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物联网规模大收益低,靠卖流量真的能回本吗?

2022-08-20
关注
摘要 对于2G/3G退网后庞大的蜂窝物联网市场,产业链上无论电信运营商,或芯片、模组还是终端设备等厂商都翘首以盼久矣。

  可现实是市场虽然庞大,但从数据上来看,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具有冲击力。

  近日,GSA(Global mobile Suppliers Association,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发布报告称,截至2022年6月底,68个国家和地区的135家运营商已在规划2G/3G退网事宜,其频谱将重新分配给4G/5G。

  GSA的研究表明,2G/3G的关网率将继续增加,尤其是3G的关网速度将超过2G。2G/3G的关网潮将在2025年达到高峰。

  而国内三大运营商也早已进行规划——中国移动退3G、中国电信退2G和3G,中国联通退2G。但截至2021年底,2G/3G基站规模仍达263.5万座,占基站总数的比例超过26%,而且过去1年净减少数量不到21万个。

  也由此可见,2G/3G退网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在蜂窝通信领域,除了老人机、电话手表仍有需求外,2G/3G网络还承载着上亿的物联网用户,并且据统计,2021年2G/3G非手机终端出货量达1501万部。

  虽然替代技术已成熟

  但退网难度仍旧很大

  根据IoT Analytics数据,2021年全球互联IoT设备数量增长18%,达到144亿台。其中,由于LPWA网络得到扩展,NB-IoT的采用连接同比增长61%。同时用户正在从2G / 3G转向4G/ 5G物联网,由于基于LTE Cat 1.Cat 4和Cat 6的芯片组的采用率更高,4G物联网连接增长了24%。

  在物联网领域,2G/3G业务涉及许多移动性、需要一定带宽传输能力甚至支持语音通信能力的应用场景,如车载、移动支付、工业互联等。当前主要承载的物联网业务包括车联网、共享行业、智能金融、智能表计、消费电子等。

  目前对2G/3G进行取代的技术是NB-IoT和4G Cat.1.前者在水表、燃气表、共享单车、门锁等应用场景能够完成替代,并且成本更低(比如广和通一套NB-IoT模组只要9.9元,而2G模组大约在18元);后者则在共享终端、金融支付、工业控制、智能POC等应用场景可完成替代。

  NB-IoT和Cat.1将能够满足90%的物联网连接场景,能够从高中低速率,有效承接新增的各类物联网业务的需求。但即便如此,2/3G的退网依然比较困难,据专业人士分析原因有如下三点。

  首先是2G/3G物联网新终端仍在出货。而终端设备一旦入网便承担起行业用户的重要生产经营任务,且物联网终端迭代周期长,以智慧抄表为例,可达到7~15年。

  第二是涉及大量历史资产问题,包括现有通信模组、生产类设备升级的费用承担方无法确认。

  第三是部分地区NB-IoT网络覆盖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承载2G/3G连接迁移的要求,在局部覆盖深度方面还需加强。同时,4G Cat.1/5G终端模组成本还不够低。

  也因此,2G/3G退网的进程也不能操之过急。据悉,在部分地区,电信运营商在启动部分2G/3G基站关停工作时,因退网方案欠妥当,引发了部分负面舆情。由此也可知,在关停工作上虽然可抑制增量需求,但对存量市场的服务并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解决问题。

  对于2G/3G退网后庞大的蜂窝物联网市场,产业链上无论电信运营商,或芯片、模组还是终端设备等厂商都翘首以盼久矣。可现实是市场虽然庞大,但从数据上来看,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具有冲击力。

  蜂窝物联网市场

  看规模也要看成本

  据爱立信公司2021年11月的Ericsson Mobility Report预测,2027年使用蜂窝通信的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将超50亿。其中,2G、3G逐步退出,而NB-IoT、Cat-M和4G、5G覆盖范围将持续增大。

  据三大运营商发布的2021年业绩,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2021年物联网连接数分别为2.98亿、3.08亿、10.49亿,而三者的移动用户数分别为3.72亿、3.17亿、9.57亿。也就是说,目前三大运营商的物联网连接数与移动用户数已不相上下。

  其中,据工信部数据,在应用场景上,运营商蜂窝物联网应用于智慧公共事业领域较多,占比达22.4%,其次是智能制造和智慧交通,占比分别为18.1%、15.6%。

  从数量基数上看,物的连接比人的连接有着前景更为广阔的市场。但从收入规模上看,二者悬殊则非常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联网为运营商带来的营收勉强能达到移动服务的零头。据相关人士分析,这是由物联网业务的特性所决定,由于物联网呈碎片化分布的场景,而每个场景所用到的数据量又极小,所以导致运营商传统的流量经营手段在物联网业务上难以复制。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运营商而言,从建设通信网,包括建光缆、上设备、建基站等,到网络设备、基站、机房的维护等方面,开展移动服务和物联网业务的成本相差并不大。

  并且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在物联网业务上仅仅提供连接服务,运营商的直接收益非常有限,扩大连接、提升价值是当下运营商物联网业务突破的两个重点。

  关于市场规模庞大却对成本需求极高的情况,除运营商外,产业链上的模组厂商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蜂窝模组厂商营收、净利润及毛利率情况(来源:物联传媒整理)

  (注:高新兴、九联母公司分别未单独披露其毛利率、净利润)

  可以看出,“寡头”企业移远通信虽然营收高达112.62亿元,但净利润仅为3.58亿元。不仅移远通信,包括近一年多来占据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半壁江山的国产企业们皆如此,这也从侧面说明模组厂商的运营成本相当高。于是对于模组厂商而言,如何降低成本成了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麦肯锡数据,未来物联网产业链中设备层、连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价值占比分别为 21:10:34:35.网络连接层在物联网总体收入中占比最低。运营商和模组厂商在其中恰好处于连接层。

  而目前,在物联网的考核标准中,连接数的比重已逐步降低,取而代之的是连接价值,这一考核导向的变化,导致考核结果截然不同。如何提高连接的价值,或是运营商及模组厂商等连接层企业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结语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2G/3G退网已是大势所趋,但由于终端迭代周期长、价格不够低等问题,短期内还难以实现大规模清退。而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用户对于新技术都持友好态度,有网友在新通信技术的科普下吐槽“如同在池塘边建海景房”。这也意味着退网方案其实有待优化。

  同时,在蜂窝物联网这个庞大的市场中,设备连接要求已开始从量向质进行转变,产业链中连接层的企业也该更注重用户诉求,提升连接价值。如通信行业业内人士所分析,破局的关键,在于连接之上的应用服务能力。虽然产品可以走薄利多销的路,但在市场上也需要避免同质化,提升自身竞争力。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Honeywell 霍尼韦尔智能工业 在线/便携烟气分析仪专用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CO 传感器;SO2传感器;NO2 传感器;NO传感器;氧气传感器

微著科技 高性能传感器ASIC解决方案 MEMS传感器

微著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给传感器厂商提供定制高性能传感器解决方案的团队,目前已为国内众多院所及知名传感器公司提供了十余个传感器解决方案并已经实现量产。微著传感器ASIC方案的特点:成熟的仪表信号模块IP易于快速搭建;系统方案超低噪声;成熟的24ADC可同时实现模拟数字传感器方案设计;高效率及丰富的方案设计经验。

南方泰科 TGM 压力传感器

TGM是一款SOP8封装的压阻式MEMS压力传感器,其压力传感器芯片封装在 SOP8 塑封壳内。在传感器压力量程内,当用固定电压供电时,传感器产生毫伏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压力。压力传感器芯片为绝压,可提供不同的压力量程的SOP8 压力传感器。

鑫精诚传感器 XJC-T001 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激光焊接密封,环境适应性较强 ◆球形联接件,始终保持模块的垂直称重状态 ◆支撑螺栓,防止设备倾覆且方便维护 ◆接地装置,保护传感器免受电源浪涌冲击 ◆过载保护装置,保护传感器免受冲击力

Huba Control 富巴 525系列 压力传感器

525系列压力传感器采用集公司20多年研发经验的陶瓷压力传感器芯片技术。该系列压力传感器可选压力范围大,电气连接形式多。最小量程为50mbar。大批量使用具有很好的性价比。

佰测传感 MS71 传感器

MS71差压传感器

Cubic 四方光电 PM3009BP 室外粉尘传感器

PM3009BP是一款专门针对餐饮油烟监测的油烟传感器,其采用旁流采样方式,自带除水雾装置,结合智能颗粒物识别算法,确保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油烟浓度的变化,同时创新的镜头自清洁技术的应用,能够长效防护传感器油烟污染,大幅度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中国传动网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氯气CL2气体检测仪传感器检测传感器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