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多维度培养集成电路复合型人才

2021-06-11
关注
摘要 集成电路作为人才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产业,也作为我国必须取得突破的关键核心产业,需要高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共同支撑。目前来看,集成电路的人才缺口较为突出。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8—2019年版)》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业人员规模约为46.1万人,预计到2021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规模为72.2万人左右,至2021年,我国仍然存在26.1万人的缺口。

  “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贵州省委会主委、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孙诚谊表示,“集成电路作为人才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产业,也作为我国必须取得突破的关键核心产业,需要高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共同支撑。目前来看,集成电路的人才缺口较为突出。”

  孙诚谊在提案中指出,要多维度培养集成电路复合型人才。一是在国家“双一流”高校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强化基础科研人才培养。设置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鼓励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综合培训实践基地,通过定制课程、定向培养等方式,培养实践型工程硕士、博士工程师。二是建立完善统一的职业能力培训认证体系,并与国际接轨,开展大规模职业教育培训,弥补产业人才供给不足的缺口。

  “希望企业能够和高校共同培养集成电路人才。企业基于需求导向,引导高校培养紧缺人才;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有的放矢去服务这些急需人才的企业。这种定向的培养,可以缓解一部分集成电路人才导向不强,毕业后流向其他产业的问题。”孙诚谊示。

  2019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贵州集成电路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据悉,贵州集成电路联合研究中心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广电国家研究中心和国际微电子学院的科研资源,与贵州芯火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搭建集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及集成电路产业聚合发展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全力打造校企与政府合作的成功案例。孙诚谊指出,贵阳市南明区与华中科技大学贵州集成电路联合研究中心及集成电路产业服务平台开展合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的集成电路产业也取得巨大进步,为集成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贵州集成电路产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了一些好的苗头。通过企业向高校定制集成电路急需的人才,发挥企业对于高校的引导作用,提升人才培养针对性,学生毕业以后可以进入企业进行集成电路相关产品的研发。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孙诚谊说。

  要培养集成电路的高端人才,需要将更多优秀的生源吸引到集成电路专业。孙诚谊指出,在校企联合培养集成电路人才的机制下,如果企业能够向高校定制生源,在学生毕业进入企业之后提供一定的薪酬保障,就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进入集成电路专业。

  此外,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是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保障。孙诚谊表示,如果高校引进更多高水平的研发人员从事集成电路教学工作,既能提升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也能培养出专业水平更高的集成电路人才,并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现在国内有一些高水平的集成电路教师,但是数量远远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纯依靠现有的教师资源。”孙诚谊指出,“企业里部分高水平集成电路科研人员可以在高校兼职,为高校提供更好的教师资源,以解决部分高校高水平教师不足的问题。”

  孙诚谊同时指出,在培养高端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例如高职院校对集成电路实操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存在缺口,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将高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才能破解集成电路人才不足的问题,从而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孙诚谊表示。

  • 集成电路
  • 大学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