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00只蟋蟀做个面包,你愿意来点么?

2022-04-20
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 (ID:zhczyj),作者:谢芳、丁文轲(实习生),头图来自:IC photo,原文标题:《做一个面包用了336只蟋蟀,昆虫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


今年2月,欧盟委员会宣布,批准将蟋蟀作为食物,投入市场,这是自2020年以来,继黄粉虫和蝗虫之后,欧盟批准的第三种可用作食物的昆虫了。


而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昆虫学专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提交了“把食用昆虫加入国人食品目录清单”的提案,他表示,昆虫易于饲养,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其实,人类食用昆虫的历史由来已久。库叔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昆虫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


千年食虫史


昆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物种之一,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它们的身影就已经出现。我国是最早利用和食用昆虫的国家之一,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且有文字可考。


《周礼·天官》中,记录了用白色蚁卵做成的酱——蚳醢(音“池海”)的用途:不仅是周王室贵族喜欢的佳肴,还是他们祭祀时的祭品。《礼记·内则》则记载了贵族菜单中列有“爵、鷃(音‘晏’)、蜩(音‘条’)、范”等,其中“蜩”指的是蝉,“范”则是蜂。


唐宋时期的民间饮食文化中,食用蝗虫很常见,不过多见于饥荒场景。一些著作中还详细介绍了捕蝗、食蝗的方法,作为救助灾民的重要手段。写于明代的《本草纲目》,则记载了蝉、蜂、蚕、蟋蟀等一百余种昆虫的食用方式和药用原理。


不过,梳理我国古代食虫的历史可以发现,除了昆虫本身的食用价值,还附带有其他方面的影响。


比如政治影响,主要表现为统治者的示范作用。


唐代史学家吴兢所作的《贞观政要》中记述了“唐太宗吞蝗”的故事:贞观二年(628年),京畿地区暴发蝗灾,粮食大量减产,唐太宗认为“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他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吞食了蝗虫。此后,蝗虫不再成灾。


唐太宗吞蝗,无疑会在百官和百姓中引发效仿行为,进而推动食用蝗虫这种饮食文化的形成。


炸好后的蝗虫外壳酥脆,内里绵软。图源:郑明鸿|新华社


比如祈福文化。中国古代,蝗灾频发,人们吃掉蝗虫,祈求消灭蝗灾,粮食丰收。这种习俗至今仍被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延续着——哈尼族会在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捉蚂蚱节”,全寨男女老少都会去田野里捉蚂蚱带回家做菜吃,他们在离开田野时还会大喊,“蚂蚱,三天内不捉你了,三个月内你不要吃稻谷!”


比如迷信思想。类似于现代人追求的“以形补形”,古人吃螽斯(蝈蝈),是想获得其强悍的繁殖能力,追求多子多福;吃蚂蚁、蟋蟀等,是想获得他们勇猛善战的精神或强健的体能。


如今,人类对于昆虫的食用,从古代延续到了现代。世界上已知的昆虫种类已经超过100万种,其中可食用昆虫约有3560种。而我国拥有15万种昆虫,可食用的为324种。


昆虫到底有什么好吃的?


补充食物来源


事实上,昆虫本身含有的营养,超乎大家的想象。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现在可以吃的昆虫各目所占比例及代表:鞘翅目(如甲虫),占31%;鳞翅目(如蝴蝶、飞蛾),占18%;膜翅目(如蜜蜂、蚂蚁),占14%;直翅目(如蚱蜢、蝗虫和蟋蟀),占13%;半翅目(如蝉、蝽),占10%;等翅目(如白蚁),占3%;蜻蜓目(如蜻蜓),占3%;双翅目(如苍蝇),占2%,以及其他类昆虫,占6%。


这些昆虫,因为种族区别、发育阶段、成长环境等的不同,所含的营养物质不尽相同,但总体呈现出营养丰富的特点。


2021年8月31日,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举行活体昆虫展。图源:王正|新华社发


首先是蛋白质含量高。可食用昆虫的蛋白质一般可以占到其干质量的30%~70%,超过一般畜禽、鱼和禽蛋的蛋白质含量。其中,半翅目的蛋白质含量在42%至73%,直翅目的蛋白含量在60%至80%之间,比如蝉蛹的蛋白质含量大概为49%。


昆虫蛋白质的优越,不仅体现在高含量上,还体现在高消化率上。一般情况下,鸡蛋和牛肉的蛋白质消化率为95%和98%,而白蚁和绿色蝗虫的蛋白质消化率分别可以达到90%和82%。昆虫的蛋白质消化率与动物的相近,高于植物——植物蛋白被纤维素包围,不能与人体里的消化酶充分接触。


*注:食物中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被称为可消化营养物质,可消化营养物质占食入营养物质的百分比,为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指蛋白质被消化酶的分解程度。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氨基酸,昆虫也可以提供。比如,蜂蛹包含18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黄粉虫(也称面包虫)包含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人体半合成的氨基酸4种,它也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其次,脂肪是昆虫的第二大营养成分,昆虫的干重中平均含有10%到50%的脂肪。竹虫脂肪含量高达60%,蟑螂和白蚁的脂肪平均含量分别为30%和33%。而在昆虫的脂肪中,其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占主导地位,比如,竹虫60%的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约为56%。


更重要的是,昆虫的胆固醇含量比一般常见食物低。蟋蟀的胆固醇含量约为105mg/100g,蝗虫约为66mg/100g。与之对应,鸡蛋的胆固醇含量约为372mg/100g,是上述两种昆虫的3到6倍。


最后,昆虫还蕴含人类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要知道,微量元素也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之一,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疾病等。


发育初期的蚱蝉,铁含量是瘦猪肉的28倍左右,蛾毛虫的铁含量则达到31-77mg/100g。此外,蜂蛹体内维生素A的含量超过牛肉,维生素D的含量则是鱼干油的10倍,它还含有数十种对人体有益的酶以及锗、硒、锌、钙等;蚱蜢、蟋蟀和甲虫则富含维生素B9。


一些昆虫身上还含有帮助消化脂肪的抗氧化剂和酶抑制剂,这意味着,食用部分昆虫有助于消除高胆固醇和肥胖。


早在2013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就发布了相关报告《可食用昆虫:食物和饲料保障的未来前景》。报告指出,许多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铁和锌,含量甚至超过传统肉类。同时,FAO还指出,就全球范围来看,昆虫已经是至少20亿人口饮食中的一部分。


2018年,《自然》旗下期刊《科学报告》刊发的一个研究表示,吃蚂蚱可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改善肠道菌群。


总体而言,昆虫以小小身躯,承载了人类所需的多种营养,在世界人口日益膨胀的当下,补充了食物来源,尤其是肉类来源。


*注:2019年,联合国秘书处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在名为《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重点》的报告中指出,世界人口预计在2030年达到85亿,2050年达到97亿,本世纪末达到近110亿的峰值。


优点不止于营养


除了营养丰富,食用昆虫还有两大优点。


一是环保。


在大部分贫困地区,食用的昆虫都抓取自大自然,属于纯天然食物。而蚕、蟋蟀、蜜蜂、黄粉虫、蚂蚁、家蝇等少数昆虫,因自身的特点,开始被成规模饲养。


养殖阶段来看,这些昆虫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物”。


首先,昆虫繁殖快,产量大。一对普通家蝇,在良好的条件下,半年可繁殖后代100万亿,仅通过它们的卵,就可以得到300吨蛋白质。


2020年6月14日,山东省乐陵市铁营镇孟氏飞蝗渔业小镇蚂蚱养殖基地,村民在收蚂蚱。图源:范长国|新华社


其次,与其他动物性食物相比,食用昆虫投入低、资源转化率高。


为了保持体温恒定,猪、牛、羊、鸡等传统禽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而昆虫在饲养过程中无需增温和降温,对资源的需求就要低多了。


比如,饲养蟋蟀需要的食物是饲养牛的六分之一,需要的水更是只需牛的1/2000;同样提取1克可食用蛋白质,牛肉需要的土地,是黄粉虫的8到14倍,水则是5倍。


有些昆虫甚至可以在有机基质上成长繁殖,将低价值的有机副产品转化为高价值的蛋白质,也就是说,虫吃“垃圾”就能活。


比如,粉虱可以在来自水果和蔬菜的干燥有机废弃物上饲养,黄粉虫可以在啤酒酵母渣、生物燃料等混合有机物中生长。前不久,库叔还介绍过,蜡虫可以咀嚼和进食聚乙烯PE薄膜,并利用肠道中的菌株将塑料降解,这无疑有助于缓解塑料危机。


要知道,2019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农业废料每年会产生价值7500亿美元的有机物,如果与昆虫养殖结合,对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注:农业废料主要包括农作物残体(秸秆、稻壳、蔗渣、树叶)和动物便溺。


最后,昆虫养殖不需要抗生素,且排放的温室气体少,对环境非常友好。还是拿黄粉虫做例子,鸡的碳排放量比黄粉虫高32%~167%,牛的碳排放量则是黄粉虫的6~13倍。


二是,促进就业。


推广食用昆虫对贫困地区人们的粮食安全和生计有着重要作用。


据FAO的估计,目前,全球约有10亿贫困人口,将昆虫作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泰国东北部的依森,是泰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当地的孩子往往在前一天晚上捕捉蟋蟀,油炸后第二天带到学校做午餐,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油炸昆虫是能吃上的最好的肉食品。


FAO还认为,在贫困地区,昆虫的采集和养殖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并产生经济效益。


比如,在非洲南部,妇女和儿童会通过收集可乐豆木毛虫,赚取生活费,随着时间的积累,一个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产业逐渐形成。在柬埔寨,非政府组织DCA通过教授养殖昆虫,帮助当地人脱贫致富,如今,昆虫养殖、烹饪已经成为消除柬埔寨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球食用现状


这样看来,食用昆虫仿佛百利而无一害?


其实,还是存在一些风险的。


一些昆虫中含有致病微生物或者寄生虫,如竹虫肠道内可携带沙门菌、志贺菌(也称痢疾杆菌)等致病菌,食用不当会有被感染的风险。


一些昆虫的某些部分含有毒物质,如松毛虫幼虫体表的毛有毒,只有去除有毒部分后才能食用。


极少部分昆虫与其他节肢动物(如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及软体动物等)含有共同的过敏原,食用不当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对此,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云南省昆虫学会理事长杨大荣表示,“除了膜翅目等部分种类的蛋白,会使几万分之一的人产生异性蛋白过敏外,昆虫是非常安全的一种食品。”


目前,从FAO和其他科研机构发表的信息来看,捕获或者养殖的各种昆虫,细菌和病毒的风险并不比其他的食材更高。不管是直接熟制食用,还是经过现代食品加工作为原料,昆虫的病毒和细菌风险都可以很好地掌控和规避。


不过,从全球来看,食用昆虫的进展不尽相同。


在西方,2017年5月,瑞士政府修订食品法,容许食物供应商选用蚂蚱、黄粉虫、蟋蟀为食材,瑞士也成为欧洲首个公开销售昆虫食品的国家。


2018年,欧盟《新食品法案》(修订版)全面更新并实施,要求所有昆虫都必须经过批准才能食用。


2020年7月,欧盟委员会批准黄粉虫成为欧盟市场的新型食品,该昆虫可以以粉末的形式,加入饼干或意大利面等食物中。这是欧盟第一次批准昆虫作为食品。2021年11月,欧盟委员会又批准将蝗虫作为一种新型食品。今年2月,蟋蟀成为被批准的第三种昆虫,它可以经冷藏或干燥后以整只出售,也可以作为粉末出售。


目前,德国建有年产8000吨昆虫食品的联合加工企业,可以将玉米螟、家蚕等通过化学处理后制成罐头。比利时有食品公司在自己的农场里定期培育蟋蟀,开发了由蟋蟀制成的饼干。


2019年,英国某烘焙品牌推出用蟋蟀粉制作的面包,一个面包所用蟋蟀粉平均来自336只蟋蟀。


英国某烘焙品牌推出的蟋蟀面包。图源:@新华国际


在亚洲,泰国国内注册的蟋蟀养殖场有2万家,是世界上蟋蟀养殖场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蟋蟀养殖体系,每年的产量可达7500吨。除了蟋蟀,泰国人民也爱吃蚱蜢、天牛、竹虫等,每年还会从柬埔寨、老挝、缅甸、中国等国进口超过800吨昆虫,填补国内需求的缺口。


在韩国,含昆虫蛋白的宠物食品市场日益壮大。2021年,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估计,到2030年,国内含昆虫蛋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07亿韩元(约合3.8亿元人民币),远高于2018年的170亿韩元(0.9亿元人民币)。为帮助韩国本土企业,农林畜产食品部将投资3.6亿韩元(194万元人民币)支持昆虫农场建设。


而放眼贫困国家,它们囿于经济发展状况,以上种种产业化养殖难以全面展开,这也是FAO正在努力呼吁和推进的方向——将抓捕野生昆虫转型为大规模的人工养殖,无疑能缓解当地的粮食短缺。


无私的昆虫们


在中国,养殖昆虫的产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昆虫主要被用于处理农业肥料等垃圾,或者做饲料。


比如,在本文中被屡次提到的黄粉虫,其幼虫是人工养殖最理想的饲料用昆虫之一。黄粉虫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个生长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3到4个月即可收获出售,一年可饲养四季。目前,在山东、天津等地,黄粉虫的养殖已经形成规模产业,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食用昆虫多见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因地理、历史等原因,都保留着食用昆虫的风俗,到当地旅游的游客,应该都听说过“昆虫宴”,油炸蜻蜓、凉拌蚂蚁蛋(大黄蚁的卵)、油炸椰子虫、油炸知了、油炸花蜘蛛,应有尽有。


比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历来有着吃蝗虫的传统。此前,每年收玉米的时候,当地的村民都会跑去捉野生蝗虫,自己拿来吃,或者卖上几千块钱。


万丰村的袁金华觉得这是一个商机,就开始琢磨利用大棚规模化养殖蝗虫。现在,他一个90平方米的大棚一年能养四茬蝗虫,产出400斤,按市价40元一斤计算,一个大棚一年毛收入16000元,利润7000元,一亩地一年净利润大约35000元,亩产值高于其他传统产业。


2019年10月,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野洞河镇万丰村的蝗虫养殖基地,当地村民养殖蝗虫。图源:杨欣|新华社


不过,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食用保持昆虫原型的食物,还是有点下不去嘴。杨忠岐就表示,食用昆虫产业化,还需国人克服心理障碍。


其实,对于已经失去或隐藏了本来面貌的昆虫食品,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吃了一些。比如,健身人士经常吃的进口蛋白粉,大部分是由碾碎的蟋蟀制作而成;我们喝的咖啡粉中,则含有低于10%的昆虫碎片,其中以蟑螂为主;杨梅里有果蝇幼虫,大米中有米虫,它们都有可能进入我们口中,成为我们额外摄入的蛋白质。


正如江苏省农科院休闲农业研究所主任廖怀建所说,“一个人一生中至少会吃13只虫子”。


值得关注的是,昆虫除了食用,还在医学领域做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共收载药用昆虫及产品13种,还有9种昆虫参与了80多种中成药配方。


例如,从蜂胶中提取的咖啡酸苯乙酯能够治疗白内障等眼科疾病;苍耳蠹虫可促使中性白细胞和少数淋巴细胞增生吞噬细菌,起到解毒排脓、消肿止痛的作用;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提取物则是康复新液的主要成分,能够起到活血化瘀、解毒消积的功效。


除了食用和医用,昆虫还有另外八种利用方式,分别是工艺与娱乐昆虫、天敌昆虫、饮料用昆虫、教材用昆虫、工业原料用昆虫、改良土壤昆虫、医用昆虫、授粉昆虫和指标生态昆虫。


可以说,小小的昆虫,千百年来持续不断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自然资源日渐枯萎的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依靠它们。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用昆虫文化的历史和产业开发|刘铭、翟荣惠,《农业考古》,2017年第3期

2.可食用昆虫的研究进展|屈小雨、李敏、李海澜、刘家彤、任小青,《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年第42期

3.几种常见食用昆虫营养功能概况|刘泽玉、李龙、武国华,《中国蚕业》,2019年第40期

4.浅析昆虫蛋白的食用价值及未来展望|吴泽奇、林景兰,《食品安全导刊》,2020年第20期

5.粮农组织呼吁重视昆虫食品价值开发|新华网,2013年5月14日

6.昆虫作为食物和饲料对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孙明梅,《中国饲料》,2019年第22期

7.韩国含昆虫蛋白宠物食品市场前景看好|新华社客户端,2022年11月16日

8.世界昆虫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侯梦婷、胡家香、刘爱军,《世界农业》,2019年第4期

9.欧盟首次批准昆虫可食用|南方都市报,2021年5月4日

10.我国药用昆虫资源研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初探|张星贤、阮洁、马占强,《生物加工过程》,2019年第17期

11.养“蚂蚱”走出脱贫致富路|杨欣、郑明鸿,新华社客户端贵州频道,2019年10月18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 (ID:zhczyj),作者:谢芳、丁文轲(实习生)

  • 黄粉虫
  • 昆虫
  • 蝗虫
  • 蟋蟀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虎嗅网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蟑螂背上芯片板子,组队去救人类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