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今后可全球民航通用

2023-11-19
关注

11 月 16 日消息,据中国民航报消息,近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 10 最新修订版正式生效,其中包含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2010 年,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联合中国民用航空局,在 ICAO 第 37 届大会上申请北斗系统进入 ICAO 标准,共同组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产学研用单位组成工作团队系统推进相关工作。

2020 年,在国际民航组织导航系统专家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189 项性能指标技术验证全部通过,标志着北斗系统进入 ICAO 标准工作的最核心和最主要任务圆满完成,表明北斗系统为全球民航领域提供服务的能力得到国际认可,为全面推进北斗航空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余年来,历经 28 次工作会议、50 余次技术讨论、提交百余份技术文件、答复问题 2000 余项,经过 ICAO 技术专家组审查、空中航行委员会审查及理事会审议,北斗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成功加入 ICAO 标准。北斗系统成功通过 ICAO 相关技术验证,进一步验证了北斗系统的全球服务能力。

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 11 月 10 日在浙江德清闭幕,大会发布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和《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

《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部分数据如下:

  • 当前北斗终端应用规模达数千万量级,每天有数千万用户数、亿次量级使用北斗定位导航。

  • 在智能手机外,9 个省份北斗终端应用超百万台套,最多的江苏省超 185 万台套;

  • 4 个行业领域应用超百万台套,最多的交通运输行业近 820 万台套;

  • 北斗产品在全球半数以上国家和地区应用,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北斗产业综合发展综合指数为 1312 点,相比北斗产业元年 ——2013 年的 250 点出现超过 424% 的增长。

  •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各种类型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接近 2300 万台 / 套,同比增长 46.93%。

  • 北斗应用渗透率超过 50%。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北海灵犀 QY-19GNSS位移监测站RTK技术毫米位移监测 气象仪器

GNSS的全称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它是泛指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全球的、区域的和增强的,如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相关的增强系统,如美国的WAAS(广域增强系统)、欧洲的EGNOS(欧洲静地导航重叠系统)和日本的MSAS(多功能运输卫星增强系统)等,还涵盖在建和以后要建设的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国际GNSS系统是个多系统、多层面、多模式的复杂组合系统。

LORD MicroStrain 3DM-GX5-45™ 惯性导航系统 ( INS )

LORD Sensing 3DM-GX5®系列工业级惯性传感器提供广泛的三轴惯性测量和计算姿态和导航解决方案。3DM-GX5-45一体化导航解决方案采用了一种高性能的多星座GNSS接收机,利用GPS、GLONASS、北斗和伽利略卫星星座。计算输出包括俯仰、横摇、偏航、航向、位置、速度和GNSS输出,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GNSS/INS(GNSS辅助惯性导航系统)解决方案。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高精度、小型化、轻量化的器件。主感应MIP监控软件可用于设备配置、实时数据监控和记录。或者,MIP数据通信协议可用于开发自定义接口和方便的OEM集成。

SBG Systems Ellipse-N INS&GPS 陀螺仪

Ellipse-N 是一个小型的高性能惯性导航系统(INS),带有集成GNSS接收机。它提供横摇、纵摇、航向、垂荡和导航数据。它嵌入了最新一代的GNSS接收器(GPS/GLONASS/北斗/伽利略),以便在恶劣的GPS环境(即城市峡谷)中获得更好的卫星可用性。Ellipse-N防水(IP68),非常适合于海上应用,如无人驾驶船舶(UMV)定位和导航、浮标或赛艇运动监测等。椭圆-N非常适合汽车运动分析或无人地面车辆(UGV)导航,例如,航空航天,内部GNSS接收器结合DGPS校正,使椭圆-N成为航空航天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在航空电子或无人机导航等小型传感器中需要高性能。SBG系统设计了一个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包。几秒钟后,您就可以开始评估和配置惯性传感器,并将其集成到系统中。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