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汽车电子检测产业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汽车电子检测行业定义定义
汽车电子检测是对汽车内部电子控制系统及其部件进行诊断、测试和性能评估的过程。该测试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检测和诊断底盘控制系统、车身电子系统、安全控制系统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其目的是在优化车辆性能、提高安全性和环保合规性的同时,找出和确定各种电子故障的来源,确保汽车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实践中,汽车电子检测通常可以通过先进的电子检测仪器和特殊软件读取车辆自诊断系统中存储的故障代码,并通过这些代码识别特定的故障类型和位置。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电子检测还包括对传感器和执行器性能的检测,以及电气线路的绝缘性能和电磁兼容性(EMC)等等验证。汽车电子检测行业不仅服务于售后维修市场,还涉及功能/性能测试、环境可靠性测试、环保化学测试、材料性能测试等新车出厂前的质量测试,确保所有汽车电子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此外,汽车电子检测技术正逐步融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提高了故障判断的准确性和预测性维护能力。
汽车电子检测行业分类分类
汽车电子检测主要分为零件检测、系统检测和整车集成检测三大类。零件测试是保证汽车各部件性能达标的基础,涉及功能、网络、电气性能等方面的测试。系统测试侧重于智能驾驶舱、舒适性和智能驾驶系统等以零件为核心的系统性能。最后,在零件和系统测试通过后进行车辆集成测试,以确保车辆在各种功能和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汽车电子检测行业分类:
资料来源:智研瞻
汽车电子检测行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以前,汽车电子化程度较低,汽车检测主要依靠机械手段,电子设备尚未广泛应用于汽车检测。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处理器的出现,汽车开始配备更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如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在此期间,用于诊断和修复这些控制系统的初级电子检测工具和设备开始出现。20世纪90年代,汽车电子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对复杂电子系统检测的需求增加。车辆自我诊断系统和故障码读取器逐渐普及,OBD(On-Board Diagnostics)该系统已成为新车型的标配。
21世纪初,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汽车电子检测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便携式诊断设备和软件可以全面检测车辆,并连接到全球数据库以提供最新信息。2010年以后,汽车电子检测行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随着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检测技术变得更加专业和高端。在检测过程中应用了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图:汽车电子检测行业的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智研瞻
上中下游汽车电子检测行业
汽车电子检测行业上游涵盖检测设备和工具、仪器仪表、电子控制单元、钢材、IT软硬件等领域,共同为行业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专业检测仪器、核心控制元件和智能网络技术支持。下游应用遍布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汽车制造商的质量控制,到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再到维修企业的故障诊断,二手车评估、交通运输部门和政府质量检验环保部门的监督,都离不开汽车电子检测技术的支持。
图:汽车电子检测产业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