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制造业PMI平均值为48.5%
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近日报道,2023年1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8%,与上月持平,连续15个月运行在50%以下。2023年,全球制造业PMI平均水平为48.5%,较2022年下降3.3个百分点,全年月均运行在50%以下,全球经济增长势头较2022年有所放缓。 从区域上看,2023年亚洲制造业PMI平均值为50.7%,与2022年持平,增长韧性强;非洲制造业PMI平均值为48.8%,较2022年下降1.9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复苏疲软的影响下,非洲制造业的增长率也比2022年放缓;美国制造业PMI平均值为47.5%,比2022年下降5.6个百分点。持续加息影响美国制造业,成为拖累美国制造业复苏的主要因素;欧洲制造业PMI平均水平为46.3%,较2022年下降5.6个百分点,表明欧洲制造业在地缘政治冲突和持续加息的影响下持续疲软。 在通胀压力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下,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稳定性较弱,复苏动力不足。 在通胀压力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下,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稳定性较弱,复苏动力不足。从季度指数变化来看,除第一季度全球制造业短期复苏外,其余季度经济复苏趋势呈波动减弱趋势。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平均值分别为49.4%、48.2%、48.3%和47.9%。基于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世界主要机构普遍认为,2024年经济增长率仍略低于2023年。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红海周边海运局势等地缘政治冲突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影响,仍将是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仍将受到挑战。 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能否超出预期,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欧美等主要国家通货膨胀的演变。如果欧洲和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接近目标水平,欧洲和美国的货币政策将迎来从加息到降息的拐点,这将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积极影响;其次,由于区域经贸合作的不断加强,亚洲经济的韧性得益于世界各国经贸合作的密切性。全球经济的复苏也需要各地区之间的稳定合作。多边合作越多,经济复苏的动力就越强;第三,全球数字化和绿色发展有望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新的增长点;第四,如果地缘政治冲突显著改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将显著提高,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恢复。 以下是区域情况。 以下是区域情况。 1. 欧洲制造业波动不大,PMI与上个月持平 2023年12月,欧洲制造业PMI为45.8%,与上月持平,但指数水平仍连续17个月低于50%,表明与上月相比,欧洲制造业波动不大,但仍未改变弱势运行趋势。从主要国家来看,德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制造业的PMI波动不大,保持在较低水平。 2023年,欧洲制造业持续疲软,需求疲软,货币紧缩政策导致欧洲投资、消费和出口动力不足。2024年上半年,在内生增长疲软的持续影响下,欧洲经济将继续疲软。2024年下半年,如果欧洲通胀压力继续缓解,欧洲经济可能会随着欧洲货币政策的变化而温和复苏。根据财政政策,目前欧元区赤字率为3.6%,已超过欧盟财政规则规定的上限。地缘政治冲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欧盟的财政支出。若冲突得不到缓解,将给欧盟财政政策带来新的挑战。 2. 与上个月相比,美国制造业收窄,PMI略有上升 2023年12月,美国制造业PMI为47.6%,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与上个月相比,美国制造业的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但连续14个月仍低于50%。美国制造业疲软的经营趋势没有改变。根据主要国家数据,墨西哥和巴西制造业的PMI较上月有所下降;与上个月相比,哥伦比亚和美国制造业的PMI有所上升。 ISM报告显示,2023年12月,美国制造业收窄,制造业PMI为47.4%,比上个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14个月低于50%。分项指数的变化表明,美国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已经停止下降,恢复上升,生产指数上升到50%以上;需求仍然疲软,下降趋势正在扩大。与上月相比,新订单指数下降到47%左右。2023年,在美国持续加息的影响下,美国制造业继续走弱,2023年美国制造业PMI平均值为47.1%,较2022年下降6.4个百分点。2024年,美国政府将继续权衡通胀压力和经济复苏。2023年11月,美国CPI同比增长3.1%,较10月收窄0.1个百分点,但核心CPI仍处于4%,与以往相比变化不大。尽管市场普遍认为美国的加息周期已经结束,但美联储表示,仍有空间仔细评估通胀水平。毕竟离2%的通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美联储最新发布的经济前景预测,2024年美国经济将继续放缓,预计2024年将增长1.4%,低于2023年2.6%。如果2024年美国通胀压力继续降温,美联储选择降息将对美国经济复苏产生积极影响。降息的时间节点和力度决定了美国经济复苏的时间和力度。 3. 非洲制造业大幅收窄,PMI上升 2023年12月,非洲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表明非洲制造业下降趋势继续明显收窄。从主要国家来看,尼日利亚和埃及制造业的PMI比上个月有所上升,其中尼日利亚制造业的PMI上升到50%以上。 从指数水平来看,2023年非洲制造业的恢复力度弱于亚洲,但优于欧美。在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不足的影响下,非洲制造业复苏力度弱于2022年。除全球经济复苏外,非洲内生经济增长驱动力的积累也决定了其2024年的复苏。非洲仍具有人口红利和自然资源禀赋的优势;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非洲经济复苏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继续推进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将有助于改善非洲经济结构,优化非洲贸易环境,提高非洲经济发展质量。 4. 亚洲制造业增长放缓,PMI下降 2023年12月,亚洲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11个月50%以上的运营趋势,表明亚洲制造业增速较上月有所放缓。从主要国家的角度来看,与上个月相比,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的制造业PMI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东盟国家,泰国、菲律宾和缅甸的制造业PMI比上个月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制造业PMI相对稳定。 从年度水平来看,亚洲制造业的整体增长趋势优于欧洲、美洲和非洲。2023年亚洲制造业PMI平均值仍为50.7%,与去年持平,表明亚洲经济增长的韧性相对较强。世界主要机构对亚洲经济增长的预期优于其他洲,亚洲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逐渐增加。保持亚洲经济发展韧性的重要保证是发展环境相对稳定,区域合作逐步加强。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2023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4.9%,比之前的预测值增长0.2个百分点,2024年增长预测将保持4.8%不变。亚洲经济将在2024年保持强劲的韧性。中国经济将继续回归稳定向上,这仍然是亚洲经济稳定复苏的主要驱动力。
- 国外宏观
- 经济
- 全球化
- pmi
- pmi指数
- 世界经济
- 美国制造业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源自互联网收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网处理,侵权内容将在一周内下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