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地区人形机器人发展最强?

2024-01-17
关注
自2022年特斯拉AI2年以来 Day发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后,“人形机器人”的概念像火一样燃烧。   去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式上升到国家产业战略。   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预计将成为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颠覆性产品,将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模式,人形机器人再次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在国家政策和科技发展的指导下,各省市的人形机器人发展如何呢?让我们看看。   上海:龙头企业聚集地   政策方面,2023年10月,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同月发布的《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6年)》提到,为应对科技产业变革,探索科研新范式,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建设多个前沿产业创新平台提供设施支持...建设“大模型” 协同创新平台人形机器人。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上海聚集了智元机器人、傅利叶智能、达瑞机器人、开普勒探索、天太智能机器人、卓益德机器人、中电科技机器人等龙头企业。   北京:大力引导和支持国家政策   政策上,2023年6月,《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加快人形机器人布局:以人形机器人小批量生产应用为目标,打造通用智能底层软件及接口、通用硬件开发配套设施等基本条件,重点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   2023年8月,北京经济开发区发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此外,2023年11月2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计划开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原型、人形机器人通用大模型等五项关键任务,由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小米、北京北京机电共同持有,法定代表人为首选首席技术官熊友军。   小米、银河通用机器人、钢铁侠、星动时代、加速进化等北京人形机器人企业。   深圳: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所在地   在政策方面,2023年5月,深圳发布了《深圳加快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4),加快建立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创新中心,支持创新产品研发,强调广东、香港、澳门大湾区制造业优势,开展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   深圳人形机器人企业有优选、小鹏机器人、乐聚机器人、帕西尼感知、逐际动力等。   2023年12月29日,深圳人形机器人企业必须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上市,第一股人形机器人正式诞生。   此外,还有鹿机器人、宇树科技、之江实验室、五八智能科技、苏州追求科技...   总的来说,上海、北京、深圳凭借各自的优势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遥遥领先。原因与这三个地方良好的机器人产业基础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设备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产业资源支持和应用扩张领域。作为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区域,上海拥有中国机器人产值的五分之一,机器人密度为260台/万人,是国际平均水平(126台/万人)的两倍多。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中深圳机器人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深圳注重智能制造,促进机器人智能水平的提高。通过不断促进工业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和传统支柱产业中的示范应用,深入培育商业服务机器人轨道,在全国机器人产业重点集聚区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制造基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质量和附加值较高。北京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人才聚集的高地,在医疗机器人、物流、无人配送机器人、合作机器人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江苏、浙江、深圳分布了更多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绿谐波、雷电机、国茂、奥利威、明宇传感技术等;浙江双环传动、中大力德、莱福谐波、丰力智能、微光电子、拓普集团、深圳同川技术、合川技术、汇川技术、伟创电气、雷赛智能、兆威机电等。   结语   如果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型模型开启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那么许多具有智能和主动互动模式的人形机器人将物理身体送到生存在计算机中的人工智能,并开启了通用人工智能在物理上实现人形实体的新时代。这也是机器人行业从特殊到通用的革命性升级,从单一智能到通用智能。   目前,开发足够智能的人形机器人接管人类社会的重复体力劳动,将是造福全人类的科技大方向,也是大国游戏时代在军事经济领域弯道超车的潜在机遇。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