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量记录仪通过不同的机制来记录雨量数据,具体方法包括:
- 虹吸式雨量计:这种雨量计由承雨器、虹吸、自记和外壳四个部分组成。当承雨器收集到一定量的雨水后,通过虹吸作用,将雨水引入自记部分,自记部分通过记录纸上的曲线变化来反映雨量的累积和变化。这种雨量计能够连续记录液体降水量和降水时数,适用于气象台(站)、水文站、农业、林业等有关单位1。
- 雨量数据采集器:这种采集器在每个采样周期结束时,将此周期内的翻斗次数汇总存入内存,再开始下一周期的计数。采集器采集雨量数据(采样周期通常为5分钟一次)并存储起来。每个有雨日结束时(以早8:00为分界),对前一雨日的降水求和并存储。无论设置发生什么改变,采集器总是记录数据并保持日总量正确2。
- 现代化雨量监测站:这些监测站配备有自动化仪器,用于实时记录降雨量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数据到中央数据处理中心。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感知、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预警和报警等步骤。这些仪器能够提供实时的降雨量数据,支持气象、水文和环境领域的研究和应用3。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雨量记录仪通过不同的机制和技术来记录雨量数据,包括虹吸式雨量计的自记曲线记录、雨量数据采集器的数字记录以及现代化雨量监测站的自动化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