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产业网讯】“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深度合作、相互融通的一种全新生态体系,能够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速教育界和产业界各种资源要素互相转化、互相支撑,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提出了“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教融合 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建议。
杨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教融合,不仅有利于满足“产”和“教”双方的迫切需求,更有利于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迫切需要深化产教融合
一边是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沃土,一边是科技创新和价值创造的前沿,教育和产业在数字时代不仅需要有效衔接,更需要深度结合、融通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的重大改革任务。
杨杰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教融合,对于落实国家产教融合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和应用突破、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在产业方面,信息通信业发展遭遇理论瓶颈,“香农定理”“摩尔定律”趋于理论极限,高端芯片、自主操作系统等“卡脖子”难题依然突出,可编程区块链、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亟需与教育各学科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在教育方面,数据要素的高效流转可挖掘出超越人类认知极限的“第四范式”知识,有利于打破制约创新的传统范式和路径依赖,促进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而企业作为生产、存储、运营数据的重要主体,不仅拥有高校所不具备的海量数据,还掌握业界领先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资源。可以说,高校也亟需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学科广泛应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尤其是在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过程中,中国移动与高校、科技创新型企业不断探索新型联合研发模式,发布“联创+”计划,绘制“研发合作能力图谱”,打造“合作伙伴库”,累计共建12个高校联合研发载体和8个企业联合实验室,逐步构筑起开放合作高地。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教融合面临三大问题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教融合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深入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通过长期实践、走访、研究,杨杰认为,这些问题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
首先,产教融合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尚不完善,制约校企双方深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在政策落实方面,近年来,我国出台多份产教融合政策文件,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已基本确立,但由于政策涉及单位多、层级跨度大,跨单位、跨层级的统筹协调责任未明确,导致部分政策较难落地。二是在管理制度方面,虽然前期政策对产教融合各方的责权利作了清晰界定,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制度法规的刚性约束,导致各方主体参与程度不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相关权益难以有效保障。三是在配套措施方面,前期产教融合政策已涵盖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配套激励措施,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导致地方政府难以推动执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各相关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意愿和热情。
其次,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尚不匹配,产教融合精准对接的广度和深度亟待提高。一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双方信息沟通仍不顺畅,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质量与企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如通信、数学、计算机、集成电路等跨学科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稀缺。二是在课程体系方面,课堂教学仍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验实践课程安排相对不足,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等教材内容滞后于产业发展,导致学生纵深研究和实操能力有所欠缺,难以直接胜任企业岗位。三是在师资队伍方面,高校教师理论研究能力普遍较强,但专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将理论转化为技术并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不足。四是在教学资源方面,高校实验设备和实训环境落后于产业发展,与行业头部企业有明显差距,学生在校内难以接触到产业前沿技术、先进工艺和设备。
再者,校企合作仍处于较浅层次,产教融合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一是在合作方面,当前校企合作仍以书面协议、开设讲座、学生实习,及“点对点”合作办学为主,人才双向流动、校企协同育人、科技成果转化等深层次合作尚显不足。二是在机制方面,由于产教融合涉及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等多方主体,且各方利益诉求差异较大,现有合作模式下,企业需承担人才培养、资源投入等大量额外成本,导致“校热企冷”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方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
多措并举,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教融合
就上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杨杰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完善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和长效合作机制,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产教融合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一是建议在前期基础上,研究制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教融合的指导意见,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企业与高校的深度合作,为其他领域产教融合树立示范标杆。二是建议推进制定产教融合管理办法,明确产教融合各方主体责任,对合作过程中的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权益进行清晰界定。三是建议推动建立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四方联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产教融合问题对接会,切实解决现实问题,确保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有效衔接。四是建议加大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和高校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力度,研究制定激励措施实施细则,为深化产教融合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强化学科建设,加快培养国家和企业所需各层次人才。建议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立足产业发展趋势,联合高校共同制定符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演进方向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基础研究,进一步加强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建设,推动下一代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基础理论攻关,为信息通信领域突破“深水区”“无人区”培育人才“土壤”。面向各行各业数智化转型,围绕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共性需求,进一步加大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模。面向信息通信科技前沿,面向6G、算力网络等下一代网络关键需求,加强通信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空天科技等跨学科建设。面向芯片“卡脖子”攻关,加大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及相关软硬件的人才培养。
优化课程体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一是建议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支撑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理论和企业实践资源优势,联合打造精品课程,将最新行业标准、生产流程、产品开发等产业实践知识纳入高校课程,增加专业实践课程数量,建立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全方位、全过程课程体系。二是建议鼓励和引导高校将企业实际科研项目、技术课题作为高校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要选题,加大实践性毕业设计的成绩比重。三是建议鼓励和引导企业向高校有条件开放非涉密数据、知识库、开发能力等资源,助力高校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及相关学科发展。
打造双师队伍,建立校企人员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一是建议鼓励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顶级专家学者到企业任职,企业技术骨干、优秀专家到高校兼职任教,畅通校企高端人才双向流动的通道。二是建议高校设置灵活人才培养和人事管理制度,例如明确“3年学校+1年企业”等培养模式,在夯实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动手应用实践的能力,并将学生实习成绩纳入毕业评定。三是建议企业设立人才交流站,为本硕博提供与生产性科研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对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的研究成果提供现金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优先录取。四是建议高校完善教师分类考核评价体系,把交流任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作为人才评价、职称评聘、成果评奖、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充分激发和释放技术人才的创新潜能。
完善实践平台,加强实训基地共建和合作模式探索。一是建议校企共建一批实验室、联创中心等基地,基于企业真实数据、场景和平台开展沉浸式实景教学,提升学生产业认知和实践应用能力。二是建议依托基地产出的专利、论文、报告等成果,开展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等路径探索,让更多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建议鼓励和引导高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相关方组建产教融合联盟,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助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