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五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举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颖在论坛上介绍了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以发展新的生产力。
她说,上海市政府提议加快建设。”(2) 2) (3 6) (4 5)“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量生产力。“2 二是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三 6”是指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设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4” 五是指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轨道产业的布局,五大未来产业方向: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
上海在新产业轨道上的考虑和措施是什么?
张颖介绍说,上海已经建立了1个大型产业 4 N产业发展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布局;关于人形机器人工业、国家和地方建设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上海成立,这是第一个公共平台(人形机器人领域),通过公共平台,将建设技术研发、成果孵化、人才培养、平台支持创新生态,同时加快开源人形机器人原型机研发。
至于宽禁带半导体,上海将在第一轮流片,EDA应用支持等方面,特别是EDA补贴最高支持采购金额50%,重大项目支持率30%以上;
在绿色低碳方面,上海正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能源",努力打造5000亿级产业规模;关于智能网络新能源汽车,上海已开通2000公里智能网络汽车测试道路,覆盖面积912平方公里,近800辆汽车在30多家企业进行测试验证;
关于低空经济,上海将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低空飞行管理服务体系,布局在基础设施、空域互联、航线、服务等相关“四网”建设中,实现商业区配送、城际物流、低空文化旅游、智慧城市等低空特色应用场景;
关于先进的核能,将聚集核电模块化、小型化、多用途发展新方向,积极布局先进的小堆和四代核堆研发设计、装配开发、试验验证,实施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和先进的小堆示范应用项目,到2027年建设10个国家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15家相关制造厂,推动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