月23日20时34分,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南纬69.37度、东经32.35度的南极附近区域,使印度成为“月球着陆俱乐部”第四个成员。回顾1个多月的奔月之旅,月船3号探测器的任务进程有哪些特色?配备了哪些先进仪器?纵览印度探月史和未来规划,它又寄托着印度航天哪些使命和梦想呢?


接力承载探月梦


事实上,“月船3号”早已不是印度航天第一次将目光望向月球,可以说印度探月之路此前经历了一波三折。


“月船3号”着陆月面动画演示


2008年10月,印度发射了本国首个探月器,即“月船1号”,同时是印度航天第一次深空任务。这个探月器包括1个轨道器和1个撞击器探测器,通过巡视和撞击月面,对月球的表面和内部进行细致勘测,并发回了大量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探测成果,科学家们初步确定:月球上存在固态的水冰资源。这也堪称“月船1号”最重要的发现。


虽然2009年8月底“月船1号”因内部仪器过热而发生故障,与地面失联,任务被迫终止,但它基本上实现了印度航天的预期目标。


印度第二次探月任务更具挑战性——继苏联、美国、中国后,探测器尝试软着陆月球表面。2019年7月22日,月船2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它包括1个轨道器和1个着陆器,主要任务是绕月观测和安全着陆月球南极,收集水冰、岩石和土壤样品。遗憾的是,着陆器距离月球表面约2.1公里时失联,后被发现坠毁。


然而,我们不能认为“月船2号”完全失败。其轨道器至今仍在绕月球运行,持续为月球科学研究及未来探索任务提供数据,并成功与“月船3号”建立通信连接。此外,“月船2号”上的许多科学仪器由印度独立研制,锻炼了印度航天配套产业发展,也为下一步探月任务积累了经验。


雄心勃勃终成功


据公开资料显示,月船3号探测器包括1个推进模块、1个着陆器和1辆月球车。


“月船3号”奔月路线示意图


具体来讲,推进模块呈现盒状结构,安装了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和通信设备,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充当了中继卫星。


在奔月途中,推进模块先后驱动探测器连续5次提升近地轨道高度,8月1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8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接下来缓慢多次降低轨道高度,为着陆月球做好准备。


换个角度来看,“月船3号”这种轨道设计固然可以节约燃料,但也体现了印度LVM3火箭的运力不足,增大了变轨过度消耗燃料的风险,成功落月存在一定的幸运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月船3号”的着陆器比“前辈”重了200多公斤,体现其装载设备和安全保障措施升级。成功着陆后,着陆器需借助坡道释放26公斤重的普拉吉安号月球车,正式探索月球表面。


这辆6轮太阳能月球车未来将借助着陆器、“月船2号”轨道器等与地球团队保持通信联络。它配备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和α粒子X射线光谱仪。其中,X射线光谱仪突出于月球车前端,并旋转90度,以便研究下方物质,揭示月球表面的化学成分,帮助科学家确定着陆区域周围土壤和岩石的元素成分。


着陆器还携带了地震仪,计划进行探测月震的科学实验,希望获取有关月球内部结构的线索。另外,“月船3号”首次探测太阳辐射的带电粒子在月球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开展月球原位热探针实验。通过各种设备的激光脉冲,科学家有望更好地研究地月系统及月球内部的引力作用,了解月球土壤的热导率、密度等物理特性,指导未来探索月球资源任务。


从印度整个探月工程规划来看,印度航天机构对“月船3号”寄予厚望,早在发射之初就自信满满地表示,它将证明印度作为“新兴技术强国”在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实力,帮助印度在全球太空科技领域树立“领导地位”。


未来挑战更高峰


“月船3号”在印度探月计划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前,印度提出了环绕探测、着陆探测、月面取样和取样返回共4个阶段的探月任务规划。其中,“月船1号”实现了环绕探测任务,还实施了月表撞击探测;“月船2号”的目标是掌握月面软着陆技术,并开展巡视探测,不幸失败后,交由“月船3号”实现。


月船3号着陆器与月球车进行组装测试


此外,印度和日本正在联合推进月球极区探测任务的研制工作,虽未正式立项,但已被印度方面称为“月船4号”,预计2026~2028年发射。按计划,“月船4号”着陆月球南极点附近后,将使用印度研制的钻机,钻取月球地下样本,并加热分析其是否含有挥发物,尤其是水冰资源。着陆器还将验证月夜生存技术,设计寿命达到6个月,以便未来支持更复杂的月球探测任务。


为了提高航天自主能力,印度正在论证“月船5号”项目,可能在2030年前后发射。其定位和功能类似“月船4号”,同样计划着陆在月球南极,但将由印度主导任务,研制大型月球车,钻取样品进行原位研究。


更进一步,印度还在考虑月球取样返回的远景任务规划,可能命名为“月船6号”,但实施时间将在2030年之后。


不难看出,印度探月规划选择了“绕、落、回”的宏观发展思路,但印度根据自身能力和国际合作环境,重点规划了月球南极区域取样探测任务。


除了上述与日本开展探月合作、寻求搭载美欧仪器外,印度还签署了由美国主导的“阿尔忒弥斯协议”,将与美国在探月方面加强合作。比如,“月船3号”的着陆点选定,是印度科研人员综合权衡“月船2号”轨道器和美国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的高分辨率照片、数据的结果。在“月船3号”着陆月面的过程中,美国宇航局的深空网络多个大型天线提供了支持。


未来,印度可能与西方在探月领域深度交流,引进关键技术,研制更先进的月球探测器,甚至不排除发展融合了西方技术的下一代火箭和飞船,参与载人登月任务。这样看来,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推进,印度探月项目的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


本文素材源自《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航天报(ID:wht_htb),作者:范珊珊,编辑:高辰,审核:杨建、杨蕾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Honeywell 霍尼韦尔智能工业 在线/便携烟气分析仪专用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CO 传感器;SO2传感器;NO2 传感器;NO传感器;氧气传感器

微著科技 高性能传感器ASIC解决方案 MEMS传感器

微著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给传感器厂商提供定制高性能传感器解决方案的团队,目前已为国内众多院所及知名传感器公司提供了十余个传感器解决方案并已经实现量产。微著传感器ASIC方案的特点:成熟的仪表信号模块IP易于快速搭建;系统方案超低噪声;成熟的24ADC可同时实现模拟数字传感器方案设计;高效率及丰富的方案设计经验。

南方泰科 TGM 压力传感器

TGM是一款SOP8封装的压阻式MEMS压力传感器,其压力传感器芯片封装在 SOP8 塑封壳内。在传感器压力量程内,当用固定电压供电时,传感器产生毫伏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压力。压力传感器芯片为绝压,可提供不同的压力量程的SOP8 压力传感器。

鑫精诚传感器 XJC-T001 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激光焊接密封,环境适应性较强 ◆球形联接件,始终保持模块的垂直称重状态 ◆支撑螺栓,防止设备倾覆且方便维护 ◆接地装置,保护传感器免受电源浪涌冲击 ◆过载保护装置,保护传感器免受冲击力

Huba Control 富巴 525系列 压力传感器

525系列压力传感器采用集公司20多年研发经验的陶瓷压力传感器芯片技术。该系列压力传感器可选压力范围大,电气连接形式多。最小量程为50mbar。大批量使用具有很好的性价比。

Winsen 炜盛科技 MH-410D 红外CO2气体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

MH-410D红外气体传感器是通用型、智能型、微型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利用非色散红外(NDIR)原理对空气中存在的CO2进行探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无氧气依赖性,性能稳定、寿命长。内置温度补偿。该红外传感器是通过将成熟的红外吸收气体检测技术与微型机械加工、精良电路设计紧密结合而制作出的小巧型高性能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暖通制冷与室内空气质量监控、工业过程及安全防护监控、农业及畜牧业生产过程监控。

佰测传感 MS71 传感器

MS71差压传感器

Cubic 四方光电 PM3009BP 室外粉尘传感器

PM3009BP是一款专门针对餐饮油烟监测的油烟传感器,其采用旁流采样方式,自带除水雾装置,结合智能颗粒物识别算法,确保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油烟浓度的变化,同时创新的镜头自清洁技术的应用,能够长效防护传感器油烟污染,大幅度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天天炫技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一个神秘而持久的信号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