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技术作为生物医学最重要的研究工具之一,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在怀柔科学城建设“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为复杂生命科学问题和重大疾病的研究提供成像组学研究手段,对生命体结构与功能进行跨尺度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进而破解生命与疾病的奥秘。为充分发挥成像设施作为国家设施的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助推生物医学成像前沿科学与技术发展,促进我国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装备的自主创新,我们创办了“怀柔论坛”,集各领域生物医学研究者智慧,利用多模态跨尺度先进系统成像能力推动原创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以及技术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第三届“怀柔论坛”计划于2023年11月3日(星期五)至5日(星期日)在北京怀柔科学城举办,论坛主题为“生物医学成像:未来技术与未来科学家”。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联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
一、会议时间:2023年11月3日-5日
二、会议地点:北京怀柔日出东方酒店
三、会议主题:生物医学成像:未来技术与未来科学家
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北京科技国际交流中心
承办单位: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五、日程安排:
11月3日13:30-14:30开幕式
14:30-16:55主题报告
16:55-19:00成像设施参观
19:00-21:00晚宴
11月4日08:30-18:00主题报告及圆桌讨论
11月5日08:30-17:50主题报告及圆桌讨论
六、会议规模:线下约200人
七、特邀报告嘉宾(姓名首字母排序)
• Stefan W. Hell,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马克思·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医学研究所所长
• 杜江峰,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
• 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 Jan Ellenberg,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所长,Euro-Bioimaging总协调人
• Yale E. Goldman,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
• Jennifer Lippincott-Schwartz,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珍妮莉亚研究园区(HHMI Janelia Research Campus)教授,4D Cellular Physiology科学计划负责人
• 骆清铭,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
• Lihong V. Wang,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 谢晓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昌平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讲席教授
• 徐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八、报告嘉宾(姓名首字母排序)
• Xiaoyuan Chen,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讲席教授
• 方宁,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 郭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 韩铭,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助理教授
• Julian Kompa,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博士
• 刘贝,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助理教授
• Rong Li,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
• W Jonathan Lederer,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教授
• 刘颖,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 Hanchuan Peng,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小组负责人、教授,东南大学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
• 齐志,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研究员
• 孙赫,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助理教授
• Longsheng Song,爱荷华大学卡佛医学院心血管内科终身教授,Edith King Pearson心血管研究主席
• Lingyan Shi,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助理教授
• Till Stephan,马克斯·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 Zheng Shi,罗格斯大学助理教授
• 田华,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
• Jin Wang,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化学和物理学系教授
• Micheal Weber,马克斯·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 Yingxiao Wang,南加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教授
• 熊汗青,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助理教授
• Sheng Xu,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纳米工程系副教授
• Miao Yu,美因茨大学博士后
• Yaoheng Yang,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后
• 郑鹏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九、会议网站及报名:
https://mp.weiqihd.com/msite/site/1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