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传感器,犹如电网的触角,深入数据的每一个角落,捕捉着那些至关重要的参数。就在2019年7月13日,美国纽约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停电浩劫,至少7万居民和商业用户陷入了黑暗之中,停电时间长达5个小时。而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竟是该市变电站某些电力传感器与继电保护设备之间的连接缺陷。这一案例,让我们重新审视电力传感器的重要性。
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中,电力传感器如同明灯,照亮着电网前行的道路。它们是电网的守护者,时刻监测着电网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确保其稳定运行。不同的应用环节,需要不同种类的电力传感器。
在发电环节,尤其是新能源发电,我们需要温度、光学、倾角、速度、图像及位置等多种传感器,以确保发电装备的故障诊断与健康监测,预防事故的发生。而在输电、变电及配电等环节,微气象、杆塔倾斜、覆冰、舞动、弧垂、风偏、局放、介损、绝缘气体、泄漏电流、振动及压力等多种传感器及智能终端,则能够实现对电气主设备状态、环境与其他辅助信息的采集。
而在用电环节,电能质量、负荷监测、图像视频等传感器及量测装置等,则能够支撑需求侧柔性负荷资源的充分利用,补偿能源互联网中因直流惯性不足或供需失衡导致的频率波动等系统运行问题,同时提升能源利用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能源互联网,我国电力传感器需要突破一系列核心技术。首先,我们需要突破电力传感材料和器件技术,研制出满足各种需求的传感器。其次,我们需要研发低功耗、宽窄融合无线传感网协议和产品,以适应电力感知的需求。此外,我们还需要针对电力感知应用的快速响应特征,形成智能分析技术平台,实现“传感+就地分析”。最后,我们需要掌握传感器取能和集成封测技术,研制出集传感、通信、计算、安全及取能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传感器。
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我国电力传感器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能源互联网,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