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天,中国春耕忙碌。在充满活力的季节,忙碌有序的画面在田野里慢慢展开,忙碌的农民用勤劳的双手画出春天的美丽画卷。
一部手机可以远程监控植物;一台电脑可以掌握田野里的一切;一个智能平台可以通过3D视觉场景连接1000多亩土地进行总体调度和辅助决策。近年来,中国联通大力推进数字农村建设,广泛应用科技赋能,“科技模式”场景给春耕生产带来了新的变化。
在吉林通化,目前,通化金厂镇上龙头村的果蔬温室温暖融化,与室外春寒形成鲜明对比。与传统的东北农业模式不同,种植反季节有机果蔬现在是这里的主要项目。为解决传统农业非季节性作物生产低、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吉林联通为50多个阳光温室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远程卷帘温度控制、自动通风、照明、高清监测功能、温室土壤温度、湿度、光感、微量元素信息通过5G网络到综合监测平台,农民可以随时掌握温室生产。温室建成后,金厂镇年经济收入环比增长23%。
宁波联通在浙江宁波建立了“种粮一件事”应用平台,以确保粮食稳定生产和供应。平台围绕生产种植、干燥储运、加工流通、要素服务等环节,构建基本信息管理、粮食管理、流通管理、未来农场管理和粮食补贴应用场景,为政府提供精细决策,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服务,帮助实现良好的粮食种植、良好的农场管理、良好的大米销售、良好的政策享受。
在湖北十堰,农民和农机忙碌的工作场景随处可见。“我们的农机租赁采用联通数字农村平台,效率高,租金便宜,更方便!村里负责组织农机租赁的书记称赞联通。湖北联通为40多个县、235个农村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打破传统销售模式,通过多个村云服务平台向更广泛的农民提供农业机械租赁服务信息,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和生活质量,降低了农业机械的物流和使用成本。
在山东济南,联通数字农村平台的新功能正在赋予农业春耕和备耕生产。实现智能温室物联网管理,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土壤、空气、温度、湿度、PH值、电导率等数据要素可通过手机控制温室卷帘、水肥一体化等设施;通过无人机、多光谱雷达、高清摄像机,可检查1万亩高标准农田水分、病虫害防治、产品预测、灾害评估等;通过自动滴灌设施,可根据田间水分自动灌溉,达到节水的目的;与气象部门合作,通过大数据发布防灾减灾知识,准确推送大风降温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在热带水果之乡海南,海南联通为琼中县燕窝果蔬产业园建设了燕窝果产业脑数据中心。通过整合苗木、水肥、土壤、气象、病虫害、市场供需、市场价格等数据,实现了全方位、全要素的产业数据一图全景;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型,在5G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的帮助下,管理燕窝水果等热带高效水果的整个生命周期和生产过程,支持生产标准化、管理可视化和决策准确性,保证水果质量,更好地保护人们舌尖上的甜味。
微风拂面,春意盎然,绿野繁忙。中国联通积极践行央企责任,充分发挥行业数字化优势,推进数字农村平台建设。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科技赋农,用数字“新农具”培育“智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