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国产化率逐步提高,中国制造后续该如何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2022-11-26 09:53:16
关注

 针对智能制造高度柔性的生产模式对管理复杂度的新要求,引导企业从产品概念设计、原型开发、资源管理、订单管理、生产计划获取和执行,到物流管理、能源管理再到营销售后,按照产品附加值的新型创造方式进行整合,建立高效的智能化运营系统。

  近期,市场中”智能制造“四个字成为热词,究竟什么是智能制造?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智能制造是指具有信息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简单的来说,就是将传统的制造自动化赋能,将智能化、柔性化的因素加入。

  在全球领域,我国的制造业规模举世瞩目,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2年世界第一。然而,走的却是中低端发展路线,大而不强的问题亟需解决。

  1、政策助力智能制造国产化率提高

  制造业转型的进程离不开智能制造,从国内智能制造市场来看,国产化率总体不高,政策相应出台支持行业发展。

  消息面上,《“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业绩方面,智能机器板块共211家公司平均收入24.63亿,同比上升20.29%,收入规模有了大幅改善。在政策的推动下,相关企业收入有了大幅提高。

  政策支持下,行业的国产替代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也会企业盈利动力带来驱动力。

  2、智能制造,离不开传感器

  信息采集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而传感器是采集制造数据的重要途径,没有传感器,人工智能将“难为无米之炊”,智能制造也将成为空中楼阁。

  在工业圈中,人们将传感器称为“工业工艺品”或者“电五官”。这是因为传感器作为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简单来说,传感器的出现,赋予了物体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

  传感器是自动化领域的底层器件,是智能制造的感知基础。从全球工业传感器市场产品应用方向来看,生命科学与健康、机械加工制造、汽车、半导体及电子、工业自动化等是其主要的应用领域。

  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报告数据,全球工业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3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1%。

  国产厂商奋力追赶,工业传感器国产化进程加快

  我国工业传感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体系、规模、产品种类、基础技术研究、产学研用一条龙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基本满足了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建设需要。

  但我国工业传感器产业自身所存在的共性基础研究不利、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少、核心元件成果走不出实验室、核心元器件国产化严重缺失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国内存在低端产品过剩、产品同质化等痛点,如何能研发并掌握核心技术,瞄准中高端市场,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3、智能化升级仍面临挑战

  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晚,技术积累相对薄弱,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两化”融合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国地区间、行业间以及企业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智能化探索,但更多的企业尚处于电气化、自动化甚至机械化阶段,半机械化和手工生产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

  《中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报告2015》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的企业仅占14.6%,在综合集成基础上实现跨企业业务协同和模式创新的只占3%,但尚未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占比却高达40%。我国制造业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是智能制造的基础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我国产、学、研的整体科技水平与美日欧等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智能化的软硬件缺乏自主研发技术,高端传感器、操作系统、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能制造的发展。

  三是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企业长期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形成的成本洼地,惯于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拼价格,导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多数企业使用智能设备替代人工的动力不足。

  现阶段,即使一些引入智能设备的企业,也仅停留在初级应用阶段,以智能制造整合价值链和商业模式的企业屈指可数,更没有形成构建智能制造体系的战略思维和总体规划。

  四是智能制造标准、工业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标准是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领域工业大国和商业巨头的必争之地,主导标准制定意味着掌握市场竞争和价值分配的话语权。目前,德国除了在国内及欧盟层面推广工业4.0标准化工作外,还在国际标准化组织设立了与工业4.0相关的咨询小组。

  我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是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制造业国际标准数量并不多,国际上对中国标准的认可度也不高,中国在全球制造标准领域缺少话语权及影响力。在工业软件领域,世界上用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主流软件主要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PTC公司和法国达索公司开发的,我国在工业软件开发方面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明显处于劣势。

  五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从经营管理层面来看,我国企业缺少具有预见力的领军人物,以及在高水平的研发、市场开拓、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从员工队伍层面来看,我国企业存在初级技工多,高级技工少,传统型技工多,现代型技工少,单一技能的技工多,复合型的技工少的现象。

  员工综合素质偏低,直接制约了智能制造系统的应用和推广。而在国家战略层面,涉及智能制造标准制定、国际谈判、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更是明显的“短板”。

  4、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抓住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引领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第一,推进智能制造关键装备与核心软件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提高价值链核心环节的掌控力。

  政府应加大对智能制造软、硬件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突破制约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官、产、学、研、用合作和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加快推进中国智能制造标准的制定,工业软件特别是智能制造操作系统的开发以及推广应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全面提升智能制造的产业化水平。

  第二,鼓励创新商业模式,打通价值网络。

  智能制造所带来的以消费者为中心、“需求定制+大数据营销+参与制造”的“产品+服务”新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要求企业从封闭的价值链转向开放的价值网络。政府应鼓励企业建立平台生态圈,通过服务生态化、系统化和产品智能化,实现新的价值增值机会。

  第三,培育自主品牌和骨干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为契机,集中资源重点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带动作用大的大型骨干企业。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一方面通过开放式创新,主动利用全球的创新资源;另一方面把智能制造的中国标准、中国平台推广出去,打造强大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

  第四,建立满足智能制造需求的多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鼓励骨干企业与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展协同育人,建设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夯实智能制造的人才基础。

  第五,完善企业内部价值链管理,增强企业智能化管理能力,提高数据附加价值。

  针对智能制造高度柔性的生产模式对管理复杂度的新要求,引导企业从产品概念设计、原型开发、资源管理、订单管理、生产计划获取和执行,到物流管理、能源管理再到营销售后,按照产品附加值的新型创造方式进行整合,建立高效的智能化运营系统。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MIKE 密克斯 / 密克传感器 MK210 S型传感器 S型传感器

此外,在吊钩秤、配料秤、小型料斗和包装秤等设备中,S型传感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用于测量物料的重量,实现自动化的称重控制和管理。同时,它还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化工仪表、医疗仪器等领域,帮助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密化和高效化。

SEGMEN 西格门传感器 SE-BN10M-T 光电开关

SE-BN-T方型光电开关与方正光电传感器的结合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中具有广泛应用。其目标应用包括生产线上的物体检测、位置控制和安全监控。方正光电传感器则以其灵敏度高、安装简便著称。两者的结合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理想选择。

Senix ToughSonic® 12 干料(粉末)料位开关

这种新型号有一个PVDF(Kynar)传感器,以提高耐化学性。与所有的强声传感器一样,它’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具有耐用性和易用性。它’全潜式,耐腐蚀,抗冲击,四周坚固。ToughSonic传感器在世界各地被用于远程液位系统、重型设备、工厂自动化应用等领域。,ToughSonic超声波传感器的构造非常坚固:,ToughSonic超声波传感器的智能制造方式是:

TURCK IM35-11EX-HI/24VDC 压力传感器

图尔克作为您的全球合作伙伴,是工业自动化领域领先的自动化系统制造商之一,可以时刻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作为智能传感器技术和分布式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图尔克为机器带来智能,并确保相关生产数据(从传感器到云端)的可靠检测、传输和处理,不仅具有灵活的I/O解决方案,丰富的自动化产线,还具有用户友好的软件和服务。无论在汽车、运输、食品包装,化工、制药行业,还是移动机械、内部物流或包装, 图尔克提供的自动化方案及产品均可为您的系统提升效率及效益。我们在与客户的密集交流中获得的行业一手的应用知识,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丰富的全系列产品的研发、和遍布全球的销售服务网络所积累的行业经验,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图尔克在全球拥有4650多名员工,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包括传感器、现场总线、HMI、RFID、控制器、云、接插件和接口技术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SONOTEC 索罗德 SONOCONTROL 14 超声波线性位置传感器和开关

智能紧凑型传感器SONOCONTROL14设计用于检测液压缸或蓄压器中的活塞位置和监测液位。该传感器能够通过管道或储罐壁进行非接触测量,特别适用于化学工业,在水利工程应用中,或在工厂或发电站机械的建造中,SONOCONTROL14传感器简单地连接在圆柱形容器的外部,而不必中断机械的运行。应客户要求,可在现场对传感器进行微调,以满足客户的具体测量要求。传感器在安装后立即准备好运行。这使得传感器特别适用于自动化和机械工程领域的串行应用。由于传感器没有活动部件,因此传感器无磨损,因此无需维护。无论容器内的壁厚或压力如何,传感器都会为系统的控制提供可靠的开关信号,并通过集成LED为现场系统操作员提供额外的光学控制。作为一种选择,我们还提供了紧凑型传感器,其形式适合在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使用。除了我们的标准产品外,我们还可以制造客户特定的定制解决方案。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感知狐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2023天津机器人展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