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因技术问题推迟发射

2020-06-17
关注
摘要 6月16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微宣布,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临射前测试过程中,发现产品技术问题,发射任务推迟,发射时间待定。

  6月16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微宣布,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临射前测试过程中,发现产品技术问题,发射任务推迟,发射时间待定。据悉,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第55颗组网卫星)发射窗口原定为6月16日10时11分至10时50分,瞄准窗口前沿实施发射。


  据央视新闻报道,北斗三号工程任务一线技术专家李聃接受采访时表示,昨晚射前功能检查时发现了一个技术问题问题,经讨论决定推迟。他表示,在世界范围内,推迟发射是较普遍的。

  李聃称,航天发射具有高风险性,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带疑点加注、不带隐患上天。因此,针对这个技术问题,我们进行了慎重研究,经过讨论决定推迟此次发射。

  “目前系统状态良好,我们有能力尽快查明原因,解决问题,重新组织发射。”

  本月初,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54颗卫星,也就是北斗三号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3),已经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正式入网工作,使用卫星编号60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此前表示,“我们北斗(三号系统)一共是30颗卫星,现在已经打了29颗卫星,还有最后一颗卫星,这颗卫星预计在 6 月份我们会完成组网发射。”

  据悉,这颗卫星发射完以后,在今年适当的时候,官方会对外宣布全球系统的建成,提供北斗所有的服务。

  资料心事,2009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到2020年,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这30颗卫星中,有3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和2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

  这次发射的卫星,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也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的收官卫星。

  北斗三号系统继承了有源定位和无源定位两种技术体制,通过“星间链路”——也就是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解决了全球组网需要全球布站的问题。

  北斗三号在北斗二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性能、扩展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同时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和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

  目前,北斗的服务由北斗二号系统和北斗三号系统共同提供,2020年后,将平稳过渡到以北斗三号系统为主提供。

  • 卫星
  • 航空航天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SBG Systems Ellipse-N INS&GPS 陀螺仪

Ellipse-N 是一个小型的高性能惯性导航系统(INS),带有集成GNSS接收机。它提供横摇、纵摇、航向、垂荡和导航数据。它嵌入了最新一代的GNSS接收器(GPS/GLONASS/北斗/伽利略),以便在恶劣的GPS环境(即城市峡谷)中获得更好的卫星可用性。Ellipse-N防水(IP68),非常适合于海上应用,如无人驾驶船舶(UMV)定位和导航、浮标或赛艇运动监测等。椭圆-N非常适合汽车运动分析或无人地面车辆(UGV)导航,例如,航空航天,内部GNSS接收器结合DGPS校正,使椭圆-N成为航空航天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在航空电子或无人机导航等小型传感器中需要高性能。SBG系统设计了一个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包。几秒钟后,您就可以开始评估和配置惯性传感器,并将其集成到系统中。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西贝网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马斯克卫星互联网宽带“星链”再迎升级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