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大模型时代 机器人“适者生存”

2024-05-22
关注

     圆桌论坛在历年东莞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上围绕特定主题推广自己的产品后,成为“例子菜”。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会长、芯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作为会议发起人,客串了圆桌论坛的讨论。与大多数主持人的“照本宣科”不同,戴伟民就像一个主人的“厨师”——简要介绍圆桌嘉宾,结合自己的观点,然后准确地将问题抛给舞台相关领域的专家;有时问题会同时抛给观众,邀请大家扫描代码填写问卷,反馈直观体验,会后逐一统计,充满互动感。

 

    今年的论坛已经进入了第14年,圆桌讨论选择了最受欢迎的“机器人主题邀请相关从业者热议“智障”与“智能”机器人的界限,也暗暗戳中了人们对“机器替代者”的担忧。

 

    谈人形机器人是否是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在必要的形式下,神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袁迪文感叹,近年来风向发生了变化,业界重视人形机器人,推断与大型模型的发展密切相关。

 

    “我们公司成立于2020年,当时资本市场(投资者)看到仿生概念就跑掉了,觉得不靠谱。”袁帝文说,现在很多大型公司都积极配合人形机器人进行数据采集。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方便用户接受和日常同理心外,使用人形机器人的另一个重要考虑是方便培训和收集数据。深圳亿景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石青提示了马斯克的一个细节机器人视频许多教练戴着VR头盔做动作,让机器人模仿学习。

 

    虽然有训练数据和大模型的祝福,但机器人仍然有许多“智障”的一面。“机器人可以写诗、写文章、写论文,甚至拍照电影,抢走了人们休闲优雅的一面,但帮助我们做得不好,倒垃圾,洗碗,刷厕所。”袁帝文说。

 

    机器人的功能也在快速迭代和改进。特斯拉“擎天柱”今年早些时候展出(Optimus)人形机器人自己叠衬衫等等视频。为了提高这些“小”任务的智能化水平,客人们认为仅仅堆叠计算能力是不够的。

 

    瑞信微副总裁陈峰以自然界碳基生物为例。果蝇可以飞到任何地方,但不需要太多参数。“大模型的本质是预测下一件事,然后组合和总结所有数据。”陈峰说,现在大型语言模型表现惊人,但做一些碳基生物,但实施很差。

 

    自然界中的“适者生存”法则也可能适用于机器人。

 

    乌镇智库联合创始人张晓东引用了计算机从集中到分散部署的发展历史,指出了人工智能终端计算能力飞跃的重要性,这意味着大型模型将演变为“微型化”和“小型化”

 

    成都启英泰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何云鹏建议,机器人需要摆脱“智障”应用、为了解决特定问题,实现稳定的执行状态,模型结构、特征,甚至传统的判别人工智能算法。

 

    当然,智能主体的最终命题几乎无法逃脱“功耗”问题。随着大型模型的端部署,机器人感知系统也有望向低功耗方向发展。何云鹏建议配备不同计算类型的芯片,完成整个机器人的系统运行和工作。

 

    彭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产品市场副总裁王伟提出了“光纤机器人”方案,即用芯片和光纤取代传统电缆,因为光纤对电池干扰是免疫的,光纤带宽可以扩大,满足机器人从计算中心到各关节的通信部署。

 

    然而,光纤的成本并不低,最终需要根据计算效果来选择。

 

    小米生态链R&D总监张秀云表示,目前机器人的发展还是比较简单的,未来会比较复杂,趋向于多模式。这就要求机器人有一个灵活的信息接收界面,期待一个富有想象力和惊喜的解决方案。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