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传感带动大智造

2024-03-07
关注
“新质量生产力”无疑将成为2024年的热门词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尖端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量生产力。传感器是新质量生产力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是一个组件,也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发展的关键核心和技术基础。智能传感和集成电路产业在嘉兴经济开发区蓬勃发展。小传感带动大智造的故事正在上演,这也是嘉兴新生产力发展的生动见证。育“鹰”,智能导致机械手来回旋转,抓取、扫码、烧录...进入浙江瑞鹰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自动化车间,公司总经理刘伟指着一条生产线说:“光这一天就能生产出6000个传感器。“小传感器乍一看不起眼,但它的绿色外壳下隐藏着细如头发、密密麻麻的金属线条。在智能生产线上,机械手和AGV汽车依靠这些传感器传输信息。长期使用进口传感器时,刘伟是一名控制器研发工程师,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打破进口垄断,实现传感器本地化?2017年,刘伟带着他的五人研发团队进入嘉兴经济开发区,开始创业。2020年,在国外品牌芯片断供、国内自主芯片难以支撑的背景下,准备充分的锐鹰传感逆势而上,当年产量增长4倍,次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元。如今,锐鹰传感器已成为高精度直线和角度传感器完全国产化的重要供应商,其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超过30%。年产值从120万元增加到1.8亿元,公司规模从300平方米扩大到5000平方米,锐鹰传感仅6年就实现了高飞。“目前,我们正在与西克竞争(sick)探索更大发展空间的工业传感器。刘伟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锐鹰传感可以在500米半径内找到新客户。以技术赢得市场,企业为力,环境为力。目前,我国正在全力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信息密集的智能制造领域迈进。嘉兴经济开发区“两业融合”作为嘉兴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发展成效显著。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打造的智能名片不断擦亮,一大批优质企业汇聚,一系列新兴产业崛起。2023年,嘉兴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业产值500.29亿元,同比增长13.1%。事实上,在嘉兴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业不仅具有实力,而且具有特色。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每10个轮胎中就有一个来自该地区的企业韩泰轮胎有限公司;世界领先的商用车重型卡车变速箱供应商和世界500强德国采埃孚集团在亚太地区建立了最大的工厂;德国海拉灯在该地区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一生产基地,是特斯拉和大众等著名汽车公司的灯供应商。在高端设备制造领域,嘉兴经济开发区拥有大量的高端设备和关键部件制造商,如注塑机行业的“劳斯莱斯”-克劳斯玛菲,以及大量的高端设备和关键部件制造商,如哈挺机床、凯柏机床、丽驰精密和永佳精密。昆腾红外、凯盛动力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推出光电传感器、磁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MCU电控芯片、RFID识别芯片、氮化镓射频功率芯片等核心技术产品。统计数据显示,嘉兴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业企业125家。聚集“磁”,携手共赢初春,走进浙江长三角高层次人才创新园(以下简称“高创园”)。12栋新建的独栋办公楼造型各异,散落在一起,玻璃落地幕墙在阳光下展现出耀眼的光彩。新一批写字楼作为加快全链创新孵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聚集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园区始终围绕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两个方向,重点介绍550多个与智能平台服务、IC设计、工业互联网、智能传感器等行业相关的项目。嘉兴经济开发区工业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林毅说。“有事就来找,无事尽量不打扰!"这是庄林毅反复提及的服务企业原则。园区始终坚持服务第一的理念,努力构建“技术、人才、知识、信息、资本”等要素的创新生态,形成科技服务、创新服务、人才服务、政策服务、金融服务八合一、协同共生的服务体系。浙江巨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电流传感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国家电网、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公司展厅内,各种电流传感器琳琅满目。“企业已经进入了稳步上升的时期,但2018年左右,由于各种原因,他们遇到了一场大危机。当企业陷入困境时,经济开发区和高创新园区主动引进风险投资基金,使企业能够顺利克服困难。公司总经理陈全感慨地说。此后,公司不断调整发展理念,贴近用户需求,在应用场景中设计产品,成为世界上少数从底芯片到模块自动化生产的企业之一。事实上,嘉兴经济开发区不仅有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还有助于企业多方共赢的增值服务。浙江智兴微电子有限公司是巨磁智能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合作的产物。公司以高层次人才为主,主要从事汽车芯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公司于2022年10月注册成立,总投资约8亿元,预计投产后三年内收入将达到2亿元。2023年,公司实现了多种汽车产品的量产,为嘉兴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嘉兴经济开发区,有许多案例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进入智能制造领域。在浙江莎特勒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原材料的出货和采购在“百灵智能”中一目了然。嘉兴经济开发区的浙江百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嘉兴经济开发区的“英雄”,为国内纺织、织造、染色等整个产业链提供软硬件信息解决方案和产品。在未来的“双碳”背景下,能源形势将逐步发生变化,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将继续发展,这是传感器控制芯片设计和研发的绝佳机遇。锐鹰传感和巨磁智能也采取了新的行动——在嘉兴经济开发区建设企业总部。其中,瑞英传感计划投资4亿元布局各种传感技术,形成产业化,建立研发中心,促进人才本土化;巨磁智能计划投资2.5亿元,以电传感和控制技术为核心,增加研发投资,致力于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的感知控制芯片和集成项目的开发。嘉兴经济开发区为企业量身定制厂房空间,让企业集中精力成长。以锐鹰传感为例,其新建的总部项目将由国有企业主导,企业只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各种需求即可。工厂建成后,企业投资购买,不仅减轻了企业扩张时的财务压力,而且避免了企业发展中的精力分散,真正实现了“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情”。企业发展离不开阳光雨露,产业发展离不开集团成长。为了帮助产业发展,嘉兴经济开发区将更加长远。结合战略“风口”、区域“优势”、发展“合作”需求,首次启动智能传感与集成电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联盟,聚集15家行业领先企业,全力推进“3” X建设先进的制造业集群体系。"联盟的成立,为我们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有助于形成强强联合的发展趋势。福田采埃孚轻型自动变速器(嘉兴)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海涛表示,他希望随着联盟的发展,企业能够在技术关键、市场发展、产业转型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嘉兴经济开发区作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嘉兴经济开发区成立32年来,始终坚持做好产业布局,加强企业服务,促进优质经济发展。围绕“3 X嘉兴经济开发区正在深化产业规划研究,明确产业链和投资重点,确保产业集聚度超过90%。为了匹配行业吸引新形势,嘉兴经济开发区围绕“北提、西优、南新”优化平台布局,提升平台水平。2024年,力争开工新建150万平方米以上招商承接新平台。其中,在北部地区,将建设传统产业转型示范区,加快若干政府自建园区和企业投资园区的建设;在西部地区,扩大1000亩新能源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促进产业载体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南部地区,智能传感主题公园和智能计算特色公园也被列入议程。小传感驱动大智造。嘉兴经济开发区的实践只是嘉兴新质量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缩影。新质量生产力,其“新”是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基础上,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新颖性和高技术内容;其“质量”是注重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和道路,创造新的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实现生产力的定性飞跃。从嘉兴经济开发区促进智能传感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要形成新的生产力,我们还需要仔细布局产业,长期规划创新,为人才采取预防措施。产业是关键。新质量生产力的兴起不仅会给传统产业带来深刻的变化,还会掀起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热潮。巨磁智能在危机中找到了第一个机会。创新是重点,先进技术的不断突破是新质量生产力产生的内在动力,为新质量生产力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和支持。锐鹰传感能实现高飞,创新不可或缺。人才是支撑,新人才的出现和培养是新质量生产力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其创造者和主要用户。在与企业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期待嘉兴越来越多的智能传感等新生产力,为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智能传感器
  • 传感器
  • 经济
  • 浙江嘉兴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