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租车安装带传感器的车载空气质量监测器

2019-03-22
关注
摘要 这套设备由两个取样口、传感器、GPS通讯模块等组成,主要针对PM2.5和PM10两种空气固体悬浮物进行实时监测,每秒钟都有数据传输到后台。

  日前,上海在出租车上安装车载空气质量监测器,这在全国属首创。据介绍,此举使得行驶中的出租车,好像变成了一个个移动监测站。这项全新的车载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已在30辆出租车上投入使用,今后有望扩大至200辆出租车上。


谭洪卫教授和他研发的车载空气质量监测器

  据悉,这种车载空气质量监测器由同济大学教授谭洪卫团队创新研发,它藏身在出租车顶灯的灯箱里。相应的数据也已经与环保部门进行对接,由专业机构进行研究。这套设备由两个取样口、传感器、GPS通讯模块等组成,主要针对PM2.5和PM10两种空气固体悬浮物进行实时监测,每秒钟都有数据传输到后台。

  据悉,根据长时间检测发现,汽车尾气直接产生PM2.5的量并不多,更多的是PM2.5的“催化剂”和“原材料”氮氧化物气体和挥发性有机气体。也就是说,车载监测点并不直接处于污染源中,所以对日常采集的数据并没有影响。

  同时,课题组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以提升移动监测的精度。比如和国控站的数据进行动态校合比对。藏身于出租车顶灯里的设备,也能克服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


图:红圈为固定式监测站,蓝色则为移动式

  目前,PM2.5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生态环境部门设立的环境质量监测站,但站位数量较少。上海有10个国控站、16个市控区级监测站。虽然设备精密,但监测的是较大区域内空气质量的平均状况,设备通常装在离地面大约15到20米高的楼顶。

  相对而言,出租车顶灯的监测高度与行人呼吸范围相近,尤其对于特定区域,比如工地、居民区等,可以获得更高密度的数据来反映局部空气质量情况,与固定监测站形成有效的点面结合,实现有效互补。


谭洪卫教授介绍,近一个月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环境检测仪,检测到的pm2.5数据图形。

  据课题组相关人员介绍,通过一年多的数据累计和可视化分析,对于上海的PM2.5分布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比如,PM2.5浓度最低的时刻大多在下午、空间上“城郊一体、东优于西”等。

  课题组数据分析团队表示,人们的个体感受往往和手机上查到的数字并不一致,实际上就是家门口这个微观环境和整个上海市的宏观情况的差异。而要对城市大气环境进行精细化管理,进行空间上更加密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汽车上安装车载空气质量监测器便成为适时之举。

  有关人士表示,要真正将这项空气质量移动监测手段推广应用还有一段路要走。一方面,目前上海试点的出租车仅30台,虽然每天都能覆盖180多个街镇,但仍需要有更多的载体来扩大数据采集量和密度。同时,如何与现有的固定监测站有效对接融合,为大气污染防治和改善空气质量作出实际应用,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Mark

Hi,第一时间获取全球传感器最新鲜、最前沿的行业、技术资讯,赶紧来关注我吧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台湾启动空气质量传感物联网打击环保违法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