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白色污染是困扰生态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应对白色污染,各国开始推出相关的治理方针,我国一开始推行的限塑令,以及现在逐步落实的禁塑令便是在这种发展需求下诞生的。当然该举措也确实收获了不错的效果,比较直观的体现便是是多地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但是即便如此,塑料垃圾回收率低,现有塑料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却也依旧没有解决,尤其是一次性塑料用品依旧以消费者、企业习惯及需求与环保政策之间的矛盾的形式存在。
在这种背景下,各式各样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替代品开始出现,纸吸管便是其中之一。现在我们如果要去餐饮店买饮料,基本只能看到两类吸管,一种是以聚乳酸(PLA)为原料制作的可降解吸管,另一种便是纸吸管。并且从发展背景来看,纸吸管更早开始代替塑料吸管,并且普及度更高。但是纸吸管真的更好吗?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从原材料的层面出发,或许是这样没错。纸吸管的原材料是纸浆,并且生产过程中会经历包括高温灭菌在内的多次消毒处理,就连图案采用的也是可食用的环保墨水,无论从可降解还是使用安全的角度来说都优于塑料吸管。但是这这种只是相对来说的,如果我们从环保本身来看,纸吸管又存在许多环保上的问题。
首先是纸吸管的涂层,目前人们使用的纸吸管并非完全由纸制成,因为纸容易变湿,所以纸吸管表面一般都有涂层,而这些涂层无法100%生物降解,同样会破坏环境。其次是对于材料的消耗,就和一次性木块一样,纸吸管的大量使用其实也涉及到纸吸管的浪费问题,并且纸吸管保存难度更高,因此形成纸废品的风险也越大。而也正是这种涂层的存在,让纸吸管的安全性也出现了质疑。
比利时的研究人员对39个品牌的吸管进行了测试,发现90%纸质吸管中都含有一种叫做多氟和全氟烷基物质(以下简称为PFAS)的化学品,而且最常见于那些由纸和竹子制成的吸管(部分玻璃习惯也同样有检出)。PFAS是一种常见的防水防污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或者摩擦的影响下,会释放大量的微粒及有害物质,引起包括对疫苗的反应较低、出生体重较轻、甲状腺疾病、胆固醇水平升高、肝损伤、肾癌和睾丸癌等疾病。并且PFAS 可以在人体内存留多年这意味着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有害物质会在体内不断累积。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纸质吸管中还有不小的一部分存在三氟乙酸和三氟甲烷/磺酸(tfMS),这种物质易溶于水,且同样对健康不利。
而在经过反复的检测和比对之后,比利时团队给出了一个假设——尽管PFAS几乎存在于所有类型的吸管中,但主要存在于由植物材料制成的吸管中。因为制造商的目标是使纸具有防水性,纸制吸管比其他类型的吸管更容易被PFAS污染。所以这些“环保”的吸管不一定是塑料吸管的更可持续的替代品,甚至是人类新的健康威胁。目前相关的结果也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Taylor&Francis Online上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