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杨超斌发布面向“1+N”目标网的5G全系列解决方案

2020-11-16
关注
摘要 11月13日消息,2020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期间,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杨超斌提出面向未来的“1+N”5G目标网,并发布了支撑“1+N”的5G全系列解决方案,构筑5G极简网络。

11月13日消息,2020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期间,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杨超斌提出面向未来的“1+N”5G目标网,并发布了支撑“1+N”的5G全系列解决方案,构筑5G极简网络。杨超斌表示:“共创5G未来黄金十年之路,需要全频谱走向5G,构筑1个普遍覆盖的宽管道、N维能力按需叠加的极简目标网络。”

杨超斌表示,相比4G,5G业务更加多元化,需求也更加差异化。人的连接,需要一张连续大带宽网络,能够提供跨代体验,并大幅降低bit成本;物的连接,同样需要一张普遍覆盖网络,支撑物联终端的海量连接;行业联接,则率先发生在局部场景,需要灵活大上行、低时延和高精度定位等能力按需部署。

为满足这些差异化的需求,华为提出“1+N”5G目标网,全频谱向5G演进,以中频大带宽为核心构筑一张普遍覆盖的宽管道基础网;利用其他频段构筑差异化优势,实现N维能力按需叠加。

构筑“1”张普遍覆盖的宽管道基础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验是实现5G业务跨越式发展的基础。5G网络必须能够降低bit成本,为用户提供连续的跨代体验。中频大带宽结合Massive MIMO,正是这个普遍覆盖宽管道的核心。

全球规模部署的结果证明,TDD大带宽M-MIMO已成业界共识。TDD中频 M-MIMO实现了与1.8GHz共站同覆盖,并提供了相比4G至少10倍的体验提升。同样的硬件不同算法,性能差异很大。算法作为M-MIMO的性能基础,在商用网络的性能表现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先的算法使得华为承建的5G网络在用户体验和小区容量方面都全面领先。面向未来,华为持续创新,通过AHR(自适应高分辨率)算法,进一步提升华为Massive MIMO性能,在高用户密度、高干扰强度场景下,实现用户体验与小区容量大幅提升。上下行解耦方案解决了TDD中频段上行覆盖短板,在实现M-MIMO的上行覆盖提升6~7dB的同时,下行覆盖提升2~3dB。现场还发布了多频段的上下行解耦商用解决方案,包含3.5GHz/3.7GHz与1.8GHz/2.1GHz/700MHz,2.6GHz与1.8GHz/700MHz,以及4.9GHz与2.3GHz等组合。

针对部分市场天面空间极度受限的场景,去年华为推出业界首款Blade AAU,以简驭繁将Sub-3G和32T32R Massive MIMO集成一体,解决单天面5G Massive MIMO的部署难题 。今年,华为创新发布业界首款支持64T64R Massive MIMO和Sub3G全频段合一的Blade AAU Pro解决方案,基于独特的透明天线技术,实现64T64R Massive MIMO和Sub3GHz全频段的极简部署,持续降低站点部署成本。

应对部分TDD大带宽获取困难或容量重载的市场,华为推出了业界首款FDD M-MIMO,大幅提升小区容量至4T4R网络的3~4倍。华为创新的Meta超材料阵子设计和超小型PIM-Free滤波器技术,使得FDD M-MIMO幅面宽度小于500mm,工程规格达到与TDD M-MIMO相当。

“通过全系列的中频段M-MIMO解决方案,配以先进的软件算法,华为可以帮助运营中围绕中频构建一张普遍覆盖的宽管道基础网,兑现跨代的极致用户体验”,杨超斌表示。

围绕“N”简化部署,实现叠加优势

除了大带宽中频段,运营商普遍还有多个FDD频段或SUL频段。这些频段是构筑差异化优势的关键,同时需要解决频段碎片化,通道/扇区多样化,频段生命周期差异化等问题。“如何实现多而不杂、繁而不乱,简化部署达成叠加优势,是关于“N”的创新重点”,杨超斌表示。

在今年的MBBF,华为发布了超高集成度的 Blade Pro系列产品,适配FDD多场景灵活部署。其中,Blade Pro超宽频RRU,首次实现低三频合一、中三频合一,将FDD全频段部署所需要的RRU数量减少2/3。简化多频部署的同时,超宽频RRU还可以通过多频功率动态共享,帮助运营商降低多频能耗。Blade Pro灵活通道方案,结合业界首款数字化SDA天线+8T8R RRU,适配多场景灵活部署。在高容量场景,可以配置为多T多扇区实现容量提升,在多扇区覆盖场景,一个模块支持2个4T4R或者4个2T2R,实现交通线、管塔站等场景的灵活部署。

在宏基站基础覆盖的基础上,杆站能够在宏站建站困难的区域进行补盲吸热或者上行增强。华为全新推出EasyMacro 3.0首次实现FDD 4T4R和TDD8T8R合一,也可支持上下行解耦极简部署,BookRRU 3.0实现TDD 和FDD双频4T4R,系列化极简方案支撑运营商实现5G快速补盲吸热。针对室内行业场景,华为提供了LampSite EE套件解决方案。LampSite EE套件,可以按需提供分布式Massive MIMO、超级上行、高精度定位等ToB能力,满足ToB行业场景化、差异化的需求。

“1+N”走向自动驾驶网络

在走向1+N目标网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众多挑战,如toB多能力如何按需部署,2/3/4/5G多制式运维效率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和网络能耗如何均衡、多维度能力如何实现联合优化(时延、带宽、上行、下行),网络切片按需提供能力与频谱效率如何平衡等。基于人工智能,网络逐步走向自动驾驶,是5G时代应对运维复杂度的最佳途径。

针对这些挑战,华为持续创新,在MAE(MBB Automation Engine)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发布了系列化的全新解决方案。其中,5GtoB Suite方案,提供智能精准规划,极简按需开通和主动端网运维三大功能,实现行业SLA需求的无缝对接,复杂场景的自适应部署以及SLA实时监控与故障预测,助力5GtoB行业数字化部署。5G WTTx Suite方案,提供可信的放号检查,精准的网络容量预警和扩容指引以及网络评估和线路管理,大幅提升5G WTTx业务的运维效率。PowerStar基于AI实现基于话务的智能载波管理、基于能效的反向MLB(Mobility load balancing)节能和基于KPI的体验分级节能,通过多频多制式的节能协同,大幅降低网络能耗。PowerStar在商用现网验证的结果也表明,PowerStar带来“1+N”能效和体验的双优,实现15%能耗降低的同时,网络流量提升了10%。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MEIGLink 5G RedCap模组SRM813Q 5G RedCap模组

美格智能SRM813Q系列模组是⼀款专为IoT/eMBB应⽤⽽设计的5G RedCap轻量化模组,基于⾼通技术公司的骁⻰®X3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设计,符合最新的3GPP Release 17标准及特性,⽀持5G独⽴组⽹(SA)⽅式并向下兼容4G⽹络,可覆盖全球主流运营商⽹络。可⽀持64QAM/256QAM(可选)调制⽅式,理论下⾏峰值速率可达220Mbps,理论最⼤上⾏速率可达120Mbps,相⽐4G Cat.4产品可获得更⾼的上下⾏速率。5G采⽤2天线设计,内部预留eSIM⽀持;可适配多种类型操作系统(Android、Linux、Windows等),同时内置了丰富的⽹络协议。SRM813Q系列模组通过精简系统架构,可实现更低的成本、更少的天线数量、更⼩的尺⼨及更低的功耗,将强有⼒赋能移动宽带、⼯业互联⽹、智慧能源、视频监控、笔电、⻋联⽹、智能穿戴等垂直⾏业,加速5G规模化商

Clark Solutions 5G 压力开关

12系列交换机是在恶劣的爆炸性环境中操作的理想选择,在这种环境中,空间非常宝贵。快动蝶形弹簧总成用于提供抗振动和延长开关寿命。一个密封的开关和不锈钢外壳提供坚固性和对环境的保护。12系列被批准用于世界各地的危险场所,从海上石油钻机到工艺和能源应用,再到保护资本设备。,三重认证(UL、cUL和ATEX)意味着12系列满足危险场所的要求。它可以用于空间昂贵的各种应用中。环境温度可低至-58°F(-50°C)或高达203°F(95°C)。所有金属浸湿部件符合NACE MR-0175。不锈钢设计和外壳类型4X额定值确保在最恶劣的应用中长期的性能。

鼎信智慧科技 DX-WPS100-X5 5G高清智能布控球

鼎信智慧科技的5G高清智能布控球能够满足客户多场景移动监控需求,通过高清摄像机实时监控现场情况,并将视频图片无线回传至指挥中心,还能进行AI识别和语音对讲,增强现场的安全管理效率。

安科瑞 5G基站配电解决方案电气监控云平台 云平台

对每一个基站的使用功率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基站的使用负载从而分析不同区域的基站使用情况。

北京智德传技术-FIFISIM物联 4G/5G物联网流量卡 无线模块

1、专业物联网方案:apn专网组建方案、2G/3G退网解决方案、区域风控解决方案…… 2、四大运营商物联网原卡,一级代理商 3、资费合理,套餐灵活,支持自定义套餐 4、免费测试,免费物联网卡管理平台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