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至8日,2023世界5G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众多业界大咖围绕5G与AI融合发展、深化5G行业应用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AI大模型补强5G网络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在消费级应用领域,特别是VR(虚拟现实)、3D视频这类应用中,虽然5G带宽能够支持4K、8K等超高清视频,但是实际上,现在5G的低时延功能还没有做到理想的程度,仍然不足以让用户有很好的体验。好消息是,AI大模型现在不仅可以优化移动通信网络,还可以在终端上装置训练过的模型。目前的终端已经能支持10亿量级参数的推理,实时生成的速度不到1秒钟,明年的推理参数可以达到100亿。终端一旦具备这个能力,就能为用户生成VR和3D视频提供很大的支持,可能会带动终端的大量普及。
中国移动执行董事李丕征:5G发展呈现“三个融合”趋势
随着5G网络技术不断演进发展,电信运营商不断寻求转型突破。中国移动执行董事李丕征表示:“中国移动今年业务收入将过万亿,其中曾经占比近80%的语音和短信收入到现在为止占比不足10%,表明中国移动正在剧烈的转型中。”在他看来,5G技术在千行百业中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未来将呈现三个融合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一是5G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正加速向5G-A商用演进,不断拓展5G能力边界;二是5G与生产应用深度融合,在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领域,5G正进一步从垂直大类走向细分集群,实现对生产过程的重塑;三是5G向多链深度融合发展,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供应链、人才链多链条融合高效发展。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唐永博:5G落地产业需从传统、新兴两方面共同推进
聚焦5G行业应用,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唐永博表示,在5G与实际产业相结合的过程中,要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方面共同推进。一方面,推进5G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特别在工业领域,依托5G的大上行、高精定位、5G PLC等技术推进5G应用走深走实;另一方面,推进5G与新兴产业互促互融,面向信息消费、智慧海洋、智慧车联、泛在低空等领域打造一系列5G创新应用场景。同时,对于5G未来演进,唐永博认为,应积极引入5G-A、无源物联、通感一体等新技术、新能力,开展通感一体基站合作研发。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终端AIGC结合云端大模型,加速推动5G行业应用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生成式AI大模型将成为新一轮互联网技术演进的方向,具备全面革新过往所有应用的能力;5G与AI两大基础科技的协同发展,将不断催生新的技术应用。孟樸认为,终端侧AI至关重要。现在的大模型应用基本都是在云端进行,但云端大模型不是即时的,它依赖机器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运行。而智能手机、PC、智能网联汽车等各种各样的终端,是用户可以随身、即时地使用的。所以终端侧生成式AI(AIGC)应用与云端大模型相结合,能够共同加速推动5G应用于千行百业,赋能行业快速发展。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推动5G应用走深向实应关注三个方向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表示,随着5G技术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要推动5G应用走深向实,应着重关注“高确定性网络能力、高水平智算能力、高效率规模复制”三个方向。其中,AI技术的发展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不断增强5G工业现场网核心能力,提供确定性的服务保障能力;其次,运用AI服务器、算力基站、智能网卡等端到端一体化智算解决方案,充分满足行业对算网基础设施的要求;最后,通过积木式的软件模块组合,降低开发门槛,支持快速定制数智化应用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