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亿就能「造车」,新造车的「低门槛」时代要来了?

2022-04-21
关注
摘要 用「搭积木」的方式造车,人们已经想了 20 多年。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玩家越来越多,竞争变得内卷,门槛也越来越高。蔚来汽车董事长、CEO 李斌在 2016 年时曾说,200 亿元是新造车的资金门槛。但到了 2021 年,这个门槛达到了 400 亿元。新能源造车,似乎成了大玩家的「专属游戏」。

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只要 40 亿元和 12 个月时间,就能踏入新能源造车圈子,这是一个骗局,还是真正的机会?这就是最近火热的滑板底盘(Skateboard),给人们描绘的一个愿景。

01 滑板底盘「火了」

智能手机之后,人们一直在寻找新一代的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候选之一,围绕这个赛道的新技术、新概念不断涌现,4680 电池、固态电池、CTC、一体化压铸技术,这些都给新能源汽车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最近,在资本市场大火的是滑板底盘,被认为是又一项革命性技术。2021 年年底,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院士表示,滑板底盘是未来整车技术的两大趋势之一,会给汽车设计制造带来一场革命。这给滑板底盘赛道注入了强心剂,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这一项技术。

悠跑科技的 UP 超级底盘(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频频开始布局这个赛道。2022 年 4 月,滑板底盘公司 PIX Moving 宣布,完成了近亿元 Pre A+轮融资,投资方暂未披露;与此同时,易咖智车也宣布连续完成近亿元的 A 轮和 A+轮融资,分别由奋信投资、硅港资本投资,老股东辰韬资本跟投。

此前的 2 月,拓普集团发布公告称,成立子公司进军滑板底盘,注册资金 20 亿元,预计两年后正式投产;同月,A 股上市公司阿尔特参股设立壁虎科技,主攻滑板式底盘技术和产品。

最夸张的是 2021 年 4 月成立的悠跑科技,成立半年时间就拿下三轮融资。据了解,悠跑科技由前长城汽车副总裁李鹏创立,成立数周就获得了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博士、复兴汽车科技集团总裁王立普等人的天使投资;8 月,悠跑科技就完成由经纬中国领投,ccv 创始伙伴、真格基金跟投的 Pre-A 轮融资;10 月,悠跑科技再次获得博源资本的 Pre-A+轮融资,市场估值已逾十亿。

目前来看,中国滑板底盘公司大多处于 A 轮,还是非常早期初创阶段,但融资节奏非常密集。

相比之下,国外情况发展要更早,很多企业已经走到了上市阶段。截至 4 月 19 日收盘,Rivian 市值为 326.27 亿美元,是独一档的存在;相比之下,Arrival、Canoo、REE 市值在 10 亿到 20 亿美元左右,分别是 18.02 亿美元 、11.69 亿美元、6.75 亿美元。

其中,Rivian 在资本市场备受投资者青睐,除了美国皮卡市场前景广阔、获得亚马逊投资与 10 万辆订单支持外,还有一个核心武器是滑板底盘平台。据了解,Rivian 在上市之前,至少完成了 8 轮融资,总计融资金额达到 105 亿美元。回顾 Rivian 的融资历程,投资方包括亚马逊、福特汽车、贝莱德等知名企业及机构。其中,亚马逊参与了其中四次,累计投资金额超过 13 亿美元。

资本的入局,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滑板底盘的潜力。创世伙伴 CCV 创始合伙人周炜表示,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产业链条上存在千亿级的机会。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技术逻辑发生了变化,不能再从传统造车行业去理解汽车产品,未来的汽车会更像「手机」,成为「消费电子产品」。

02 什么是滑板底盘?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资本市场热捧的滑板底盘到底是什么?与传统底盘相比,滑板底盘有哪些不同呢?

其实,滑板底盘并非是一个新概念。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 20 年前的北美国际车展。当时,通用汽车发布了一款「AUTOnomy 自主魔力」氢燃料概念车。这款车主要有两个创新点:一个是氢燃料,另一个就是滑板底盘。

对于滑板底盘,当时的描述主要有几个特点:与整车相关的核心控制模块均集成在底盘上,滑板底盘可以实现上下车体分离,整车全线控,同时还可以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内随意切换不同车身的汽车。简单说,就是把汽车的动力、传控、转向、悬挂系统都集成到底盘上,汽车可以简单分成底盘和车身两个部分。

这在当时内燃机占主导的时代,是一个非常前卫的商业构想,所以在很长时间里都显得非常小众。

近些年,随着线控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滑板底盘开始重新被关注和挖掘。其中,线控技术取代了转向柱、机械制动系统,电池取代了发动机,传统底盘上的上百个零部件可以集成为三个模块 10 个部件。滑板底盘可以简单描述成,「非承载车身结构 + 线传转向/制动系统 + 电池包与底盘一体化」。

蔚来 ET7 白车身(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可能很多人还会有些疑惑,滑板底盘与目前的纯电平台,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悠跑科技创始人李鹏曾表示,「滑板底盘在技术上有一个泾渭分明的线,就是支不支持上下分体开发。」滑板底盘将集成智能电动车的所有能力模块,包括动力、制动、转向、热管理、三电和自动驾驶,并且需要做到全线控,从而实现上下车体的解耦。

不过,真正让滑板底盘概念大火的是 Rivian 的上市。去年 11 月 10 日,Rivian 作为美国造车新势力,登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疯狂筹集近 120 亿美元,创下了自 2014 年以来美股最大 IPO 纪录。同时,Rivian 市值也曾短暂超过 1000 亿美元。虽然因为交付延期和管理层动荡,Rivian 股价已经较高点下跌了近 8 成,但滑板底盘的概念成功破圈,成为汽车、科技、投资圈里的热门话题。

赛道的火热,开始引来越来越多的玩家。从全球来看,欧美国家依托自身在汽车方面的积累,起步更早一些。目前,除了上面提到的美国的 Rivian、Canoo,英国的 Arrival、以色列的 REE 等新型造车企业外,丰田、奔驰、现代、雪铁龙等车企,以及舍弗勒、采埃孚等 Tier 1(一级供应商,直接供应整车厂),也都在布局滑板底盘,但大部分是在做商用车,比如物流车、接驳车等。

相比之下,国内玩家起步相对晚一点。PIX Moving 成立于 2017 年,智行盒子汽车和悠跑科技分别成立于 2020 年和 2021 年,不过他们已陆续推出产品,并在加速落地量产计划。

虽然同样都是押注滑板底盘,但国内外初创企业在商业定位和技术方案上有所不同。国外企业中,Rivian 选择自建品牌、自己制造整车,已经发布了三款产品,包括皮卡、SUV、Van 货车各一款;Canoo 通过第三方制造车辆,然后由自己的品牌来面向最终用户;Arrival 侧重于商用运人载货,非常聚焦。

相比之下,国内初创企业智行盒子,跟滴滴模式类似,专注于共享出行的 B 端市场;悠跑科技不面向 C 端发布产品,定位是 tier0.5,为主机厂提供高速滑板底盘;易咖智车提供中低速滑板底盘,专注 B 端无人配送市场;PIX Moving 既有高速滑板底盘,也涉及中低速滑板底盘,侧重基于自动驾驶通用底盘平台开发多场景车型,目前主要从半封闭场景的无人驾驶物流小车切入市场。

既然谈到了中外玩家,就不得不提他们之间的差距。据了解,目前中外滑板底盘企业,在三电、线控技术和零部件配套方面并没有相差太远。其中,目前在技术上最难的是线控制动技术,国内外的供应商都还未到量产落地阶段,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所谓线控技术,就是把操作动作变成弱电信号,再通过信号控制相应的执行部分。

「最大的差距在于算法和芯片」,智行盒子汽车创始人兼总裁张署光曾表示。

03 滑板底盘的最大挑战?

滑板底盘之所以被资本市场看好,主要是他具有成本低、灵活、省空间、高效等特点。悠跑科技创始人、CEO 李鹏认为,滑板底盘可以通过改变成本结构,进而改变造车的商业模式,「让 400 亿元才能造的车,要么造得比以前更好,要么用 40 亿就可以造完。」

相比之下,传统车企开发纯电动底盘,成本很多都在百亿元左右。据了解,吉利的纯电平台浩瀚,研发过程历时 4 年,投资超过 130 亿元,覆盖从 1800mm 到 3300m 的轴距带宽。

不过,滑板底盘的这些想法听起来很美,但现实技术和商业化的挑战却非常大。首先,滑板底盘初创企业,目前最迫切的是要找到关键的标杆大客户。

一般来说,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很多都认为底盘是主机厂商的核心能力之一,不会放弃主动权。滑板底盘集成了电机、电池、智能驾驶芯片、转向制动和行走机构的底盘,BOM(物料清单)占比大约在 60-70% 左右。把如此重要的部分交给第三方底盘公司,很多主机厂担心自己的主导权丧失,最后变成组装厂。

Rivian R1s 的底盘结构|TFLTruck

即便滑板底盘在未来成为趋势,主机厂也可以利用自己在底盘方面的积累进行开发,这一方面涉及如何平衡供应商的关系,也涉及到制动和转向的安全性问题。据了解,目前丰田、现代、雪铁龙、长城等车企,以及舍弗勒、采埃孚等 Tier 1 也纷纷开始研发滑板底盘。

所以,目前业内从业者预测,滑板底盘的落地场景可能主要先集中在无人驾驶车队、城市物流配送、共享车辆等,或者是新科技品牌造车,比如 OPPO 等。

除此之外,滑板底盘企业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谁能制定行业标准?目前,除了初创企业,主机厂、供应商也都在开发滑板底盘。不同产品定义、不同定价区间的车辆,能匹配到一套底盘上吗?

即便这些问题都解决,滑板底盘是否会走上手机行业的老路,变成了换壳游戏?让我们回到 18 年前的 2004 年,当时联发科为手机厂商提供芯片+电子元件的全套定制化解决方案——也就是联发科日后称霸江湖的「交钥匙」方案雏形。

这套方案集成了处理器、MCU、基带、DSP 等十几个芯片和零部件,让手机制造商避免了开发工具标准各异带来的问题,节省了大量的工程测试与调试。

随后,中国先后出现了数百家手机方案公司,「山寨机」浪潮因此诞生。手机制造商,只要在拿到电路主板后,加上特色外壳、屏幕、键盘、电池,就能组装成一部手机。

但大浪淘沙后,曾经的数百家方案公司,随着山寨机的退潮都消失在历史中。滑板底盘虽然在产业链复杂度、资金门槛方面要比手机高很多,但它是否会重复手机行业的老路呢?这个问题目前无法回答,但也给行业带来了一个思考的维度。

2021 年被认为是中国滑板底盘量产车的元年,虽然目前依旧小众,但它却代表了一种不同的造车理念。这到底是一次技术革命,还只是一场资本游戏,身处当下的我们无法预知,只有等待时间和市场去验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极客公园”(ID:geekpark),作者:周永亮,编辑:靖宇,36氪经授权发布。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