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滑坡、泥石流……这些看似与我们无关的地质灾害,也许下一秒就会发生在身边。2019年的3月15日,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枣岭乡发生山体滑坡,致房屋垮塌。截至3月20日18时,已有19人不幸遇难,1人失联。该滑坡事故的发生,再一次提醒公众应提高对于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警惕性,并尽可能采取多种安防技术监测手段,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日常监测及提前预警。
山西乡宁3·15山体滑坡救援现场
在广西,由于该省山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70%以上,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尤以高速沿路山体滑坡现象更为频繁。为及时监测预警高速路边坡滑落给出行安全带来的隐患,2018年下半年,广西G75兰海高速路段试点应用了一套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的山体滑坡监测和预警系统,并取得阶段性效果。
G75兰海高速下行线K2039+100边坡现场
据了解,该系统采用蜂窝窄带物联网与高精度角度传感器相结合,配套使用4G“千里眼”视频辅助监测的方式进行部署。当埋在地下约一米的多个传感器捕捉到细微的泥土松动,随即会在在短短几秒内,将监测数据(包括震动、冲击力以及角度变化等)通过窄带物联网网关设备,上报到云端监测平台。
设在高速路边坡上的监测预警网关
该项目组于2018年年底开始在G75兰海高速下行线K2039+100边坡部署一套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设备作为试点。3个月后,2019年3月9日晚11时38分05秒,监测预警系统的云端平台向相关管理人员发送了一条预警短信,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勘查确认了山体松动和小部分滑坡现象,当即对滑坡点进行加固和清理作业,防止了地质灾害危及道路行车安全。
据介绍,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地质监测系统不受气候影响,网络覆盖更广,终端电池续航更长,可做到无人值守,多点触发的算法使得预警系统自动化监测,高效省力。该系统运行3个月以来,各项指标达到预期效果,接下来将进一步推广,扩大使用范围。
滑坡灾害救援
自然资源部:2019年地灾防治较去年明显加重 形势仍然严峻
地质灾害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发生频率最高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影响程度仅次于气候变化、洪涝等全球或国家尺度上的灾害形式。国际上一般将地震、火山活动、滑坡、地面沉降、矿山开采沉陷等列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我国与其类似,行业部门将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六种形式作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据自然资源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地质灾害灾情及2019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显示,2018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966起,平均每天8起;共造成105人死亡、7人失踪、7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4.7亿元。
预测称,2019年地质灾害总体趋势接近常年,较2018年明显加重。春季,东南沿海地区和江南部分地区是防范重点;汛期,地质灾害将大量发生,南方大部地区,尤其是西南、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以及西北部分地区仍然是地质灾害发生和危害的重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