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并不意味着蘑菇家族的所有成员都没有城市户口,更多时候它们以孢子和菌丝的形式潜伏在我们身边,只要环境条件合适,蘑菇的子实体就会突然出现,好像在和我们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挤成一团,猜猜我们是谁?| Dan Molter / Mushroom Observer
今天出场的就是一种拥有“城市户口”的城里蘑菇,不经意间,它就会像熟人老友一样上登门拜访,它就是菇如其名、神出鬼没的晶粒鬼伞(Coprinellus micaceus)。晶粒鬼伞往往会一夜之间从家里的某个犄角旮旯长出来,尽管这个特点让人对它的行迹有些捉摸不定,但在了解了蘑菇的生长习性后,你就能追踪到让它现身的蛛丝马迹。
我家柜子长蘑菇了!
蘑菇获得营养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腐生、共生和寄生,其中腐生蘑菇主要利用其他生物体死去部分(如枯枝落叶和遗体)的有机质作为主要营养来源,晶粒鬼伞正是这样一种营腐生生活的蘑菇,它以富含木质素的材料为生长基质。在自然界,晶粒鬼伞通常在阔叶树的树桩、树干基部、倒木上密集成群出现,有时它也会从地面下的腐木长出。而在城市家居环境中,木质的柜子、地板、拖把这类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家具装饰等物件都有可能成为晶粒鬼伞的萌发之处。
家里的蘑菇农场 | w
光有木质的原材料还不够,和其他大多数蘑菇一样,充足的水分才是晶粒鬼伞萌发生长的关键。家居环境中的晶粒鬼伞往往长在封闭的卫生间、漏水浸润的地板和柜子、潮湿的拖把这样一些长期保持高湿度的地方。所以,如果晶粒鬼伞出现在家里,这通常意味着,水管或暖气管漏水了,房间不够通风太潮湿,或者木质的家具物件太朽烂该换新了。
拖布放久了会长蘑菇哟 | 西安晚报
一言不合就自溶
晶粒鬼伞是一种在全球广泛分布的蘑菇,在野外它往往密集成群地生长,而在家居环境中,因营养来源有限,则常零散出现。
在菌物分类学里,晶粒鬼伞最早由法国植物学家Jean Baptiste François Pierre Bulliard在1786年描绘记录,它原先归于鬼伞属(Coprinus),鬼伞属蘑菇一个很有趣的特征就是其中很多物种的子实体在成熟后菌盖会发生自溶液化(deliquescence)现象:菌褶和菌盖被自身的几丁质酶等酶类消化分解,从菌褶边缘向上、从菌盖边缘向中心逐渐液化,产生包裹着孢子的黑色墨汁液体。鬼伞这个称呼的由来与它们的菌盖液化成黑色墨汁脱不开干系,因此英文把鬼伞称为“墨汁蘑菇”(Inky Cap)。
菌盖已经开始液化溶解的晶粒鬼伞 | Graham Calow / NatureSpot
倒下的菌盖 | Bob Zuberbuhler / Mushroom Observer
鬼伞属的属名Coprinus本意是“动物粪便”,大概是因为很多鬼伞类蘑菇生长在有食草动物觅食的草地上,动物粪便正好给它们补充了氮源。
作为木腐类蘑菇的晶粒鬼伞显然并没有与那些喜欢便便的同伴“同流合污”,这从现代菌物分类学的研究中也能找到证据。利用DNA序列数据的科学分析表明,传统分类学系统中的广义鬼伞属应该被划分为四类独立的蘑菇,分别归属于蘑菇科(Agaricaceae)和小脆柄菇科(Psathyrellaceae),而晶粒鬼伞则被分配到了一个新的家族——小脆柄菇科下的小鬼伞属(Coprinellus)。这也说明菌盖的自溶液化现象是不同蘑菇在各自小家族里独立演化产生的,是趋同演化的结果。
刚采集的鲜嫩晶粒鬼伞 | Jimmy Craine (doctorghosty) / Mushroom Observer
至于为什么鬼伞类蘑菇会演化出自溶现象,人们提出了两种假说来解释。其中一种假说认为,由于鬼伞类蘑菇中有很多物种体型细小、密集群生,这种集群生长的方式阻碍了菌盖下方的孢子随风传播,而菌盖子实体成熟后的自溶能腾出空间,利于孢子随气流散播向远方。另一种假说则认为,这是鬼伞类蘑菇适应干旱环境演化出的特征,因为与菌盖自溶相关的微观结构也会使蘑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加速,而在相对干旱的生态环境下,子实体提早成熟有助于在丢失掉过多水分前完成孢子传播从而繁殖后代这一终极任务。
蘑菇的孢子散播 | Marcos L。 Mejia / blogspot.com
晶粒鬼伞孢子为盾形 | amadej trnkoczy (amadej) / Mushroom Observer 一闪一闪亮晶晶
除去菌盖自溶这一个与其他鬼伞类蘑菇都有的共同性状外,晶粒鬼伞区别于它表亲们的特点则是菌盖表面的白色颗粒状装饰物。这些细小的粉状颗粒像矿物晶体云母(Mica)一样在光线下亮晶晶的,菌盖湿润时,在表面那黄褐色背景的映衬和反射下尤为明显,故而使其得名晶粒鬼伞(Coprinellus micaceus),英文也因此称晶粒鬼伞为Mica Cap或“亮瞎眼的墨汁蘑菇”(Glistening Inky Cap)。
晶粒鬼伞黄褐色菌盖表面的白色晶粒非常明显,那是外菌幕在子实体发育中残留的痕迹 | Fred Stevens
经受过风吹雨打的洗礼后,失去晶粒头顶光滑的晶粒鬼伞 | Michael Wood / mycoweb.com
在晶粒鬼伞发育长大的过程中,一开始包裹住整个子实体的外菌幕(Universal Veil)逐渐被撑破,最终在晶粒鬼伞的菌盖表面残留下这些“晶粒”般的痕迹。不过呢,这些晶粒可经受不住风吹雨打,很容易就会脱落不见,所以仅在较为幼嫩新鲜的子实体菌盖上才能观察到明显的晶粒。由于已经被分类学家挪到了小鬼伞属,所以它也可以被叫做“晶粒小鬼伞”,似乎一下子变得更萌了呢。
从腐木中生长出来的晶粒鬼伞 | H。 Krisp / Wikipedia
能吃?能吃!!!
不知怎的,每每介绍到蘑菇,大家总会问出同一类问题,那就是“能好怎”。然而,晶粒鬼伞作为一种会变身为墨水的蘑菇,很不凑巧,看上去就有毒对不对?可是,或许让大家失望了,它竟然是可食用的!其实这也并不奇怪,鬼伞类很多蘑菇在菌盖自溶之前是可以食用的,只要不嫌弃它肉少。鬼伞类蘑菇中可食用的著名代表想必很多朋友都吃过,那就是俗称鸡腿菇的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作为腐生的蘑菇,它们的人工栽培相对容易,或许人们可以从中选育出更多可食用、易栽培的菌株,为吃货们增添一点新奇的体验。
幼体看起来,有点可口呢 | James Lindsey / Wikipedia
可是有一点需要铭记在心,食用鬼伞类蘑菇之前和之后千万都不要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因为包括鬼伞在内的很多蘑菇含有的一种化合物鬼伞氨酸(Coprine)可能会引发人体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心悸、四肢刺痛等症状,这与戒酒药双硫仑(Disulfiram)及其他很多药物和酒精饮料同服时导致的生理反应很相似,因而类似的“中毒现象”被称作“双硫仑样反应”(Disulfiram-like Reaction)。
值得庆幸的是,晶粒鬼伞并未被发现含有鬼伞氨酸,似乎不会引发如此严重的中毒反应。但晶粒鬼伞被人注意到往往是因为它们生长在家居潮湿环境或靠近人类活动范围的非自然区域,出于健康安全考虑,似乎也并不值得把家里拖把上长出的那一点点晶粒鬼伞拿来饱口舌之欲。况且,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我们要是不小心错认了毒蘑菇,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真要犯馋,还是吃鸡腿菇吧,当然我说的是市场上卖的那些 | Pixabay
在家里能莫名其妙长出的蘑菇除了晶粒鬼伞外,还有常常出没于花盆里的纯黄白鬼伞(Leucocoprinus birnbaumii)以及白鬼伞属(Leucocoprinus)和环柄菇属(Lepiota)的其他多种蘑菇。后面这些蘑菇更喜欢生长在富含有机腐殖质的土壤中,如果你想在自家花盆里欣赏它们,在保持土壤潮湿和遮荫的条件下,多施一些富含腐殖质的有机肥料或许就能有所收获。
长在花盆里的纯黄白鬼伞 | Wikimedia Commons
如此看来,菌物界的蘑菇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它们与我们的关系也并非只有食用和药用那样“功利”。当房屋角落和花盆里在不经意间长出这些蘑菇小可爱的时候,把这且当作自然与人类的互动,也是一种惊喜呢。
作者 :蚕宝宝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