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在《隐形冠军》一书中提到德国的中小企业,往往靠积极的国际化,摆脱专业利基市场的困惑。而标准化则成为德国制造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利器。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德国曾经评估过,标准化投入带来的收益都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可以说,标准化,就是德国制造的命根子。德国工业标准(DIN)有80%以上,上升为欧洲标准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而德国标准化学会在ISO中的贡献率已达到了19%,位居第一。
作为典型的出口导向性工业强国,德国经济的冷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口。所以德国举国对于使用尽可能多的由德国“出口”的国际标准来开拓国外市场及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和推广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德国标准就是一尊巨大的灯塔,它为德国制造走向全世界的每个角落,照亮了航道。
演进路线:一切服务国家战略
作为世界制造强国和技术出口大国的德国对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市场体验颇深。德国标准化战略始终遵循动态开放的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技术创新及国家战略的实际需求而制定和调整。进入21世纪,为保持德国工业和技术领先地位,抢占国际标准的话语权,更加快了标准化战略研究与推进的步伐。
据德国2010年左右的一项“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研究报告显示,德国标准化的投入达到7.7亿欧元,产生了160亿欧元的效益,约占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率相对于资本、人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为2.7%,是专利对经济贡献率的9倍。这一“秘密武器”的经济效益从科学理论层面确认,促使了德国产业界、标准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更加重视标准的战略制定,特别是形成德国内生的标准参与方之间的聚合效应。也直接催生了从2000年初至今,围绕配合德国工业战略而制定的一些列标准化战略的落地,为保持德国的竞争优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3年,德国标准化协会(DIN)牵头组织开展德国标准化战略目标研究,并确立了德国标准化的5个目标:以标准化确保德国工业领先国家的地位;以标准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取得成功的战略工具;以标准化成为政府放松管制的手段;以标准化及标准机构促进技术融合;为标准机构提供有效程序和工具;这五个目标也在近些年不断根据技术和社会的变迁演进。
在这之后伴随德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转型,配套的标准化战略则一直未有停歇。而类似的配合工业战略的举动也是屡见不鲜,例如:《标准与规范创新计划(INS)》、《联邦政府标准化政策方案》、《德国工业4.0标准路线图》等。
表1:先后出台的标准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德国的标准的形成过程虽然是采用了自下而上且强调社会参与,但政府部委在标准形成过程中的国家意志也是非常明显,且在政策层面起到了相当大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在顶层设计层面从未缺席,且卡位精准。
广泛参与是标准化生态领域的“举国体制”
良好的标准化建设生态,得益于在德国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及企业在推动标准化中的作用及职责定位。在德国,标准化服务的对象是公共利益,而非单个经济实体,任何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有权参与标准工作,包括标准申请、对现行标准提出修改意见、参与标准草案的讨论评估等。
政府确定基本框架:通常情况下,德国政府部门并不直接参与制定标准和技术规格。只有标准涉及公共秩序(如:劳动和健康保护)的时候,公共机构的专家、联邦和地方政府才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同时也提供相关资源。尽管德国政府不直接参与标准工作,但在政策和财政等方面给予支持;德国联邦经济部为德国标准化协会提供专项财政拨款,并给予了相当可观的项目资金支持。
此外,德国经济部在推行诸如能源转型、工业4.0和人工智能、未来交通和智慧城市等大战略时候,会第一时间心领神会的将标准化的框架制定和在全德国以及国际上的推广作为重点工作协调各方推进。而促成德国标准协会(DIN)和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VDE)成立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委员会(DKE)则是为了协调国内标准单位之间的合作与竞争。通过委托联邦所有的项目执行机构,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与新型工业国家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的合作,则是德国政府近些年在标准化国际化及所谓的全球质量基础设施系统(GPQI)的生态中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行业协会代表行业利益参与标准制定:德国行业协会几乎覆盖所有行业。从标准形成生态角度,行业协会能够通过研讨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企业对行业标准的意见建议,并代表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此外,行业协会还可以通过举办培训、主题宣讲等活动,促进标准的推广和使用,从而提升德国企业世界竞争力。
企业是标准使用主体:德国企业使用德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出于自愿,政府并没有规定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时必须使用德国标准化协会所发布的标准。但由于德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的大量运用和高度凝聚在其中的专业知识,使其具有很高执行力。对于德国企业来说,德国标准化协会是他们在标准化问题上的天然伙伴。德国企业可通过德国标准化协会相关委员会与其他区域性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委员会建立联系,这些组织包括欧洲标准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通过这种方式,即使是德国的中小企业也可对区域和国际标准施加影响。
综合来看德国标准化生态领域具有如下突出的特点:注重顶层设计,确定联邦政府的标准化政策理念,并逐步完善国家标准化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主导和影响区域及国际标准制定,服务本国经济社会;标准组织加强与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设立专项奖,表彰在标准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政企分离,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和市场经济手段经营标准产品,促使标准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收集合理意见建议。
德国的标准化生态, 简直就是完整“举国体制”的体现。
标准欧洲化与国际化:积极参与是最好的进攻
在国际标准化战略方面,德国推行积极的国际标准化战略。采用控制、争夺型策略,积极争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主导权,国际前沿制定各个领域的国际标准。这些努力使得德国在三大国际标准组织中的秘书处的数量在各国中占据绝对优势。除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中标准化委员会的数量,德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中的秘书处数量均处于世界第一,尤其是在ISO分技术委员会中的数量遥遥领先。据统计显示,从承担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SC秘书处和资助额计算,德国标准化协会(DIN)的贡献率高达19%,超过美国标准学会ANSI(15%),位列世界第一。而据2015年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委员会(DKE)年报中的有关数据可以看出,德国主导制定的397项电工标准占当年IEC标准的40%。其标准化始终与“国际化”伴随推进。
作为欧盟从建立初期至当下各个方面的主导国,德国标准化体制建设与欧盟标准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德国标准化协会(DIN)所颁布的绝大多数新标准原本都是欧盟或国际标准。标准统一框架将制订欧洲产品统一标准的任务授予欧洲标准委员会(CEN)、欧洲电子标准委员会(CENELEC)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产品符合上述欧洲标准三个核心单位制订的“最主要技术标准”,可以在欧盟自由流通。也就是说,欧洲产品标准虽然在性质上是自愿性的,但现实中却是强制性的,这样就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参与到标准制订工作。
图1:欧洲标委会2020年战略
针对国际权威性国际标准制订组织中的每一个技术委员会,DIN几乎都设有一个“镜像委员会”,负责收集国内该领域的来自企业及社会的意见建议,并总结成为德国在国际标准机构中的国家意见。DIN对于ISO和IEC的深入参与使得德国企业对于国际标准领域的最新动态有着准确的把握。
工业4.0:标准化“参考架构模型(RAMI4.0)”是最大挑战
众所周知,2013年首次亮相于汉诺威工业展的德国工业4.0 战略,在八大关键领域开展相关工作,即:标准化和参考架构、复杂系统的管理、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安全和保障、工作的组织和设计、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监管框架、资源利用效率。标准化被认为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这包括生产、自动化技术、系统架构和参考模型、过程控制技术、数据模型、ICT、云计算、大数据、人机接口等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表2:工业4.0标准化工作小组重点承担的任务
德国电工电子与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DKE)、德国电气电子制造商协会 (ZVEI)、德国机械制造商协会 (VDMA)、德国工程师协会 (VDI)、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 (VDE) 等组织均积极合作开展工业4.0 标准化研究。在德国标准学会(DIN)下,有机械工程、信息技术和IT 应用、安全设计原则、人体工程学等九个技术委员会与工业4.0 标准化工作相关。工业4.0 指导委员会也发布了德国工业4.0 标准化路线图2.0 版文件。工业4.0参考架构模型(RAMI4.0),也已批准成为DIN 标准,并正在积极推动成为ISO/IEC 国际标准。
2019年4月,德国联邦经济能源部发布《2019年进展报告:德国2030年工业4.0愿景》,从自主性、互通性、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描述了全球数字生态应具备的要素。其中,工业4.0平台下“参考架构、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组正逐步为开放的工业4.0标准奠定基础。工业4.0平台还与工业4.0实验室网络(LNI 4.0)和工业4.0标准化委员会(SCI 4.0)合作,创建了从技术到工业4.0国际标准的转换。
不难看出,德国利用工业4.0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标准化来达成其经济和贸易发展的脚步坚实并一步步迈向目标。
人工智能标准化路线图:赶超战略下的权衡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欧洲和德国尽管与美国、日本,甚至中国比起来,在应用领域都显得较为迟缓和保守,特别是对于万事反复求证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的德国则更加如此。如何通过制定规范和标准来确保人工智能在未来为人类尽可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始终是德国标准界和人工智能专家们的议题。
2019年10月,在制定人工智能标准化路线图的发布会上,德国标准化协会(DIN)、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BMWi)与约300名来自商业、社会、政治和科学界的专家们一起,对这一问题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讨论。
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副部长乌尔利希?努斯鲍姆博士认为:人工智能是一项对德国经济发展有巨大潜能的关键技术。但是需要可靠的规范和标准来推进‘德国制造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标准化路线图对这一目标的实现能够做出重要的贡献。德国标准化协会(DIN)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多夫?温特哈尔特也在发布会上强调,路线图的目标是建立起一个安全可靠的操作框架,为德国的创新企业和公司,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打开进入全球市场的大门,同时推进人工智能欧洲标准的落实。
人工智能标准化路线图将由商界、政治、科学和民间团体的高层代表协同商定。指导小组主席由沃尔夫冈?哈尔斯特教授认为,平台的指导委员会成员以及德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科学家共同担任相应的责任。路线图将总结出有关人工智能现有标准及规范的概况,并将根据对标准化规范需求的迫切程度进行公布——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的质量、可追溯性、问责制和可靠性等方面。
标准化路线图将于2020年秋季召开的联邦政府数字峰会上发布。
小计:中国标准的欠账
大力发展标准化是制造强国都无法躲开的发展之路。上世纪年代日本工业企业也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让欧洲人很难进入日本市场。但是日本工业界后来也认识到,坚持本国的标准,日本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同样会受影响。日本随后大幅度转向国际化,并在2007年前后基本完成了这一转型。目前在标准国际化的舞台,发挥着几乎比肩德国的作用。这是一个制造强国应该有的样子。
图2:2018年中德标准化的人数对比
(来源:南山工业书院绘制)
中国标准界的欠账,当前明显集中在国际化参与的程度不足。中国制造业占其国内产出的27%,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20%;德国制造业占其国内产出的22%,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7%。但德国有3万名标准专家,而中国只有5000人。如果按照标准化参与人数及制造业比例分析,中国在这方面的欠账可谓明显。
此时正是坚定的时刻,中国标准需要举起小桔灯,大阔步跨向国际舞台,走向满天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