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比亚迪等15车企集体行贿:为新能源车型数据接入过审
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项某在上海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任职期间,利用负责审核新能源车企新车型数据接入符合性等工作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收受现金、购物卡等形式贿赂共计价值人民币25万余元。
11月12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披露的一份由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做出的刑事判决文书披露了上述案情。
行贿方是来自国内各省市15家车企的工作人员,包括奇瑞新能源、比亚迪、众泰新能源、广汽新能源、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研究院、长城汽车、长江汽车、东风特汽专用车、申龙客车、郑州宇通客车、成都大运汽车、金龙联合汽车工业、上海循道新能源有限公司。
记者向部分行贿车企咨询行贿的具体情况时,均被回复称刚刚知道这件事,内部还在进一步核查中。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官网介绍显示,其全称为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于2014年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文批复成立,并负责业务指导。由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原“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上海交大教育发展基金会,以及上海市嘉定区光彩基金促进会四家单位发起成立。
官网资料显示,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是上海市 的新能源汽车及其充电基础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分析机构。主要职能为:采集上海全市新能源汽车和充电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数据,开展消费者驾驶行为与充电行为的研究,为全市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政策制定与评估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规划提供咨询服务与决策依据等。
多份官方文件也提到,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对在本市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实施必要的远程实时数据动态监控,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接入本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平台。
截至2019年2月28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车辆接入现状数据显示,接入车辆数248095辆,接入车企数117家,接入车型数702款。
根据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9)沪0114刑初1015号,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以沪嘉检三部刑诉[2019]54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项某犯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于2019年7月1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