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新女友曝光?论造谣,AI比人类更擅长

2023-07-01
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学术头条(ID:SciTouTiao),作者:学术头条,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人工智能(AI)欺骗人类,能有多容易?未来又会有多普遍?


上个月,一则“马斯克亲吻机器人女友”的推文在网上引发了人们的激烈讨论。在一组图片中,马斯克正在亲吻一个栩栩如生的机器人。



然而,经核实,这张图像却是个人使用 AI 绘画神器 Midjourney 创建的。


尽管难以置信,但它还是成功地欺骗了几个 AI 图像检测工具。


这些工具能够检测嵌入在 AI 生成图像中难以识别的标记,旨在帮助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标记错误信息、欺诈、未经同意的色情内容、艺术欺诈和其他滥用该技术的行为。


对此,芝加哥大学 AI 专家谭宸浩表示:“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些检测工具并不总是奏效,而且它们的未来也并不乐观。”


Hive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Kevin Guo 认为,当前 AI 图像检测工具难以处理已经改变的原始作品或质量较低的图像,这种缺陷可能会削弱其打击虚假内容的潜力。


近日,另一类新闻则更加让人震惊。


据 BBC 报道,恋童癖者正在利用 AI 制作和非法交易儿童性虐待材料。这些与真实图像并无差别的儿童性虐待“伪图像”大多由 Stable Diffusion 生成。


负责儿童保护事务的 NPCC 负责人 Ian Critchley 表示,恋童癖者可能会“从想象到合成再到真正虐待儿童”。


美国内容共享网站 Patreon 负责人表示:“我们已经禁止上传人工智能生成的儿童剥削材料,并利用专门的团队、技术和合作伙伴来确保青少年的安全。”


如今,这类 AI 生成内容扰乱现实世界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且不只是图像,由 AI 模型生成的文字同样具有误导性和欺骗性。


那么,在大型语言模型(LLMs)引领的 AI 新时代,个人如何区分虚假信息和准确信息,进而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呢?又能不能很容易地做到?


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更加糟糕的事实:由大型语言模型产生的内容可能比人类更具误导性和欺骗性。


相关研究论文以“AI model GPT-3 (dis)informs us better than humans ”为题,已发表在科学期刊 Science 上。



在这项研究中,苏黎世大学 Federico Germani 团队通过实验测试了 697 名参与者(母语为英语、年龄主要在 26 至 76 岁之间)是否能够区分人类和 OpenAI 推出的 GPT-3 创作的虚假信息和准确信息。这些内容涉及疫苗、自闭症、5G 和气候变化等常被公众误解的话题。


研究人员收集了推特上人类创作的内容,并指示 GPT-3 模型生成包含准确和不准确信息的新推特。然后,他们要求参与者判断推特内容的真假,并确定它们是由人类还是 GPT-3 生成的。


参与者普遍能够识别人类创作的虚假信息和 GPT-3 生成的真实推特。然而,他们也更有可能认为 GPT-3 生成的虚假信息是准确的。


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人类,GPT-3 在向社交媒体用户传递信息时更具误导性和欺骗性。这表明,当涉及到引导或误导公众时,AI 语言模型可以有多么强大。


图 | GPT-3 比人类更具误导性和欺骗性


此外,Germani 等人还发现,在识别准确信息方面,GPT-3 表现比人类要差,而在发现虚假信息方面,人类和 GPT-3 的表现相似。


对此,该研究的作者之一、苏黎世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和医学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Giovanni Spitale 警告道,“这类技术非常惊人,可以很容易地被用来做坏事,在你选择的任何主题上产生虚假信息......”


但 Spitale 认为,人类有办法开发相关技术,用“魔法打败魔法”,使 AI 大模型不易传播错误信息,“技术本身并不是邪恶或善良的,它只是人类意图的放大器”。


根据 Spitale 的说法,打击虚假信息的最佳策略非常简单,即鼓励人类培养批判性思维,以便更好地辨别事实与虚构。擅长事实核查的人可以与 GPT-3 等语言模型一起工作,从而改善合法的公共信息。


然而,该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参与者人数相对较少,且只是英语母语者;以及参与者无法查看撰写该内容的用户资料,也无法查看用户过去的推文等。



尽管如此,从现在开始,正确识别 AI 生成的内容将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 AI 新时代,都不会被技术所打败。


参考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h1850

https://www.theverge.com/2023/6/28/23775311/gpt-3-ai-language-models-twitter-disinformation-study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3/06/28/technology/ai-detection-midjourney-stable-diffusion-dalle.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学术头条(ID:SciTouTiao),作者:学术头条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CSMS 中科微感 人工智能+嗅觉传感器(AI-Nose) 气体传感器

中科微感逐步攻克了制约人工嗅觉传感发展的核心材料、硬件、算法等技术,开发出了以新型纳米敏感材料为基础,以微纳加工技术为支撑,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第一代 MEMS 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原理的人工嗅觉传感器产这一产品将解决当前制约人工智能嗅觉技术与市场应用发展的关键问题:提供量产化的高一致、低成本、微型化的嗅觉传感器阵列硬件,以及提供标准化的人工智能+嗅觉气味感知软件平台,使客户能够快速构建和应用气味数据模型

XKCON 祥控 弹药库环境温湿度异常报警与智能监控系统 温湿度变送器

济南祥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XKCON祥控弹药库环境温湿度异常报警与智能监控系统采用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能够对弹药库环境温湿度信息实现数字化、可视化管理。

山东美安 矿山电机车防追尾道岔口报警器 控制器及系统

煤矿用机车防追尾保护装置 机车防追尾保护装置是一种矿用人工智能保护装置、具有防追尾保护、无线触发沿途弯道语言保护、输出控制并记录等功能可广泛的使用在矿山井下、井上的运输机车上。

KEYENCE 基恩士 AI-1000C 图像匹配传感器

因此,人工智能系列能够在模式匹配的基础上对物体进行稳定的检测和识别,而这是基于强度或距离的传感器难以实现的。 基于强度或距离的传感器难以实现。

云传物联 水质生态浮标浮台在线测系统 多参数监测系统

电子水质监测解决方案利用信息控制与处理、人工智能、自动化、物联网及多媒体等技术,集水质参数在线采集、无线传输、智能处理、超限报警、远程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水质监测解决方案。

大立科技 DM60-W3 红外体温快速筛检

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系统DM60-W3系列为384*288/640*480像素,人工智能算法,远距离、大场景测温更精准。

Handsome 翰德圣 HDSELM V1.1 安全传感器和系统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融合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优化制造、再制造六项主流技术,通过云端模块化的架构可为企业灵活管理设备,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发现故障隐患,还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导企业维修

上海自连电子 自连ALXB15i网桥 智能终端

自连科技是国内领先的物联网软硬件技术方案提供商,主要提供物联网智能部件、智能终端、智能传感设备、中间件套件、云接入技术、数智云平台等多元化产品。建立了AiDK、AiSDK、AiDMS和AiCloud 4大核心智能物联技术平台。具有丰富的无线连接、组网及传感技术、超1公里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高带宽无线通信技术、精准室内位置定位技术、低功耗人工智能AI技术等核心能力。

清大菲恩 PR3000 全自动压力检定系统

作为国内首创的高科技产品,菲恩全自动压力检定系统,将人工智能(AI)技术成功地应用在计量检定产品中,它采用了当代最新数字图像识别技术(即人工视觉)和精确的数字化压力控制技术,使压力表的检定工作实现了全过程的自动化我公司推出的PR3000全自动压力检定系统,采用高分辨率工业数字摄像机代替人眼获取图像数据,用独创的先进计算机算法进行分析识别,从而使人们永远地告别了传统的人工肉眼读表过程,不仅极大地减轻了人工劳动的强度全部由电脑自动控制的精确造压功能,在减轻人工体力消耗的同时,使得加压过程的操作变得十分简便和精确。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