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关注毫米波雷达这一赛道的读者,对相关技术和产业都已有一定的认知,不过肯定还有一系列问题,比如:
智能驾驶能带来多少增量?
体育场景有哪些企业在布局?
60GHz频段产品的出海情况如何?
搭载毫米波雷达的智能家电销量及反馈如何?
……
而就在前段时间,芯传感针对毫米波雷达产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线上直播、线下沙龙、产业报告发布会等,邀请到来自多个企业的代表,分享各自对产业的见解及观点,也回答了以上的部分问题。
每个活动的内容都干货满满,现在,笔者决定将重点汇总,同读者分享。
1、毫米波雷达产业发展情况
首先,是毫米波雷达在各领域的应用现状:
智能家居:触发唤醒类应用如照明、马桶、门锁等都较为成熟,应用量也在千万级,不过玩家很多,对产品的需求主要在价格上,目前是有内卷情况存在。
康养类应用:对产品精度要求更高,更需要方案商对产品性能进行打磨,于是也导致这个赛道参与者较少,不过好处是价格的冗余度相对较高,各玩家也能吃到技术的红利。
交通领域:是一个To G的产业,但由于一些宏观因素,上半年政府的预算有所缩减,不过通过集成商的反馈来看,下半年是乐观的,不少项目会重启。此外,79-81GHz频段优先用于汽车雷达,会倒逼路侧雷达往24GHz、60GHz、93GHz发展。
汽车领域:整车的销量不再如过去一两年涨势那么凶猛,于是也可能导致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增量会放缓,不过,每台车搭载的毫米波雷达数量是在增加的。
其次,是产品研发与落地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
产品研发与量产过程中的难点:雷达类产品存在一个特点,消费类和工业类标准差异较大,无论是生产流程还是产品规格,同时供需双方对一致性的理解也不对等,所以降低硬件设计难度是有需求的。此外,实现信号处理算法和针对场景的算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团队完成,但最后要整合到一体,所以这其中存在一种冲突,不过好在目前开始呈现出相对成熟的趋势。
产品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一是供应链管理难度高且开发成本高,因为雷达研发很烧钱、打样周期长;二是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政策改变,产品就得做调整;三是技术的挑战,包括PCB、雷达贴片测试等问题;四是标准与合规,产品一定得通过多个标准才能面世,这个流程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你要保证产品满足规范的同时,也满足客户的标准。
最后,在线上活动的观众互动环节,笔者也整理了部分观众的提问及嘉宾回答内容:
问:室内使用的雷达需要遵守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吗?
答:目前有几类频段,分开来讲,在24GHz这个频段,无委会给到的是250M带宽,但目前这个带宽在一些24GHz常用的场景里是不太够的,监测会不够精准;60GHz这个频段,国外包括欧美、日本等都已放开,但我国规范还有待确定,但从各厂商的布局情况来看,我们判断工信部很快就会有政策落地。
问:60GHz能做到几发几收,最远测试距离是多远,功耗多大,能替代哪款国外芯片?
答:这个分情况而定,从国内的情况来看,4发4收、3发4收、2发2收、1发1收,像英飞凌也有1发3收也有;探测距离主要和系统架构有关,需要具体场景具体分析,问题比较开放,没有定论;功耗一般是3.3V 120mA以下;替代的话,国内外芯片定位、收发通道、系统架构都不同,但是国内芯片是能覆盖工业等应用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还是要具体场景具体分析。
问:毫米波雷达透过玻璃的探测表现性能怎么样?
答:它和玻璃的材质等有关,也与天线波束、尺寸、是否聚焦等有关,甚至与玻璃到天线的距离和角度都有关。以4mm的普通玻璃为例,它对雷达的影响不大,但当然还是要考虑二者之间距离、角度等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它会影响雷达的一些属性。
问:在居家健身场景中,能否完成健身姿态的准确捕获?(取代摄像头深度识别的方案)
答:如果不计成本,肯定没有问题,我们之前与某所完成过60GHz的产品,可精确到人脸5mm之内的动态监测。但考虑成本的情况下,目前24GHz的一些产品已能完成蹲、坐等监测,如果既要考虑成本又要精确到手指级的捕获,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问:24GHz雷达在做活体检测时和UWB方案对比,有什么优劣势?
答:UWB可以在10GHz以下拥有非常宽的带宽,但模块的尺寸会更大,然而高频段的芯片尺寸就能做得更小;另一方面,高频段的芯片能做到更多收发通道,比如做监测的同时还能获得方位信息。反观UWB的话,其优势就是功耗可以做到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