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珠医药加码收购试剂子公司 后者筹备创业板上市三年“告吹”后转战北交所

2023-11-24
关注

《科创板日报》11月22日讯(记者 郑炳巽) 21日晚间,丽珠医药(000513.SZ,1513.HK)对外宣布,已经完成对控股子公司“丽珠试剂”8%的股权收购,使用自有资金6552万元。至此,丽珠医药对丽珠试剂的持股比例由39.425%增加至47.425%。

丽珠医药表示,本次交易可进一步增加对丽珠试剂的控制权,提高管理决策效率。不过,《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早在3年前,丽珠医药曾因为丽珠试剂在业务领域和运营模式上与其他板块保持较高独立性,决定将丽珠试剂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然而,在筹备了长达3年之久后,丽珠医药却于近期宣布,终止丽珠试剂在创业板上市的计划,转而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并于未来择机寻求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丽珠试剂于1989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诊断试剂及设备制造方面的业务,目前拥有酶联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核酸检测在内的多个技术平台,部分产品占有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彼时,丽珠医药表示,分拆丽珠试剂独立上市,也是为了借助资本强化丽珠集团在诊断试剂及设备方面的优势。

《科创板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丽珠医药证代人员,对方邮件回复称,这是丽珠医药在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变化、自身经营情况及未来业务战略定位等因素后做出的决策。同时,北交所也有利于创新型中小企业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对方还透露,挂牌新三板的决定刚过董事会,后续动作“需在取得香港联交所的同意函件后,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而本次丽珠医药收购丽珠试剂的股权,并不影响丽珠试剂推进后续相关工作的安排。

对此,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向《科创板日报》记者称,母公司加大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对于后者的上市不会有实质的影响,也不会有帮助,应该是某投资者退出了。

《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丽珠医药此番收购的8%股权,其中3%来自丽珠试剂第二大股东李琳,5%来自第三大股东石剑峰,交易对价分别为2457万元和4095万元。收购完成后,石剑峰将跌出前三大股东范围,取而代之的是原持股9.03%的“珠海丽英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丽珠医药证代回复称,石剑峰及李琳因个人原因出售股权,而收购在进一步增加对丽珠试剂的控制权外,还维持了丽珠试剂的股东构成,有助于其稳定运营及长期发展。对方在口头回复时也透露,丽珠医药加大收购丽珠试剂的股权,可以避免后续发行及增发时被稀释。

数据显示,2022年及2023上半年,丽珠试剂的营收分别为7.43亿元、3.01亿元,对应净利润为7212.12万元、2581.21万元,净资产为7.61亿元、7.97亿元。

另据当年分拆上市的公告,丽珠试剂连续多年的资产负债率处于高位,2017-2019年间分别为82.65%、68.69%、74.49%。

王骥跃表示,在沪深IPO限流的情况下,北交所的上市节奏没有被调整,所以现在大批公司拟去北交所IPO。但其认为,北交所的换手率还不高,交易功能尚在发育成长中。

公开信息显示,为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今年9月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市场称之为“深改19条”)。而在“深改19条”文件发布的同时,北交所也发布了投资者适当性、上市条件执行标准、转板、发行底价、做市交易、融资融券等多项制度安排。

一系列改革举措密集落地,推进速度和力度均超市场预期,并大大提高了北交所市场的活跃度。11月21日,北证50指数盘中一度大涨逾11%,一时间引发市场侧目。

  • 股票
  • 药品
  • 投资
  • ipo
  • 试剂
  • 创业板上市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