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除了重点专研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数控机床、航天航空产业链、海洋工程船舶与设备、新能源车辆、生物科技与医疗设备等十大领域外,其实这些高端制造业无不涉及着一个名为“工业软件”的陌生词语。随着我国从如今的“制造大国”向着“智造强国”迈进,其工业制造业不仅要由“大”变“强”,更是要同时兼备“智”的特点。而高端工业软件与制造业的密切融合,将作为核心支撑推动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以及转型升级。
“工业软件”是什么、有什么用,全球工业软件市场份额我国占据多少?
所谓工业软件是与手机、电脑上开发的应用软件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本质,按照工业产品事先设计的功能,其与信息技术结合可用于逻辑控制、自动化生产和流程管理等。根据近几年工业软件产业的前沿数据可知,2019年整年工业软件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突破4000亿美元的关口,约合人民币2.8万亿。而我国在该年度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720亿,如果按照2018年16%左右的高增长速度,我国工业软件的市场规模在今年将突破2000亿的大关,可见中国工业软件市场的潜力仍需要进一步挖掘。
欧美在制造业高端机械设备上起步早、在工业软件上也占据着垄断地位
从全球各国工业产业链的发展历史看,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仅在机器设备的研制上起步早,更在各类高端工业软件上占据垄断地位。如美国新思科技开发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是研制和生产芯片必不可缺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MES,可以协助企业构造车间生产控制管理平台。法国马特拉开发的用于构建二维、三维以及复杂曲面模型软件EUCLID,其能设计客机车辆的零部件等各种复杂模型,软件覆盖的范围达到了40多个国家上千家制造公司。
工业软件大体上可以分为五大类以及我国目前工业软件领域的现状
工业软件涉及的行业和领域极为广泛,大体上可分为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生产控制、协同集成以及嵌入式工业软件五大类。目前欧美国家牢牢掌握了全球超70%的市场份额,亚太地区的大部分市场也被日韩占据,而我国仅拥有近6%的份额,这对于一个制造大国来说明显不太匹配。谈及我国工业软件的现状,在车辆、航天航空和集成电路等众多领域门类较为齐全,在低中端工业软件上具备一定研发能力,但在高端以及重要工业软件上仍从国外引进,并形成了对国外软件长期依赖的局面。
我国早期的工业软件行业曾一度蓬勃发展但为何“失去了三十年”?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各个工业行业从国外引进了IBM大型计算机、Apolo工作站等设备,这些国外设备上已经带有CAD等工业软件。如在CAE和CAD研发领域,早期国家已经组织了如“CAD攻关项目”以及后来将其列入了863项目,对CAD、CAE等研发工业软件等公司投入较大,先后涌现出了如中科院飞箭、中航APOLANS等优质的自用工业软件。但在近三十年随着国家对制造业实体的投入加大,国产CAD等工业软件的研发似乎开始被忽视,其商业化之路一度被搁置。
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硬件和软件齐头并进而不能有一头出现短板
我们在这里应该再次强调工业软件不能等同于应用软件,工业软件是工业制造业的基础,而不是互联网的产物,万万不能形成一种等同的误判,工业的发展必须在硬件和软件上齐头并进。那么工业软件的缺失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或许在中国向着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出现短板的高端工业软件随时可能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作为机器设备运行的逻辑大脑,一旦出现难以预料的事件,我国在短时间内无法利用起积累的技术进行研发,这对于企业生产线产品的设计、编码和封装等过程极为不利。
中国工业软件的崛起和突围我们应该把握好三个要点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我国工业软件该如何“突围”?虽然我国在工业软件的发展上暂时落后西方国家,但我们拥有研发的“后发优势”,所谓后发优势就是我们可以在研究国外工业软件的编写历程上,直接切入正确的研发思路而越过他们所犯过的错误。其次是高端编程人才的引进,引入互联网等信息行业的编程人才,才是工业软件研发的基础。最后是工业产业链的“催生”,工业软件本质上还是离不开工业硬件本身,通过特定领域制造业的发展,将工业软件的研发纳入产业链,国产工业软件的商业化才是其快速崛起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