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培育以声学MEMS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开创产业未来
要发展新的质量生产力,不仅要关注产业的未来,还要布局未来的产业。目前,江苏各地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抓住发展机遇,加强创新,推进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努力培育和发展新的生产力。 江苏台记者黄蒙:“我现在手里拿着的小东西是一块芯片。它很特别,能发出声音,是世界上第一个数字mems发声芯片。” 走进常熟地球山(苏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D人员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芯片量产做准备。与传统扬声器的喇叭形状不同,mems数字发声芯片创新性地基于超声波传输技术,实现了声音的完全数字化。这种颠覆性的技术变革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发声器件,还可以实现对声音的精确控制,具有全频谱、高保真的技术优势。 地球山(苏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封装技术负责人李桂新说:“如果和喇叭比较,我们从0到20k赫兹全频覆盖。传统喇叭的所有功能都可以一个一个实现,听起来层次感很好。” 自2021年常熟落户以来,地球山(苏州)微电子科技已基本完成芯片封装厂建设,计划于今年6月正式开通芯片封装量产。当时,该创新产品将为消费电子、医疗超声检测、工业超声检测等领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目前,我们有1000万美元的订单,”地球山(苏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杨毅未说。我们也希望这样一项新技术能让全球用户体验到声音的新革命,带你进入数字声音的新世界。” 由于声学产业与众多科技领域的交叉融合,是近年来我国加速发展的新兴产业。2020年,常熟市结合自身的发展禀赋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将声学产业确定为未来重点产业方向,“苏州·中国声谷”应运而生。走进今天的声谷,在总投资6000多万的声学检测中心,有12个功能不同、技术先进的实验室,如全消声、半消声和混响室,可以为各种声学研究提供专业的检测服务。176个声学产创项目凭借一系列优质配套设施,包括这个公共技术平台,先后落地声谷,实现了声学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 苏州声学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强兵说:“其实声学的范围很大。它可以产生一些创新点,因为它结合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我国声学领域的某些方面会出现一些“卡颈”现象,所以我们需要在材料声学领域做出更好的材料和设备。” 常熟在寻求创新的同时,坚持“携手”中国声学学会、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声学大学,引进10多名院士,大力发展工程声学、信息声学、电声学、医学声学等前沿声学领域。经过三年的发展,常熟声学产业结合当地优势服装、汽车等优势产业,发展了海洋声学、车载声学、减震降噪声学三个主导方向。到目前为止,汇集了268家规上企业,完成了458.8亿元的规上产值。2023年,“常熟市声通信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常熟市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钱韧说:“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更多的产业集群激发了经济的内生动力,实施了更多的创新驱动力,促进了声学领域新生产力的形成。到2025年,声学产值将达到700亿元,率先形成全国声学领域的产业创新高地和技术研发高地。” 以未来产业创造产业未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全国人大精神,江苏各地因地制宜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发展。为了尽快实现新领域、新轨道的技术突破,省科技厅提前组织实施研发项目,重点开展人工智能模型算法、超导量子计算机、6G通信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布局,针对第三代半导体、通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未来网络、元宇宙等关键方向。未来三年,江苏将推广100项前沿技术,开发100项标准规范,开发100个应用场景,培育100家示范企业,升级100个科技创新园区,不断为新质量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源自互联网收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网处理,侵权内容将在一周内下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