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攻击高通,英伟达 汽车领域迎来了“核心战争”

2024-01-12
关注
财联社1月11日讯(记者) 唐植潇) 在CES 2024年,另一家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宣布进入智能驾驶舱领域,最终与现任数字驾驶舱“统治者”高通公司进行了积极的决斗。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势头下,汽车芯片已经成为上游芯片制造商的新轨道。 在CES新闻发布会上,英特尔正式宣布进入汽车市场,专注于智能驾驶舱芯片、电车能源人工智能管理和开放式汽车芯片定制平台三个方向。新的人工智能增强软件定义了汽车系统级芯片,该产品将实现车载人工智能功能。 在同一个领域,高通公司展示了其小龙芯片平台产品,包括中国高通公司的“汽车朋友圈”,特别明亮,包括小龙数字底盘、小龙驾驶舱平台等解决方案,以及驾驶集成、智能驾驶舱和其他合作结果。小龙数字底盘还配备了边缘生成人工智能功能。 英特尔的另一个主要竞争对手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赢得了一些关键客户,包括长城汽车、小米汽车和极氪。 业内人士认为,英特尔的芯片设计和技术非常先进,可以为智能驾驶舱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与此同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对智能驾驶舱的需求将会增加,英特尔进入市场还不算太晚。 英特尔依靠PC生态进入汽车芯片领域 据了解,英特尔推出的SOC起源于酷睿芯片,使用Intel 可支持PC游戏娱乐、AI语音助手、驾驶员监控等功能。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英特尔公司副总裁Jack Weast说:“我们在个人电脑行业做了一些工作,支持手机和个人电脑体验的整合。但汽车既不是手机,也不是平板电脑,更不用说个人电脑了。我们需要考虑汽车真正需要什么技术。” 在Jack Weast认为手机有自己的限制,这与车载设备大不相同。他举了一个例子:“智能汽车可能需要驱动12个显示屏,而只有一个手机。” 与移动芯片平台相比,桌面级处理器具有更强的硬件性能,可以防止数字仪表板和PC游戏同时运行;此外,桌面级处理器还可以支持AutoSAR、linux、包括Windows和Android在内的各种操作系统同时运行。 在X86架构下丰富的应用生态的帮助下,英特尔的策略是让消费者在智能驾驶舱中获得真正类似PC端的体验,包括生成人工智能、视频会议、PC游戏等。 与此同时,英特尔还宣布收购总部汽车芯片设计公司Silicon Mobility SAS,将PC端的功耗控制系统转移到汽车解决方案中。 公开数据显示,Silicon Mobility SAS是Cipio Partners和Capital-E的投资组合公司于2018年宣布完成B轮融资1000万美元。该公司是一家设计、开发和部署电动汽车能源管理SOC的无晶圆工厂汽车芯片和软件公司。 SOC拥有行业领先的加速器,专为能源传输而设计,结合高度先进的软件算法,可显著提高汽车的能效。 Jack Weast补充道:“对Siliconn说: Mobility的收购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满足了行业对能源管理的关键需求。” 高通中国高调展示“汽车朋友圈” 与英特尔在汽车智能驾驶舱领域的“新手”不同,高通早在2019年就将其旗舰移动处理器骁龙855复制到汽车上。最新一代汽车芯片8295增加了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的两个功能集成。 自2023年10月以来,第一批配备骁龙8295的汽车陆续发布,包括小米SU7、新奔驰E级,蔚来ET9、小鹏X9、极越01、极氪001FR和极氪007、银河E8、零跑C10等等。 在本次展览中,高通公司在骁龙数字底盘概念车上展示了边缘侧生成的人工智能功能。目前,该功能可以帮助驾驶员规划旅行,帮助查找汽车用户手册、预警和预订汽车维修服务,并控制驾驶舱和一般语音查询。 高通公司表示,边缘生成人工智能将在驾驶舱改革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将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强大、高效、私人、更安全、更个性化的边缘体验。 此外,宝马、通用、大众、梅赛德斯-奔驰等10多家汽车制造商和品牌也与高通合作,使用Snapdragon Ride平台创建ADAS和AD解决方案。 Nakul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汽车和云计算业务总经理 “我们提供了一个创新和成熟的平台来重新定义汽车,并支持全球汽车制造商、主要供应商和我们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 据悉,骁龙数字底盘自2021年以来,已支持40多个中国汽车品牌推出100多款车型。高通在中国的汽车客户数量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英特尔进入汽车芯片迟到了吗? 在自动驾驶领域,英特尔在汽车级芯片的另一个主要竞争对手英伟达赢得了一些关键客户。 在CES 2024年,英伟达宣布理想汽车将在下一代车型上使用thor汽车芯片平台。长城汽车、小米汽车和极氪三家制造商使用orin芯片制造新一代智能驾驶系统。 英伟达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吴新洲表示,Orin芯片已成为当今智能汽车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的首选。下一代Thor芯片将继续被汽车制造商的未来车型所采用,因为汽车制造商需要更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和人工智能性能。 就英特尔而言,只有吉利的极氪品牌是第一家使用其新软件定义汽车SOC系列的汽车制造商(OEM)。除了极氪,英特尔暂时没有透露任何其他客户,只是与多家OEM保持谈判。 据报道,特尔已经为安装在5000万辆汽车上的信息娱乐系统提供了芯片,但英伟达和高通已经超越了强大的半导体市场,超越了自动驾驶技术、可升级的车辆系统软件和复杂的仪表板显示器。 Jack Weast认为英特尔进入汽车市场还为时不晚:“事实上,2010年智能手机仅占手机市场的20%,2020年80%的手机是智能手机的过程。我们相信,到2035年,80%的汽车将被定义为软件或电动汽车。现在是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告诉记者:“英特尔的芯片设计和技术非常先进,可以为智能驾驶舱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此外,英特尔在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也有很强的实力,为英特尔在智能驾驶舱领域提供了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智能驾驶舱业务上市公司名单 据星矿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上市企业17家,涉及智能驾驶舱领域,涉及智能驾驶领域企业179家。 包括提供材料、电池、显示屏等硬件设施的企业,以及与客舱驾驶集成的智能网络和HPC软硬件解决方案,以及虚拟机、智能驾驶算法、通信等软件解决方案。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主席柏文喜认为,一方面,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对智能驾驶舱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越来越多的芯片企业将具备进入智能驾驶舱领域的能力和条件。未来智能驾驶舱领域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更高效、更低功耗、更安全可靠的芯片技术,以及更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和服务。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东莞市宏诚光学制品 匀胶铬版S5009 其它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半导体芯片、触控、电路板等行业,这些行业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下游消费电子(如电视、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电子、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家用电器、LED照明、工控电子等领域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