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红外:建成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体系 攀“高”向“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2024-04-03
关注
摘要 高德红外正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续写攀“高”向“新”、追光而行的新故事。
随着机械手的挥舞,一批晶圆产品被不断地输送到机器中。经过镀膜、光刻、蚀刻、清洗等精密工艺,红外探测器一个接一个地下线。进入湖北武汉高德红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德红外”),三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探测器生产线正在全力推进订单制作任务。“这种探测器只有指甲盖大小,俗称红外芯片,集成了传感器和集成电路,可以将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转化为光电信号。它是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该公司董事长黄立表示、追光的新故事。 | 坚持自主创新,勇攀红外科技高峰武汉高德红外有限公司产品展厅武汉高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单晶炉旁设置调试参数,持续观察仪器数据。经过大约一个月的高温高压炉“生长”,红外探测器所需的红外晶体可以制备。“公司拥有三条批量生产线,包括氧化钒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铌镉汞制冷红外探测器和二级超晶格制冷红外探测器。它可以独立完成从原材料净化和生长到芯片流量、制造、包装和测试的全套工艺。红外芯片年产能近1000万件。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文红介绍。自1999年成立至2010年上市以来,高德红外的主要业务是红外热像仪的整机产品。当时,约70%的红外探测器需要从国外进口。“依靠进口,不仅不使用性能最好的红外设备,而且价格高,交货周期长,售后保障不稳定。"周文洪说。多年来,高德红外坚持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2014年,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批量生产;2015年,制冷红外探测器批量生产;2017年,高性能制冷单色百万像素红外探测器芯片研发成功;2021年,数百万像素级双色双波段红外探测器推出批量生产;今年1月,公司“高性能红外探测芯片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科技成果项目通过院士专家组评审……“为了保持关键技术领先,我们每年在R&D拿出约20%的营业收入,目前R&D人员占员工总数的近一半。"黄立介绍。“黄李介绍。目前,公司正在继续解决更大阵列规模、更小像素尺寸、更高灵敏度、更短的热响应时间等方向,开发400万像素制冷探测器、数百万像素非制冷帧积分探测器,计划今年发布一系列高性能波探测器和运动、一系列非制冷车辆运动和模块等新产品。| 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市场竞争优势。2月28日,在高德红外智能科技民用产品生产线上,工作人员烧录了高德红外旗下武汉轩辕智能驾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红外热成像仪程序,一条全新的车载红外产品生产线引人注目。AA调焦、镜头组件测试等高精度生产设备通过轨道连接,如火车。在机械臂的帮助下,产品安装、锁定支付、光学调焦、测试等全过程都实现了自动化。“与国际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自主研发算法相比,我们独立建立了车载红外产品AA生产线和车载红外自动综合测试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功能自动化测试,大大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和生产效率,年产能从15万提高到100万。轩辕智能驾驶工程部经理王立良表示,该生产线于去年12月投入使用,预计今年5月实现量产。高德红外正在全面实施红外“核心”平台战略,基于自主研发的本地红外探测器芯片,为用户提供一系列基于红外探测器开发、运动硬件平台和软件算法解决方案,使安全监控、工业监控、辅助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我们自主开发的车载红外热成像产品能有效解决雨天、夜晚、雾霾、强光眩光等特殊场景下的视觉感知,弥补其他传感器的不足,增强全职感知能力,为自动驾驶领域提供更高效、更经济的解决方案。据黄力介绍,该产品已用于东风猛士、广汽埃安等车型。在武汉市青山区一家热电厂的中央控制室,工作人员点击鼠标。电脑屏幕上清晰地呈现了工厂变压器、高低压断路器等不同点的实时红外图像,同时显示了相应的温度信息。“过去,人工检查需要几天时间,热电厂数百个点进行一次检查。武汉高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平台研发经理崔昌浩介绍,高德智能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算法等先进技术,为工厂开发了新一代红外在线智能监控系统,检查人员可以坐在中控室实时监控所有设备状态。高德红外依托整个产业链的布局优势,正在向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城市等领域推广红外热成像技术。目前公司年产红外产品150多万,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民用热成像市场份额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2月28日,在高德红外智能科技民用产品生产线上,工作人员从位于武汉光谷关山公路检查站的自动机库起飞,在操作设备上收集红外模块的数据,从武汉光谷关山公路检查站的自动机库起飞,按照提前设定的路线执行日常巡航任务。“我们的无人机可以携带1K超清红外云台相机、气体探测器等载荷,具有毫米波雷达感知、多机中继网络等前沿技术,如‘千里眼’,可以准确进行火灾和烟雾、河流漂浮物、非法建筑等数公里外的地面场景识别和有害气体检测。"黄立介绍。随着越来越多的低空应用场景被打开,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各地建立新增长引擎的重要选择。去年,武汉发布了《武汉无人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建设武汉经济开发区和东湖高新区两个无人机产业集聚区。“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努力开辟新轨道,加快新质量生产力发展。近年来,黄力带领团队成立了普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低空经济应用,不断打造专业无人机、无人机自动机库、软件、数据运营平台等系列产品。自2022年11月起,普宙科技与光谷共同建设了东湖高新区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为城市管理、水务、交通管理等部门建设了11套无人机自动机库,规划了140多条固定路线,可用于城市交通管理、火灾预警、环境检查等34个场景。“二期工程建设正在推进中,预计今年10月竣工验收,届时将有186架无人机用于城市治理。普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虎说。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3月8日,在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黄力介绍了该团队在脑接口领域的创新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脑接口技术可以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互动,在医疗卫生、教育、娱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黄力带领团队开发了世界领先的双向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完成了数百个动物实验。目前,我们正在关注脑机接口微针、电极长期稳定性、安全性等常见问题。预计未来将为脊髓损伤、渐冻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提供颠覆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在未来,我们将开发更多的前沿技术,使‘梦想成真’,并利用一个又一个技术创新和突破,为新质量生产力的发展做出贡献。”黄立说。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Winsen 炜盛科技 MH-440D 红外甲烷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

MH-440D红外传感器是一款通用型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运用非色散红外(NDIR)原理对空气中存在的碳氢类可燃气体进行检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无氧气依赖性,性能稳定、寿命长;内置温度补偿该传感器是将成熟的红外吸收气体检测技术与微型机械加工、精良电路设计紧密结合而制作出的小巧型高性能传感器。使用方便,可直接用来替代催化燃烧元件,广泛应用于存在可燃性、爆炸性气体的各种场合。该红外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暖通制冷与室内空气质量监控、工业过程及安全防护监控、农业及畜牧业生产过程监控。

Senba Sensing 森霸传感 S-BS41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Senba Sensing 森霸传感 S-BS41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MultiIR 麦乐克 幕帘红外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

通过菲涅尔透镜聚焦人体散发的红外光线,并判断是否处于移动状态,来感知防区内人体的存在联动窗帘打开或关闭。

意大利net IFP32-R1234A 红外气体传感器

意大利NET非色散红外传感器 氟利昂制冷剂传感器

Micro-Epsilon 米铱 ThermoMETER CSL-SF50 温度传感器

集成控制器和激光瞄准的微型红外传感器

XKC 星科创科技 XKC-001A-T 光电传感器

小型红外传感器,自主研发生产,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

BELEAD 北立传感器 红外气体传感器 BLV101-##FS 气体传感器

气体分析,辐射探测,温度测量,非分光红外传感器(NDIR)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甲烷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