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观察|河南省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感知世界 导向未来

2024-03-11
关注
核心提示: 一个小传感器可以赋能一切,感知世界;晶莹剔透的半导体可以转换光电,引导无尽的未来。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已成为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将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千亿级产业链。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进行实验。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尹江勇 一个小传感器可以赋能一切,感知世界;晶莹剔透的半导体可以转换光电,引导无尽的未来。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已成为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将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千亿级产业链。 汉威科技和世佳光子率先在传感器和激光芯片领域实施了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龙门实验室与中硅高科技、麦克斯克电子等企业共同征服了电子多晶硅净化的关键核心技术;平煤神马集团碳化硅半导体实验室成功生长了该省第一个8英寸碳化硅单晶锭。自去年以来,我省高度推广了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令人兴奋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培育壮大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行动计划》(2023-2025年);河南电子信息产业联盟正式开幕;2023年世界传感器会议成功举行;河南传感器行业协会建设的中国传感器行业最大的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累计交易量超过20亿元。。我省抓住机遇,围绕补充链延伸链整合的优势,继续加强产业链培育,努力把河南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标志性产业。 创新驱动 企业主体“龙腾虎跃” 三月的阳春,万物生机勃发。 创新驱动 企业主体“龙腾虎跃” 三月的春天,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在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硅基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实验平台上,十多个研究小组成立了近20个研发团队,每个团队都关注一个产品,研究人员正专注于硅基电子材料的新产品研发。 目前,我国在集成电路领域需要40多种硅基材料。“我们需要在2025年之前实现30种国内产业供应,其余的需要在实验室取得基本突破。中硅高科技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万叶表示,作为河南电子化工产业链和洛阳集成电路和智能传感器产业链的主要单位,企业将增加科研投资,支持洛阳产业链冲刺100亿目标。 类似的企业发展场景不断出现在我省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上:去年10月17日,位于平顶山河南中一核心发展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电子碳化硅粉项目试生产成功,标志着河南电子碳化硅粉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填补了河南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空白。 今年年初,汉威科技集团作为国内气体传感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发布了JT-KWA系列激光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新产品,这意味着汉威科技集团实现了从激光到传感器模块再到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全链自主可控,引领激光气体探测技术从工业到民用领域,形成了行业领先的产品优势。 “自2023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培育和促进产业链工作的统一要求,我省注重提高产业链基础的先进和现代化水平,密切合作,共同管理,促进产业生态扩张和质量,加快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省科技部党委书记、主任张瑞介绍,郑州、洛阳两个产业核心区创新发展能力和集聚效应显著增强,三个高能平台稳步推进,N个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成为省新兴地标性产业信心进一步增强。 以关键环节为重点,加强科技攻关。基于硅基气敏膜芯片的MEMS氢气、甲醛和硫化氢传感器由河南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已成功应用于核电、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关键领域;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工业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平煤神马集团碳化硅半导体实验室生长了全省第一个8英寸碳化硅单晶锭,填补了我省相关领域的空白。
  • 传感器技术
  • 智能传感器
  • 半导体
  • 半导体产业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