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遥感大数据的处理逐渐走向智能化

2020-05-07
关注
摘要 目前,中国遥感应用产业在商用、民用市场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从事遥感行业应用和服务相关的企业单位数量有上百家,但规模普遍较小,多数企业为初创企业。

  遥感产业链上游为卫星制造及发射产业、航空飞机、无人机制造业及地面基础设备,包括接收设备、网络设备、IT基础设施(服务器、云存储和人工智能平台等软硬件基础设施)等。


  卫星制造主要企业包括:中国航天、中国卫星、世纪空间、长光卫星、欧比特等;卫星发射企业主要包括:中国航天、零壹空间、蓝箭空间。

  遥感产业链中游主要为遥感数据接收处理企业,遥感应用服务企业。

  遥感数据接收处理企业主要单位包括:航天宏图(PIE)、世纪空间(PCI代理)、易智瑞(ENVI代理)、中科九度等;遥感应用服务企业主要包括航天宏图、中科星图、世纪空间、欧比特等。

  中国遥感应用市场处于导入期

  中国遥感应用产业在商用、民用市场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从事遥感行业应用和服务相关的企业单位数量有上百家,但规模普遍较小,多数企业为初创企业。

  此外,遥感行业的投资事件数量较少,投资规模较小。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19年,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6起,投融资金额为3.8亿元。遥感行业投资轮次也以早期投资为主。2012-2019年,中国遥感行业天使轮投资占比达到44.8%。

  整体来看,中国遥感应用市场仍处于导入期,未来具有较大市场挖掘空间。

  遥感服务市场快速增长

  与国外相比,中国遥感应用产业起步较晚,遥感商用民用化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19年,中国遥感卫星的商用化率仅为21.4%,而全球遥感卫星商用化率为48.0%。

  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及空间信息服务行业需求的增长和鼓励政策的不断落地,国内遥感卫星的发射数量逐年增加,中国遥感市场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遥感服务市场规模为130.7亿元,同比增长19.1%,约占全球遥感服务市场规模的15.4%。2019年,中国遥感服务市场规模为155.0亿元左右。

  遥感行业发展趋势

  1.数据获取更为即时化、网络化、个性化、多样化

  遥感卫星平台和载荷呈现出“三多”、“三高”、“三全”的发展趋势,“三多”指多平台、多传感器和多角度,“三高”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三全”指全天候、全天时和全球观测。

  2.遥感大数据的处理逐渐走向智能化

  海量卫星数据高效获取、天地一体化的空间信息网络为人类提供了无处不在的多层次、多角度、多谱段、多维度、多时相的遥感观测及其辅助数据,在数据层面上已经体现了体量巨大(Volume)、种类繁多(Variety)、动态多变(Velocity)、冗余模糊(Veracity)和高价值(Value)的大数据特征。

  遥感大数据是针对传统遥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方式的一种变革,它以多源遥感数据为主综合其他多源辅助数据,运用大数据思维与手段,聚焦于更高价值的信息和知识规律的发现。

  遥感大数据的处理逐渐走向智能化,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智能算法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主要在目标检测和遥感覆盖分类方面研究较多。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遥感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智能制造网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盘点数据中心支持物联网的五种方式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