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将超982亿!国产能分多少?中国汽车传感器最全面深入分析(一文读懂)

2022-12-06
关注
摘要 将能一文读懂中国传感器,尤其是汽车传感器市场、技术的情况。

 本文整理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传感器及汽车传感器相关产业2022最新报告,将带你一文读懂中国传感器,尤其是汽车传感器市场、技术的情况。

文中指出202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2850亿元,汽车电子、工业制造、网络通信等领域是中国传感器增长最快速的市场,预计到2026年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982亿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等汽车电子概念落地,越来越多的传感器从高端车型扩展到低端车型,汽车产业的传感器需求将带动汽车传感器增长,成为未来5年中国传感器市场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文中,涵盖温压流等传统汽车传感器,以及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智能传感器,整体来看,全球汽车传感器技术处于成长期。全球汽车传感器前十大热门技术词包括计算机、多功能、激光器、控制系统、机械激光雷达、无人驾驶、探测系统、雷达装置、数据处理、测量方法。

本文内容较长,主要有如下几部分内容:

一、2022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概况

二、2022年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全景图谱

三、全球汽车传感器行业技术竞争格局

四、中国自动驾驶传感器行业分析:毫米雷达和摄像头为主要市场

一、2022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概况:规模达2850亿元!

1、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够将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为电信号或其他信息,以达成信息的传输、处理和显示等功能。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制造、网络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

从传感器应用占比看,汽车电子、工业制造和网络通信领域是传感器应用最主要的三大领域,占比均超过20%。除此以外,消费电子、医疗电子等应用占据也均超过7%。


2、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通信行业等行业快速增长,带动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2020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达到2510亿元,较2019年增长14.66%。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2850亿元。


3、中国RFID传感器产品市场增长最快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传感器细分市场中,同比增长最快的是RFID产品,增长超过20%。其次是视觉产品和光电产品,增速分别达到19.9%和18.8%。其余如安全传感器等产品的增速也超过10%。


4、广东传感器企业数量最多

从中国传感器企业区域分布看,广东省拥有176家企业,位列各省市第一。上海和江苏排名第二和第三,传感器企业数量均超过50家。此外,浙江和北京也各拥有39家传感器企业。

注:数据截止2022年3月9日

综上所述,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制造、网络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其中汽车电子、工业制造和网络通信领域是最主要的三大应用领域。

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已经突破2500亿元。从细分市场看,2022年第一季度,RFID产品同比增速最快。从传感器企业区域分布看,广东数量最多。


二、2022年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全景图谱

行业概况

1、定义

汽车传感器主要指的是汽车测量系统中的之歌前置部件,其可以把输入量转变成能够进行测量的数据信号,而且传感器还设计很多科学原理,需要诸多高新科技与学科之间的紧密配合。根据汽车传感器的作用机理和作用不同,可将传感器分为传统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


2、产业链剖析:传感器制造为重要一环

中国汽车传感器产业链可分为三部分。其中,产业链上游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的制造设备等。MEMS传感器材料分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四大类。

产业链中游的为汽车传感器的制造商,是汽车传感器技术的所有者,负责传感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维修。汽车传感器的下游涉及汽车主机厂。


在上游领域,汽车传感器行业上游行业主要是传感器制造原材料供应。陶瓷材料供应商包括风华高科、国瓷材料、万丰电子等;半导体材料供应商包括江丰电子、阿石创、有研新材、沪硅产业等;金属材料供应商包括宝钢股份、江西铜业、紫金矿业、铜陵有色等。

在中游传感器制造领域,目前,国内传感器制造代表企业有保隆科技、奥力威、日盈电子、华工科技、腾龙汽车、晶晟科技等。

下游为汽车主机厂,包括比亚迪汽车、东风雪铁龙、中国一汽、广汽集团、长城汽车、蔚来汽车等。


行业发展历程:智能传感器开始应用

在20世纪60年代,汽车上仅有机油压力传感器、油量传感器和水温传感器等,它们与仪表或指示灯连接。进入70年代后,为了治理排放问题,增加了一些传感器来帮助控制汽车的动力系统,同期出现的催化转换器、电子点火和燃油喷射装臵需要这些传感器来维持一定的空燃比以控制排放。80/90年代,借助传感器的防抱死制动装臵和气囊等提高了汽车安全性能。

进入21世纪之后,传感器已是无处不在,在动力系统中,有用来测定各种流体温度和压力的传感器;有用来确定各部分速度和位臵的传感器;还有用于测量发动机负荷、爆震、断火及废气中含氧量的传感器等。

近年来,集合计算机技术,对信号具备一定的检测、处理和自适应能力的智能传感器开始广泛应用。


行业政策背景:政府高度重视汽车传感器技术发展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汽车传感器技术发展,为推动汽车传感器行业发展。2019年8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研发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低功耗各类智能传感器,可加密传感器,核级监测仪表和传感器。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

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能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行业发展现状

1、传统汽车传感器中端汽车装配超过90个

传统汽车传感器安装在动力总成、底盘系统等汽车关键部位。一辆中端汽车装配超过90个传感器,其中在动力总成系统中,装45-60个,车身系统中装配超过20个,底盘系统中装配30-40个。

由于汽车的行驶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多样,因此要求传感器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在零下50℃~零上150C°的环境中正常工作,此外,汽车传感器还需要经受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震动,来自发动机和其他部件的酸、碱性物质的腐蚀。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汽车主机厂对汽车传感器的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出较高要求。


2、车载摄像头处于双市场风口

目前,车载摄像头处于无人驾驶与车联网市场的双风口。一方面,车载摄像头是ADAS系统的主要视觉传感器;另一方面,车载摄像头是ADAS系统的主要视觉传感器。

根据ICVTank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车载摄像头的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在2020年达到57亿左右。而当国外在5G、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的关键技术上越趋成熟,配合市场趋势及政府的鼎力支持,预期智能驾驶,包括车载视觉系统将进入高增长的成长期,并继而带动车载摄像头需求的增长。


3、车载激光雷达前景明朗

车载激光雷达作为无人驾驶感知体系中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对于保证无人驾驶汽车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达到4.45亿元,初步估计2020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达到6.7亿元。随着无人驾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前景明朗。


4、毫米波雷达从高端车型逐渐扩展到B级车的中配

在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方面,24GHz目前大量应用于汽车的盲点监测、变道辅助,2015-2019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约为158亿元,同比增长35.7%,2020年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增长到180亿元。

从国内车型前向和后向的雷达安装情况来看,合资车企重点以前向刹车的安全功能为主。其中奔驰、沃尔沃等品牌已经全系车型标配了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的配置已经从高端车型逐渐扩展到B级车的中配。


5、超声波雷达市场发展成熟

超声波雷达在自动驾驶中,其基础应用为泊车辅助预警以及汽车盲区碰撞预警功能。超声波雷达成本低,短距离测量中具有优势,探测范围在0.1-3米之间,而且精度较高,因此非常适合应用于泊车。但测量距离有限,且很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

截至2021年6月,汽车之家在售车型有8998款,配置了倒车雷达的车型有7074款,渗透率达到79%;其中配置前向雷达车型有2531款,渗透率达到28%。目前超声波雷达较为成熟,市场渗透率较高,价格下探到较低水平,已有像奥迪威等国产厂商切入到该市场。

受益于汽车销量与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我国超声波雷达行业规模维持稳步增长。2020年我国车载超声波雷达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1.7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江苏、浙江和广东企业较多

从汽车传感器行业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汽车传感器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和广东地区。其余地方,如山东、安徽、湖北等省份也有企业分布,但整体数量较少。

从产业链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同整体企业分布情况一致,江苏、浙江和广东省代表性企业分布较多。


2、企业竞争

——车载摄像头:龙头企业占据主要市场

目前车载摄像头市场份额较大的公司均是全球领先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其下游客户基本覆盖了全球主要的整车公司。

例如,法雷奥的下游客户包括大众、奔驰、宝马、福特、雷诺、马自达等;大陆集团的客户包括大众、福特、通用、马自达等;麦格纳的客户群体覆盖欧美和日韩的主要车企;富士通天和日立的客户包含了丰田等日本车企。


——激光雷达:仅有少量公司销售

激光雷达在很多年前,并未被大众所熟知,直至近年来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兴起,激光雷达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主要应用于机器人、无人驾驶、VR/AR、智慧交通、海洋探索、渔业资源监测和3D打印等领域。

目前全球仅有Velodyne、Quanergy、lbeo等几家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销售,但由于高售价对产品需求的抑制效应,激光雷达并没有大量出货,进而又导致生产厂商只能维持高价以支撑运营。

国内目前也有众多创业公司参与,大部分公司都获得了大量融资,整车厂商也通过投资的方式进入这个领域。


——毫米波雷达:处于国外领先企业垄断

毫米波雷达技术壁垒较高,从全球市场看,目前主要的市场由外国零部件领先企业所垄断。前五大供应商分别为博世、大陆、海拉、富士通天、电装。

毫米波雷达行业在我国处于市场培育期,企业少,融资难,面临较严重的生存危机。目前国内毫米波雷达企业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原有汽车供应链企业新组建的产品部门,一类则是创业团队。

原有汽车供应链企业新组建的产品部门主要围绕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主要面向应用领域为安全、控制、通讯和控制行业;我国毫米波雷达创业企业则集中成立在2014-2016年,团队往往是科研背景、军工背景、或供应商跳槽创业背景。实业转型派有深圳安智杰、深圳承泰、湖南纳雷。还有依莱达、木牛、雷博泰克、深圳卓颖等。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智能汽车发展将带动汽车传感器需求增长

汽车传感器是汽车的关键基础零部件,伴随着汽车销量的上升,汽车传感器的需求量随之上升;同时,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催生自动驾驶传感器的快速发展,未来智能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升,自动驾驶传感器的需求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26年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982亿元。


2、汽车传感器将向集成化、模块化和互联网方向发展

未来,我国汽车传感器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下:


2021年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细分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国外企业处于领先地位

车载摄像头:龙头企业占据主要市场

目前车载摄像头市场份额较大的公司均是全球领先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其下游客户基本覆盖了全球主要的整车公司。

例如,法雷奥的下游客户包括大众、奔驰、宝马、福特、雷诺、马自达等;大陆集团的客户包括大众、福特、通用、马自达等;麦格纳的客户群体覆盖欧美和日韩的主要车企;富士通天和日立的客户包含了丰田等日本车企。


激光雷达:仅有少量公司销售

激光雷达在很多年前,并未被大众所熟知,直至近年来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兴起,激光雷达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主要应用于机器人、无人驾驶、VR/AR、智慧交通、海洋探索、渔业资源监测和3D打印等领域。

目前全球仅有Velodyne、Quanergy、lbeo等几家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销售,但由于高售价对产品需求的抑制效应,激光雷达并没有大量出货,进而又导致生产厂商只能维持高价以支撑运营。

国内目前也有众多创业公司参与,大部分公司都获得了大量融资,整车厂商也通过投资的方式进入这个领域。

毫米波雷达:处于国外领先企业垄断

毫米波雷达技术壁垒较高,从全球市场看,目前主要的市场由外国零部件领先企业所垄断。前五大供应商分别为博世、大陆、海拉、富士通天、电装。

毫米波雷达行业在我国处于市场培育期,企业少,融资难,面临较严重的生存危机。目前国内毫米波雷达企业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原有汽车供应链企业新组建的产品部门,一类则是创业团队。

原有汽车供应链企业新组建的产品部门主要围绕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主要面向应用领域为安全、控制、通讯和控制行业;我国毫米波雷达创业企业则集中成立在2014-2016年,团队往往是科研背景、军工背景、或供应商跳槽创业背景。实业转型派有深圳安智杰、深圳承泰、湖南纳雷。还有依莱达、木牛、雷博泰克、深圳卓颖等。


三、全球汽车传感器行业技术竞争格局

1、全球汽车传感器行业专利申请概况

(1)技术周期:处于成长期

2010-2020年,全球汽车传感器行业专利申请人数量及专利申请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整体来看,全球汽车传感器技术处于成长期。

注:当前技术领域生命周期所处阶段通过专利申请量与专利申请人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来分析。


(2)专利申请量及专利授权量:专利数量及授权量持续增长

2010-2020年全球汽车传感器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都呈增长趋势。2020年全球汽车传感器行业专利申请数量为5978项,授权数量为2572项,授权比重为43.02%。

2021年1-9月,全球汽车传感器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分别为1928项和317项,授权比重为16.44%。截止2021年9月27日,全球汽车传感器行业专利申请数量为3.63万项。

注:①专利授权率表明申请的有效率以及最终获得授权的提交申请成功率。

②统计说明:如果2012年专利申请在2014年获得授权,授予的专利将在2012年专利申请中显示。


(3)专利法律状态:“有效”专利数量最多

目前,全球汽车传感器大多数专利处于“有效”和“失效”状态,“有效”和“失效”专利总量分别为1.34万项和1.16万项,占全球汽车传感器专利总量的37.04%和32.08%。


(4)专利市场价值:3万美元以下专利申请数量最多

目前,全球汽车传感器行业专利总价值为12.47亿美元。其中,3万美元以下的汽车传感器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16178项;其次是3万-30万美元的汽车传感器专利,合计专利申请量为3567项。3百万美元的汽车传感器专利申请数量最少,为22项。


2、全球汽车传感器行业专利技术类型

(1)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占比超过70%

在专利类型方面,目前全球有2.59万项汽车传感器专利为发明专利,占全球汽车传感器专利申请比重最大,为71.25%。实用新型汽车传感器专利和外观设计型汽车传感器专利数量分别为8569项和1867项,分别占全球汽车传感器专利申请数量23.61%和5.14%。


(2)技术构成:第一大技术占比超过30%

从技术构成来看,目前G01S7“与G01S13/00,G01S15/00,G01S17/00各组相关的系统的零部件[2006.01]”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10089项,占总申请量的31.00%。

其次是G01S17“应用除无线电波外的电磁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系统,例如,激光雷达系统〔3〕[2020.01]”,专利申请量为8853项,占总申请量的27.20%。


(3)技术焦点:十大热门

全球汽车传感器前十大热门技术词包括计算机、多功能、激光器、控制系统、机械激光雷达、无人驾驶、探测系统、雷达装置、数据处理、测量方法。进一步细分来看,汽车传感器技术热门词包括车载雷达、回波信号、毫米波雷达等。具体情况如下:

注:旭日图内层关键词是从最近5000条专利中提取。外层的关键词是内层关键词的进一步分解。


(4)被引用次数TOP专利:两大专利被引用超过三千次

GPS车辆避碰报警和控制系统及方法(专利号:US6487500B2)和车辆避碰系统(专利号:US5529138A)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两大汽车传感器专利,两者被引用的次数均超过了700次。其他被引用次数前十大专利如下所示:


3、全球汽车传感器行业专利竞争情况

(1)技术来源国分布:中国占比最高

目前,全球汽车传感器第一大技术来源国为中国,中国汽车传感器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汽车传感器专利总申请量的54.72%;其次是美国,美国汽车传感器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汽车传感器专利总申请量的14.46%;日本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三,占比为14.21%。


(2)中国区域专利申请分布:广东省申请数量最多

中国方面,广东省为中国当前申请汽车传感器专利数量最多的省份,累计当前汽车传感器专利申请数量高达4312项。江苏省和北京市当前申请汽车传感器专利数量均超过2000项。中国当前申请省(市、自治区)汽车传感器专利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还有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四川省、山东省和陕西省。

统计口径说明:按照专利申请人提交的地址统计。


(3)专利申请人竞争: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申请量最多

全球汽车传感器行业专利申请数量TOP10申请人分别是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株式会社电装、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和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其中,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汽车传感器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464项。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排名第二,其汽车传感器专利申请数量为444项。

注:未剔除联合申请数量。


(4)专利申请趋势:中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从趋势上看,2010-2021年,中国汽车传感器专利申请数量处于领先地位,且优势较为明显。2010-206年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专利申请数量差距不大,在2016年之后,美国申请数量逐渐与其他国家拉开差距。

统计说明:①按每件申请显示一个公开文本的去重规则进行统计,并选择公开日最新的文本计算。②按照专利优先权国家进行统计,若无优先权,则按照受理局国家计算。如果有多个优先权国家,则按照最早优先权国家计算。


(5)市场价值最高TOP10专利的申请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专利价值最高

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价值最高TOP10专利中,有4项专利价值都超过了500万美元,其中伟摩有限责任公司专利号为US10976437B2的专利价值最高,为965万美元。

注:最有价值的专利是指该技术领域内具有最高专利价值的简单同族。当前统计口径按每组简单同族一个专利代表的去重规则进行统计,并选择同族中有专利价值的任意一件专利进行显示。


(6)专利申请新进入者:九大新进入者八个来自中国

全球新进入者有九位,分别是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森思泰克河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汉正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煜炜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护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宁波傲视智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除了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外全部来自于中国。其中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汽车传感器专利数量最多。

新进入者定义:仅在过去5年内才提交专利申请的申请人。


四、中国自动驾驶传感器行业分析:毫米雷达和摄像头为主要市场

1、自动驾驶传感器行业发展迅速

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传感层作为无人车的眼睛,是无人车智能性高低的关键因素。

汽车传感器对温度、压力、位置、转速、加速度和振动等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测量和控制。衡量现代高级轿车控制系统水平的关键就在于其传感器的数量和水平。当前,一辆国内普通家用轿车上大约安装了近百个传感器,而豪华轿车上的传感器数量多达200多个。

中国自动驾驶传感器行业在自动驾驶汽车的快速发展下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行业规模迅速增长,自动驾驶传感器渗透率逐步扩大,自动驾驶传感器市场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自动驾驶的实现依赖于自动驾驶传感器等硬件,伴随着自动驾驶传感器逐渐成为汽车出厂标配,其市场规模保持髙速增长。

中囯自动驾驶传感器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5.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4.4%,预估2020年中国自动驾驶传感器市场规模将为343亿元。

而汽车的智能化离不开传感器的辅助,按照用途来分,智能重卡核心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高精度地图、毫米波雷达等。


2、我国车载激光雷达尚处于起步阶段

激光雷达由于激的指向性特别好,因此可以准确测量视场中物体轮廓边沿与设备间的相对距离,准确绘制出精度达厘米级别的3D环境地图,是目前技术最可靠的的定位技术,暂无其他可替代品,起初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激光雷达应用领域增加,我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会大幅度增长。

目前我国车载激光雷达尚处于起步阶段,自动驾驶企业尚未大规模采用,竞争格局仍未稳定。国外主要的激光雷达公司包括Velodyne、Ibeo、Quanergy、Innoviz和LeddarTech等;国内主要的激光雷达公司包括禾赛科技、北科天绘、速腾聚创、北醒光子、镭神智能以及大族激光、大疆子公司Livox等。

目前仅法雷奥和Ibeo合作生产的扫描式激光雷达ScaLa实现量产。国内公司在固态激光雷达领域积极布局,已经研制出较多的产品,部分产品技术性能在全球领先,随着激光雷达往固态化持续发展,国内激光雷达公司具备较大的发展机会。


毫米波雷达主要用于探测距离速度,其主要工作频率是24Ghz和77Ghz,其中77Ghz毫米波雷达是发展趋势,毫米波雷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的特点。

近几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以及毫米波雷达技术水平的提升,毫米波雷达是当下无人驾驶领域较为集中的竞争热点。根据全球研究机构及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为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35%左右,初步预测2023年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亿美元。


3、2020年中囯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7亿元

车载摄像头主要有前视(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上)、侧视、后视摄像头,其中前视摄像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摄像头。摄像头的成像过程就是将光信号数字化的过程。

光线首先通过镜头,到达感光元件CMOS,将光线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数字信号被传送到一个专门的外理器(DSP)。产业链角度来看,镜头、CMOS、DSP 和模组是最重要的成分,其中CMOS芯片是摄像头的核心部件,价值约占整个摄像头的三分之一。

2019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为112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为47亿元,随着ADAS和自动驾驶的逐步深入,单车所需搭载摄像头的数量不断增加,预估到2020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中囯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7亿元。


  • 传感器技术
  • 激光雷达
  • 汽车
  • 自动驾驶汽车
  • 智能车载
  • 雷达
  • 无人驾驶汽车
  • 汽车传感器
  • 毫米波雷达
  • 专利布局
  • 专利运营
  • 车载摄像头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新利18国际娱乐

传感器行业综合服务平台,立志于建设便捷方便的传感器选型器、行业专业媒体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亚马逊都做黄了的无人配送车,国内公司能行吗?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