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2018年,一场大型“反牛奶运动”在洛杉矶开展,“Dairy is scary”(乳制品很可怕)的宣传片和60个巨幅“反牛奶广告”出现在室外,向人们警示乳制品行业对动物身体的残害,以动员人们放弃乳制品。在健康和环保双重理念的浪潮下,用纯植物蛋白来替代动物蛋白的“植物奶”饮品受到人们青睐。
其实,植物奶并不是“奶”,而是植物蛋白饮料,它以植物果仁、果肉等为主要原料,采用破碎、调配、均质、灌装、封口、杀菌等多重工艺加工制成乳状饮料。只是因为外表看上去像牛奶一样,所以才被叫做“植物奶”。
根据《2020植物蛋白饮料创新趋势》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增速高达800%,购买人数上升900%,成为国内植物奶发展最迅猛的一年。然而仅仅三年,“植物奶”似乎就卖不动了,即使是一手将植物奶推向风口的OATLY,表现也不尽人意,据公司发布的2023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OATLY全球营收3.92亿美元,公司归母净亏损1.62亿美元,亏损同比扩大1.79%。
尽管植物奶是近几年兴起的热词,但实际上1975年承德露露就推出了我国第一款植物奶饮品——人们熟知的杏仁露。此外,六个核桃在“健脑益智类饮品”细分领域抢占市场先机,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品牌,年销量屡创新高。2017年,达利和伊利也相继推出了“豆本豆”和“植选”等豆乳产品。
在国内植物性乳制品市场上,豆乳奶、燕麦奶、杏仁奶等类别层出不穷。以“植物奶”为关键词在电商平台上搜索,综合各项指标,呈现在搜索栏前几位的分别是OATLY品牌的植物奶、豆**有机黑豆奶、伊*燕麦奶、颂**咖啡奶泡、每日**巴旦木奶等。
回溯到植物奶品牌大热的那几年,在大众的认知里,植物奶品牌的优点大多是“环保、养生、健康”的概念,同时植物奶还将自身定义为牛奶替代品,可以说是乳糖不耐受和减肥人士的福音。
然而植物奶真的能取代牛奶吗?数据似乎可以给出答案,对比OATLY与牛奶的成分成分表可以发现,每100毫升牛奶的蛋白质是植物奶的3倍,碳水化合物比植物奶低许多。从蛋白质含量角度来看,仅仅有19%的植物奶与牛奶相当或超过牛奶。
在大众对营养需求日渐增强和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具有“低胆固醇”“高膳食纤维”等产品特点的“植物基”食品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健康饮食的可能性,但是消费者也应当从自身需求出发,辨别商品背后暗含的商业宣传因素,思考资本是否为人们创造出了更多需求。
从市场角度来看,“植物奶”在市场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不可否认,植物奶行业的确处于降温趋势,不过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儿,经历过行业的快速发展之后,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都需要冷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