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成本开始增加,先进智能技术代替人工操作,大幅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支出,成为港口企业发展的新思路。
无人港口集装箱运输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简称AGV)集中了传感器技术、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代表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集装箱运输车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港口出现了许多的无人港口,无人港口涌现了大量的港口无人集装箱运输车。
而随着港口愈发智能化,越来越多的无人车被大量投入使用,而让其“看清”前路的,是一种智能感知系统。近日,由航天科工二院二部以创新特区模式孵化的智能感知系统项目——航天深瞳智能感知系统已成功量产,将为更多港口无人车装上“眼睛”。日前,用户对在港口完成试运营的无人车赞不绝口。
“这款产品以摄像头作为主要传感器,基于自主可控的深度学习算法、深度神经网络压缩、高级编译工具等核心技术,可实现环境信息的智能感知。”航天深瞳智能感知系统技术团队负责人郭睿介绍,“若外接红外热像仪,通过信息融合,可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智能感知。此外,由于港口环境条件恶劣,我们在产品环境可靠性方面做了多项设计防护工作。”
港口是中国“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环节,但24小时高负荷运转,让众多港口面临招工难、人力成本高等难题,港口无人化因而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封闭场景,港口环境相对固定、车速较低、人员安全风险较小,有利于实现无人驾驶商业落地。
除了港口无人车产品,该项目的产品线还延伸出河道监测无人船智能避障系统、车辆夜间辅助智能红外热像仪、商用车辅助驾驶系统、机场无人车智能感知系统和无人地铁智能感知系统等。团队正在将智能化技术赋能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路运输等,力求实现智能物流领域的产业落地。
据悉,在积极推动现有智能传感器商业化的同时,研发团队也在瞄准下一代4D智能感知传感器,使可见光、红外、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实现原始信号级融合,形成一体化感知系统,实现目标三维位置与速度的精确感知,早日应用于各型无人系统,助力实现国家装备智能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