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玉米、大豆、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指南》

2023-09-26
关注
摘要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农机防灾抗灾的工作部署,加强秋季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是在机收减损的技术指导,特制定《黑龙江省玉米、大豆、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指南》。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玉米、大豆、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指南》的通知
 

  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农机服务总站、农机推广站),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农机防灾抗灾的工作部署,加强秋季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是在机收减损的技术指导,特制定《黑龙江省玉米、大豆、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生产实际,因地制宜细化技术指南,加强培训指导,扎实推进我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秋收生产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附件:1.黑龙江省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指南
 

  2.黑龙江省大豆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指南
 

  3.黑龙江省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指南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9月20日

 

  附件1
 

  黑龙江省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指南
 

  一、收获前机具准备
 

  (一)机具检查
 

  作业季节前要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对玉米收获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养与维修,确保机具在整个收获期能正常工作。经重新拆装、保养或修理后的玉米收获机要认真做好试运转。主要检查事项如下:
 

  1.检查行走、转向、割台、输送、剥皮、脱粒、清选、卸粮等机构的运转、传动、间隙等情况。
 

  2.检查各操纵装置功能是否正常;检查各部位轴承及轴上高速转动件安装情况;离合器、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适当;燃油、发动机机油、润滑油、冷却液是否适量;仪表盘各指示是否正常;轮胎气压是否正常。
 

  3.检查V型带、链条、张紧轮等是否松动或损伤,运动是否灵活可靠;检查和调整各传动皮带张紧度,防止作业时皮带打滑。
 

  4.检查重要部位螺栓、螺母有无松动;有无漏水、渗油等现象;所有防护罩是否紧固,检查窗、密封件、金属挡板等部位是否闭合、密封完全。
 

  5.进行空载试运转,检查液压系统工作情况,液压管路和液压件的密封情况;检查轴承是否过热及皮带、链条的传动情况,以及各连接部件的紧固情况。
 

  6.备足备好田间作业常用工具、零配件、易损零配件等,以便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排除。
 

  7.备齐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二)机具试收
 

  首先应根据种植行距选择匹配的收获机割台,种植行距与割台割行中心之间的差别在±5厘米以内(宽幅多行收获时应保证种植行距与割行中心距差别在±3厘米以内),超过此限则应更换割台适宜的收获机。按照收获机使用说明书推荐的参数设置进行试收,采取正常作业速度试收30米左右停机,将割台升起,落下油缸安全防护套,将收割机熄火,然后进行如下检查:
 

  1.检查收割机工作部件技术状态
 

  检查割台,有无堵塞(糊割台),摘穗辊(或拉茎辊、摘穗板)工作情况;检查搅龙、输送、剥皮、清选等装置工作情况。
 

  2.确定综合损失超标的原因
 

  试收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检查各项收获综合损失是否达到标准,当收获综合损失超标时,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寻找造成损失的原因:
 

  (1)割台损失,检测割刀后至割台与过桥入口前割台下面的果穗和籽粒;
 

  (2)脱粒损失,检测滚筒脱粒后排出机外的玉米穗轴上未脱下的籽粒;
 

  (3)清粮损失,检测收割机尾部吹出的杂余和苞叶夹带的籽粒;
 

  (4)漏粮损失,检测割台与过桥入口处至收割机尾部下面的落粒。
 

  3.调整机器,减少收获损失
 

  根据损失类型和部位,对相应部件位置及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再进行试割并检测,直至达到质量标准为止。作物品种、田块条件有变化时,要重新试割和调试机器。
 

  (1)割台减损措施
 

  a.按要求调整摘穗辊的转速和间隙;
 

  b.按要求调整拉茎辊与摘穗板的间隙。
 

  (2)脱粒减损措施
 

  按要求调整滚筒转速和凹版间隙。
 

  (3)清粮减损措施
 

  a.螺旋输送机构、阶梯抖动板(凹板筛)通透不堵塞。每天检查螺旋输送机构、阶梯抖动板(凹板筛),保证通透干净,没有杂物,能将滚筒脱出物有效分层和向后输送;
 

  b.清粮调整原则:风量大小应使短茎秆和杂余处于漂浮状态为佳,脱出物在风扇和筛箱的作用下,短茎秆通过颖壳筛落到机外,清洁的籽粒通过滑板进入粮食搅龙。
 

  (4)漏粮减损措施
 

  封挡可靠,割台与过桥入口处,过桥出口与滚筒入口处,清粮装置与脱谷壁、粮食升运器壳体处,杂余和粮食升运器盖板处等封挡可靠,不漏粮。
 

  二、适宜收获期
 

  当玉米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变黄,苞叶干枯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脱水变硬乳线消失,微干缩凹陷,籽粒基部(胚下端)出现黑帽层,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此时玉米成熟可进行机械收获。玉米收获适宜期因品种、播期及生产目的而异,同时也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确定适宜收获期,合理安排收获顺序,做到因地制宜、适时抢收,确保颗粒归仓。
 

  三、机收作业质量要求
 

  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应符合《NY/T 1355-2007玉米收获机作业质量》要求。
 

  四、收获方式
 

  (一)果穗收获。对于有存储条件的,可采取机械摘穗、晒场晾棒的收获方式,提前收获,减少收获损失。作业时玉米籽粒含水率一般不超过35%,收获后待果穗籽粒含水率降至25%以下或白天室外气温降至-10℃以下,再进行机械脱粒。
 

  (二)籽粒直收。对大面积种植的地块,当籽粒含水率降至30%以下,可利用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直接进行脱粒收获,减少晾晒再脱粒成本。
 

  收获时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确定适宜收获期,合理安排收获顺序,做到因地制宜、适时抢收,确保颗粒归仓。如遇秋季多雨高温,对于易发生折秆、穗上霉变的品种,应适当提前收获。
 

  五、收获作业
 

  (一)检查作业田块
 

  玉米收获机在进入地块收获前,必须先了解地块的玉米品种、种植行距、密度、成熟度、产量水平、最低结穗高度、果穗下垂及茎秆倒伏等基本情况,是否需要人工开道、清理地头、倒伏收获措施等,以便提前制定作业计划。对地块中的沟渠、田埂、通道等予以平整,并将地里水井、电杆拉线、树桩等不明显障碍进行标记,以利于安全作业。根据地块大小、形状,选择进地和行走路线,以利于运输车装车,尽量减少机车的进地次数。
 

  (二)选择行走路线
 

  在收获玉米时,首先在地头横向收割2个作业幅宽,用于转弯,然后顺垄梭形保持直线行驶。不应边收边转弯,以防分禾器、行走轮等压倒未收获的玉米,造成漏割损失。应尽量避免横向收割,特别是在垄较高的田块,横向收割会造成机器大幅度颠簸,进而加大收割损失,甚至造成机具故障。
 

  (三)确定作业速度
 

  1.每种型号收获机的喂入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应根据玉米收获机自身喂入量、玉米产量、植株密度、自然高度、含水率等因素确定合理的作业速度。要保证前进速度与拉茎辊转速、拨禾链速度同步,避免不同步造成的割台落穗损失。
 

  2.通常情况下,开始作业时先用低速收获,然后适当提高作业速度,最后采用正常作业速度进行收获,严禁为追求效率提升前进速度。
 

  3.收获中注意观察摘穗机构、剥皮机构等是否有堵塞情况。当玉米密度大、植株大、产量高、行距宽窄不一(行距不规则)、地形起伏不定、早晚及雨后作物湿度大时,应适当降低作业速度;低速行驶时,不能降低发动机转速。晴天的中午前后,秸秆干燥,收获机前进速度可选择快一些。严禁用行走挡进行收获作业。
 

  (四)明确技术要求
 

  1.玉米行距标准时,在负荷允许的条件下,可满幅或接近满幅工作,但要保证作物喂入均匀,防止喂入量过大,影响收获质量,增加损失率、破碎率。
 

  2.当玉米行距宽窄不一,可不必满割幅作业,避免剐蹭相邻行茎秆,导致植株倒折及果穗掉落,增加损失。
 

  3.作业时根据玉米植株的高度和地块平整情况保持合适的留茬高度,一般作业质量要求留茬高度不大于10cm,也可高留茬30-40cm,后期再进行秸秆粉碎处理。还田机作业时,既要保证秸秆粉碎质量,又应避免还田刀具太低打土,造成损坏。
 

  4.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的玉米,收获时留茬高度尽可能采取高留茬,以利于根茬固土防风、降低地表风速和阻挡秸秆堆积作用。
 

  (五)过湿地块作业技术要求
 

  1.机具选择与调整改造
 

  对于长时间浸水且呈泥泞状态(土壤含水量饱和)的农田,轮式农业机械作业时易发生陷机和破坏耕层土壤结构,优先选用履带式农业机械,可有效减少接地压力,对过湿地块适应性好,也可更早开展作业。如不具备条件,亦可将轮式农业机械改造为半履带式农业机械(将驱动轮更换为三角履带),或加装一对驱动轮胎,增加接地面积。采用履带式拖拉机作业时,应根据地块情况对履带张紧程度进行调整,泥泞地块适当调紧一些,干燥地块适当调松,以提高机具通过能力、减少履带磨损。
 

  应急抢收过湿地块玉米时,可通过调整改造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进行作业,注意调整滚筒转速、凹板间隙等工作参数,并更换玉米专用割台或在割台加装接穗板。
 

  2.作业技术要点
 

  作业前,仔细观察地块泥泞程度,针对性地采取作业措施。作业时,应降低作业速度,避免急进、急退,做到匀速作业;转弯调头应缓慢,避免在同一位置多次转弯调头;如遇机具打滑、下陷、倾斜等情况,应及时停车处理。收获作业时,应及时卸粮,尽量减轻整机重量。收获作业同步开展秸秆还田作业时,应注意观察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如不满足生产需求可适时开展二次秸秆还田作业。
 

  (六)收割倒伏作物技术要求
 

  1.收获倒伏玉米时,优先选用割台宽度长、倾角小、分禾器尖能够贴地作业的高性能玉米收获机;也可在普通玉米收获机割台上加长分禾尖或加装倒伏扶禾装置,增加扶禾作业行程,并适当减小割台倾角。收获严重倒伏(倒伏角大于60度)玉米时,在上述割台调整改造基础上,将铁胶混合剥皮辊更换为全胶剥皮辊,防止铁辊沟槽粘连泥土降低作业效果;将排杂辊改为浮动状态,加装强力风机;必要时在割台上加装辅助拨禾轮或螺旋扶倒器,实现玉米植株有效喂入;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还应调整脱粒滚筒转速和凹板间隙,避免过度揉搓,造成高水分籽粒破损。
 

  2.倒伏角小于45度时,对收获作业影响有限,一般不进行特殊处理。倒伏角大于45度时,应在对行收获原则下,采用逆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作业时应减少机具负荷,通过降档加油门方式匀速作业,使喂入速度与各系统作业能力相协调,防止倒伏后玉米籽粒湿度较高、果穗粘连泥土和倒伏玉米植株不规则喂入等原因造成的堵塞;应根据倒伏情况,实时调整收获机分禾器尖与地面的距离,尽量扶起倒伏玉米;应及时清理割台,防止秸秆和泥土在割台堆积。为方便机收作业后人工捡拾,应断开秸秆还田装置动力或将该装置提升至最高位置,防止漏收玉米果穗被打碎;如需秸秆粉碎还田,可在收获作业后进行二次秸秆粉碎还田作业。
 

  (七)收割过熟玉米技术要求
 

  玉米过度成熟时,茎秆过干易折断、果穗易脱落,脱粒后碎茎秆增加,引起分离困难。收获时在保证破碎率和脱净率不超标的基础上,应适当降低滚速,增大滚筒间隙,适当调大清选筛开度和风量。
 

  附件2
 

  黑龙江省大豆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指南
 

  一、收获前机具准备
 

  (一)机具检查
 

  作业季节前要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对大豆收获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养与维修,确保机具在整个收获期能正常工作。经重新拆装、保养或修理后的大豆收获机要认真做好试运转。主要检查事项如下:
 

  1.检查大豆收获机离合器、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适当。
 

  2.检查发动机机油、冷却液是否适量。
 

  3.检查仪表盘各项指示是否正常。
 

  4.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传动链、张紧轮是否松动或损伤,运动是否灵活可靠,调整各传动皮带张紧度,防止作业时皮带打滑。
 

  5.检查重要部位螺栓、螺母有无松动;有无漏水、渗漏油现象。
 

  6.检查松果割台、机架等部件有无变形等,机械收割保证刀片锋利、不缺损。
 

  7.备足备好田间作业常用工具、零配件、易损件及油料等,以便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排除。
 

  (二)机具试收
 

  根据大豆及田块条件确定适合的作业速度,试收作业行进长度以30m左右为宜,收割机停车,将割台升起,落下油缸安全防护套,将收割机熄火,然后进行如下检查:
 

  1.检查收割机工作部件技术状态
 

  (1)检查割台,有无缠刀、漏割等现象,脱粒、清选、抛洒等装置工作情况;
 

  (2)检查传动机构,是否松动和打滑、有无异味、温度是否异常、有无异响等问题。
 

  2.确定综合损失超标的原因
 

  试收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检查各项收获综合损失是否达到标准,当收获综合损失超标时,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寻找造成损失的原因:
 

  (1)落粒损失,检测割台前未收获的秸秆下的自然落粒;
 

  (2)割台损失,检测割刀后至割台与过桥入口前割台下面的落粒;
 

  (3)脱粒损失,检测滚筒脱粒后排出机外的秸秆穗头未脱下的籽粒;
 

  (4)清选损失,检测收割机尾部吹出的杂余和秸秆中裹出的籽粒;
 

  (5)漏粮损失,检测割台与过桥入口处至收割机尾部下面的落粒。
 

  3.调整机器,减少收获损失
 

  根据损失类型和部位,对相应部件位置及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再进行试割并检测,直至达到质量标准为止。作物品种、田块条件有变化时,要重新试割和调试机器。
 

  二、适宜收获期
 

  机械收获的最佳收获期在黄熟期后至完熟期之间,此期间大豆籽粒含水率在15-25%,茎秆含水率45-55%,豆叶全部脱落,豆粒归圆,摇动大豆植株会听到清脆响声。
 

  作业时间根据大豆水份及炸荚程度而定,正常情况应选在干燥的晴天,一般上午在豆荚表面无露水后进行。豆荚过干炸荚严重割台损失大的情况下,可选择早、晚时间段收割;避开露水时段,以免收获的大豆产生“泥花脸”;避开中午高温时段,以免炸荚造成损失。
 

  三、机收作业质量要求
 

  大豆机械化收获作业应符合《NY/T 738-2020大豆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要求。
 

  四、收获作业
 

  (一)检查作业田块
 

  检查去除田里木桩、石块等硬杂物,对可能造成陷车或倾翻、跌落的地方做出标识,以保证安全作业。对地块中的沟渠、田埂、通道等予以平整,并将地里水井、电杆拉线、树桩等不明显障碍进行标记。
 

  (二)开出作业割道
 

  作业前将要收割的地块四角进行人工收割,按照机车的前进方向割出一个机位。然后,从易于机车下田的一角开始,沿着田的右侧割出一个割幅,割到头后倒退5-8m,然后斜着割出第二个割幅,割到头后再倒退5-8m,斜着割出第三个割幅;用同样的方法开出横向方向的割道。规划较整齐的田块,可以把几块田连接起来开好割道,割出三行宽的割道后再分区收割,提高收割效率。
 

  (三)选择行走路线
 

  在收获大豆时,首先在地头横向收割2-3个作业幅宽,用于转弯,然后顺垄梭形保持直线行驶。不要边收边转弯,以防分禾器、行走轮等压倒未收获的大豆,造成漏割损失。
 

  (四)确定作业速度
 

  根据大豆品种、高度、产量、成熟程度及秸秆含水率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作业挡位,作业过程中要保持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转,地头作业转弯时,不要用松油门来降低车速,也不可速度过快,防止清选筛面上的大豆甩向一侧造成清选损失,保证收获质量。若田间杂草太多,应考虑放慢收获机前进速度,减少喂入量,防止出现堵塞和大豆含杂率过高等情况。
 

  (五)明确技术要求
 

  1.收获时要求割茬高度一般在4-6cm,以不漏荚为原则,尽量放低割台。没有自动升降控制系统的挠性割台,割台高度指示器完好可靠,收割作业时,高度指示球应控制在2的位置上,以保证挠性割台对地面有一定的压力,割刀又不吃土。
 

  2.为防止炸荚损失,要保证割刀锋利、不缺损,割刀间隙需符合要求,减少割台对豆枝的冲击和拉扯。
 

  3.拨禾轮的转速和高度要适宜,晚期的豆枝含水率较低,拨禾轮转速需要相对降低,并对拨禾轮的压板加装橡皮等缓冲物,以减小拨禾轮对豆荚的冲击。
 

  4.作业时可用作业速度、割茬高度及割幅宽度来调整喂入量,使机器在额定负荷下工作,要降低夹带损失,避免发生堵塞故障。
 

  (六)调整作业幅宽
 

  1.作业幅宽的确定
 

  在负荷允许的条件下,可满幅或接近满幅工作,但要保证作物喂入均匀,防止喂入量过大,影响收获质量,增加损失率、破碎率。
 

  2.分禾器的位置确定
 

  靠近作物一侧的分禾器要在两行中间,避免剐蹭相邻行茎秆,导致植株倒折漏割及炸荚掉粒,增加损失。
 

  (七)过湿地块作业技术要求
 

  1.机具选择与调整改造
 

  对于长时间浸水且呈泥泞状态(土壤含水量饱和)的农田,轮式农业机械作业时易发生陷机和破坏耕层土壤结构,优先选用履带式农业机械,可有效减少接地压力,对过湿地块适应性好,也可更早开展作业。如不具备条件,亦可将轮式农业机械改造为半履带式农业机械(将驱动轮更换为三角履带),或加装一对驱动轮胎,增加接地面积。采用履带式拖拉机作业时,应根据地块情况对履带张紧程度进行调整,泥泞地块适当调紧一些,干燥地块适当调松,以提高机具通过能力、减少履带磨损。
 

  2.作业技术要点
 

  作业前,仔细观察地块泥泞程度,针对性地采取作业措施。作业时,应降低作业速度,避免急进、急退,做到匀速作业;转弯调头应缓慢,避免在同一位置多次转弯调头;如遇机具打滑、下陷、倾斜等情况,应及时停车处理。收获作业时,应及时卸粮,尽量减轻整机重量。收获作业同步开展秸秆还田作业时,应注意观察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如不满足生产需求可适时开展二次秸秆还田作业。
 

  (八)收割倒伏大豆技术要求
 

  收获倒伏大豆时,应选用配置挠性割台的大豆联合收获机,实现割台贴地作业。收获严重倒伏大豆时,应加装“扶倒器”并更换“防倒伏弹齿”。作业时,应尽量降低割台高度,保证较低位置的大豆能够进入割台。倒伏角小于45度时,对收获作业影响有限,一般不进行特殊处理;倒伏角大于45度小于60度时,应采用逆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倒伏角大于60度时,应采用顺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其他作业注意事项可参照倒伏水稻收获。
 

  附件3
 

  黑龙江省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指南
 

  一、收获前机具准备
 

  (一)机具检查
 

  作业季节前要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对水稻收获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养与维修,确保机具在整个收获期能正常工作。经重新拆装、保养或修理后的水稻收获机要认真做好试运转。主要检查事项如下:
 

  1.检查清理发动机,将机体、散热器上的草屑、灰尘清理干净,防止散热器堵塞,引起发动机过热,水箱温度过高和火灾发生。应在每个工作班次间隙及时清理。
 

  2.检查空气滤清器,每班次前要检查空气滤清器滤网堵塞情况,做必要的清理。
 

  3.检查割台、输送带、传动轴等运动及连接部分的紧固件和连接件,防止松动。
 

  4.按保养要求检查各类润滑油、冷却液是否需要补充。
 

  5.检查各运转部件及升降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6.检查和调整各传动皮带张紧度,防止作业时皮带过度张紧或过松打滑。
 

  7.检查搅龙箱体、粮仓连接部、振动筛周边等密封性,防止连接部间隙增大或密封条破损导致漏粮。
 

  8.检查脱粒齿、凹板筛是否过度磨损。
 

  9.备齐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二)机具试收
 

  正式开始作业前要进行试割。根据作物的成熟度、籽粒的含水量和田块的条件确定适合的作业速度,试割作业行进长度以30米左右为宜,收割机停车,将割台升起,落下油缸安全防护套,将收割机熄火,然后进行如下检查:
 

  1.检查收割机工作部件技术状态
 

  (1)检查割台,有无糊刀,漏割和割台积堆现象;
 

  (2)检查传动机构,是否松动、打滑,有无异味,温度是否异常,有无异响等问题。
 

  2.确定综合损失超标的原因
 

  试收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检查各项收获综合损失是否达到标准,当收获综合损失超标时,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寻找造成损失的原因:
 

  (1)落粒损失,检测割台前未收获的秸秆下的自然落粒,收获前期,落粒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2)割台损失,检测割刀后至割台与过桥入口前割台下面的落粒;
 

  (3)脱粒损失,检测滚筒脱粒后排出机外的秸秆穗头未脱下的籽粒;
 

  (4)清粮损失,检测收割机尾部吹出的杂余和秸秆中裹出的籽粒;
 

  (5)漏粮损失,检测割台与过桥入口处至收割机尾部下面的落粒。
 

  3.调整机器,减少收获损失
 

  根据损失类型和部位,对相应部件位置及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再进行试割并检测,直至达到质量标准为止。作物品种、田块条件有变化时,要重新试割和调试机器。
 

  (1)割台减损措施
 

  a.割刀锋利。刀片锋利,不缺损,不卡滞,动刀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动刀能与定刀对中,割刀各处间隙符合要求,解决糊刀和漏割问题。
 

  b.拔禾轮转速适中。与作业速度相匹配,拨禾轮的转速应比收割机的收割速度快大约10%;水稻秸秆枯干时,拨禾轮转速要调低,减少拔禾轮打击次数,降低掉粒损失。
 

  c.拔禾轮高度适中。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能较好地扶持作物切割。一般情况下,收割直立作物时,要求拨禾轮的齿耙管作用在作物的重心上,从切割线处算起被收作物高度的2/3处。如果过高,齿耙管将打在穗头上,会造成拨禾轮的打击损失增加;同时,弹齿与护刃器的间隙过大,会出现割台台面上作物堆积,喂入不均,影响脱净率。过低,会使割下作物在拔禾轮上缠绕或被带回,会使穗头甩出机外增加损失;调整原则是以拨禾轮不带回割下作物为准。
 

  d.拔禾轮前后位置适中。正常情况下,要把拔禾轮调整到切割器正上方位置,有将割下作物均匀铺放在割台上。
 

  e.喂入量适中。按作物籽粒水分控制喂入量,保证割下作物均匀喂入过桥,不超过收割机脱谷负荷。
 

  (2)脱粒减损措施
 

  滚筒脱粒干净。根据作物的成熟度、籽粒含水量,调整滚筒的转速和间隙,籽粒水分相对大时,滚筒的转速相应调整高些和间隙调整小些;反之,转速调整低些和间隙调整大些。在保证脱谷物净率的基础上,以减少破碎率和糙米率。脱粒过度会增加清粮负荷,增加清选损失。
 

  (3)清粮减损措施
 

  a.阶梯抖动板(凹板筛)通透不堵塞。每天检查清理阶梯抖动板,保证通透干净,没有杂物,能将滚筒脱出物有效分层。
 

  b.清粮良好。调整原则:根据滚筒脱出物水分大小来调整风吹在筛子上的位置和风量,水分相对大时,风吹应在筛子前部,筛子开度相应调整大些;反之,吹在中后部,开度相应调整小些;以增加粮食的净度,减少清粮损失。风量大小应使短茎秆和颖壳处于漂浮状态为佳,脱出物在风扇和筛箱的作用下,短茎秆通过颖壳筛落到机外,颖壳被吹出,清洁的籽粒通过滑板进入粮食搅龙。
 

  (4)漏粮减损措施。割台与过桥入口处,过桥出口与滚筒入口处,清粮装置与脱谷壁、粮食升运器壳体处,杂余和粮食升运器盖板处等封挡可靠,拾禾作业时割台要安装防飞溅网,不漏粮。
 

  二、适宜收获期
 

  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抢收,水稻的最佳收获期是水稻的完熟期,稻谷含水量24-25%。一般认为,谷壳变黄、籽粒变硬、水分适宜、不易破碎标志着水稻进入完熟期。或根据稻穗外部形态判断确定,谷粒全部变硬,穗轴上干下黄,有70%的枝粳已干枯,说明谷粒已经充实饱满,此时应进行收获。
 

  三、机收作业质量要求
 

  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应符合《NY/T 498-2013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要求。
 

  四、收获作业
 

  (一)检查作业田块
 

  检查去除田里木桩、石块等硬杂物,了解田块的泥脚情况,对可能造成陷车或倾翻、跌落的地方做出标识,以保证安全作业。对地块中的沟渠、田道等予以平整,并将地里水井、电杆拉线、树桩等不明显障碍进行标记。
 

  (二)选择行走路线
 

  水稻收获沿池边进行,收获出一条收获道,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四边收割法。沿着收获道的四边进行绕圈收获,可实现不停车转弯绕圈收获,直到将整个池子收割完成。
 

  2.往复收割法。以收获道的两端为开始,从左侧开始收获,到另一侧直接左转进入到最边一行进行收获,以此往复进行收获,直到整个池子收获完毕为止。
 

  对于水稻倒伏角度大于45°(茎秆与地面夹角)的,宜采取逆向单向收割方式,有利于先将稻穗喂入搅笼里,减少机械收获的籽粒损失。
 

  (三)装备适宜选择
 

  收获时,可选用全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应优先采用高性能、大喂入量机型,以提高收获作业效率和质量;收获难脱粒品种(脱粒强度大于180g)或倒伏水稻时,应优先选用半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
 

  (四)明确技术要求
 

  1.半喂入式收获机:水稻进入完熟期开始半喂入机械收获。割茬高度5-8cm,作业速度3-5km/小时。
 

  2.全喂入收获机:水稻黄化完熟率达到90%以上开始收获。割茬高度15-30cm,作业速度6-8km/小时,早晚适当降低作业速度,防止谷草分离不彻底裹粮损失,收获后期割台尽量放低,减少因割台漏割造成的损失。
 

  (五)收割倒伏作物技术要求
 

  1.收获倒伏水稻时,半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业效果一般优于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如严重倒伏且倒伏方向一致,应优先选用半喂入机型;如倒伏不严重且倒伏方向交错,可选用全喂入机型。
 

  2.倒伏角小于45度时,对收获作业影响有限,一般不进行特殊处理;倒伏角大于45度小于60度时,如选用半喂入机型,应采用顺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如选用全喂入机型,应采用逆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倒伏角大于60度,均应采用顺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选用全喂入机型还应加装“扶倒器”同时更换“防倒伏弹齿”,并调整拨禾轮与割刀的相对位置,调整弹齿角度后倾,将割台降至适宜高度。
 

  3.作业时应降低作业速度,减少作业幅宽;应将档位保持低速档,发动机采用额定转速;应根据作物情况实时调整拨禾轮高度和速度;应经常检查作业质量,注意观察凹板筛和清选筛,根据收获效果及时调整机具参数;应及时清除割刀和喂入筒入口处堆积的泥土和秸秆,防止堵塞。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传感工坊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AMEYA360:村田土壤传感器新增功能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