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沈路路课题组利用高分辨率卫星TROPOMI遥感数据,结合改良后的贝叶斯反演算法,量化了全球在50公里分辨率上能源行业的甲烷排放。结果显示全球油气和煤矿行业的甲烷(CH4)排放总量分别是62.7 ± 11.5 Tg a-1(百万吨/年)和32.7 ± 5.2 Tg a-1,其中油气行业的全球排放总量比此前基于“自下而上”方法的估算高了近30%。
相关研究成果以《利用高分辨率卫星观测量化各国能源行业的甲烷排放》(“National quantifications of methane emissions from fuel exploitation using high resolution inversions of satellite observations”)为题,于2023年8月16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大气环境的未来演变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气候变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甲烷是继二氧化碳(CO2)之后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根据第六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平均增温中有0.6°C源自甲烷排放。甲烷排放源众多,整体减排和控制的成本非常高,因此,需要在高空间分辨率的甲烷清单基础上,瞄准重要排放源进行精准减排,其中减少能源行业(油气田、煤矿)甲烷排放是控制气候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措施之一。
沈路路课题组以高精度TROPOMI卫星观测为基础,结合大气化学模式GEOS-Chem,通过改良后的高效率贝叶斯反演技术,评估了全球能源行业在50公里高空间分辨率上的甲烷排放。该算法基于不同排放源的空间分布和重要性,采用了混合空间分辨率设置,大幅度减少计算量,从而实现全球尺度高精度的排放反演(具体算法见Shen et al., 2021)。其反演得到的排放强度与全球23个油气田场地测量的数据高度一致。该算法被哈佛大学的“集成式甲烷反演平台v1.0”选择为标准代码,发布在亚马逊云计算平台上,是监测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工具。
研究结果得到全球油气和煤矿行业甲烷排放总量分别为62.7 ± 11.5 Tg a-1和32.7 ± 5.2 Tg a-1,其中油气行业的全球排放总量比目前基于“自下而上”方法的估算高了近30%,主要是美国、俄罗斯、委内瑞拉和土库曼斯坦4个国家严重低估了它们的排放。结果还显示,有8个国家的天然气生产过程中的泄漏率超过了5%,其中委内瑞拉、伊拉克和安哥拉的泄漏率超过了20%。如果能把这些国家的天然气生产的泄漏率控制到全球平均水平2.4%,这将减少全球甲烷排放11 Tg a-1,相当于全球油气田总排放的18%。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52808.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